• 信息类别: 区政府文件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6-26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5858

九江市柴桑区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公布荞麦岭遗址和太公岭遗址两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4-06-26 10:11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及驻区有关单位:

针对《九江市柴桑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新公布第一、二、三批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柴府发〔20227号)中荞麦岭遗址、太公岭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四至不够明确,遗址本体表述不够清晰,我区特组织省市文博研究专家召开了咨询会,对2处遗址的本体划定、两线划定提出了合理的划定意见。经研究决定,同意将我区文物保护单位荞麦岭遗址、太公岭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重新对外公布(详见附件)。

附件:九江市柴桑区荞麦岭遗址和太公岭遗址两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汇总表

2024625




附件

九江市柴桑区荞麦岭遗址和太公岭遗址两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汇总表

序号

文物名称

年代

类别

地址

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

文物简介

1

荞麦岭遗址

夏、商

古遗址

马回岭镇富民村

荞麦岭

东至遗址本体向东延伸荞麦岭村东侧机耕道路西侧边线,南至遗址本体向南延伸10-50米至小路北侧边线和水塘南侧坎边线,西至钱家垄旁机耕道向西延伸20-120米至田埂边线和小路东侧边线,北至钱家垄旁机耕道向北延伸50-100米至田埂边线。

东至保护范围线向东延伸30-50米为界,南至保护范围线向南延伸30米为界,西至保护范围线向西延伸30米为界,北至保护范围线向北延伸30米为界。

荞麦岭遗址坐落在马回岭镇富民村荞麦岭自然村庄后山,是20138月以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当地文博单位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的遗址点,面积约69000平方米。遗址发现夏商时期灰坑130个,水井11口,灰沟12个,房址10座,复原各类陶器200余件,石器150余件。荞麦岭遗址是江西夏商时期重要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入选2014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16年度江西六大考古发现。2020年,入选荞麦岭遗址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重点项目。2022年我区将其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太公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马回岭镇富民村

岭头上

东至遗址本体向东延伸至马回岭枢纽通往杭瑞高速匝道西侧,南至遗址本体向南延伸30米为界,西至遗址本体向西延伸10-30米富民村建筑群东侧边线,北至遗址本体向北延伸30米为界。

东至保护范围线向东延伸30-50米至杭瑞高速通往马回岭枢纽匝道西侧边线,西至保护范围线向西延伸30-50米至机耕道西侧和富民村建筑群内部道路中线,南至保护范围线向南延伸30米为界,北至保护范围线向北延伸30米为界。

太公岭遗址(又名岭头上遗址)位于马回岭镇富民村富民小学南,遗址西北距荞麦岭遗址约300米,属于河旁丘陵台地类型。遗址平面近圆形,面积约58000平方米。考古发现1.2米厚新石器晚至商周时期文化堆积层。20218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当地文博单位对其进行考古发掘,现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墓地、商文化聚落遗址,兼有唐宋及明清墓葬等不同时期遗存。1982年县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