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区政府办文件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05-24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08295

九江市柴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柴桑区打造竞技体育“一县一品”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05-24 10:04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区直及驻区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柴桑区打造竞技体育一县一品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3522

       柴桑区打造竞技体育一县一品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九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九府发〔20224号)要求,结合柴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体育工作方针,大力推进竞技体育发展。打造以学校为主体、社会体育组织为补充的青少年培养体系。积极开展以篮球为主的“1+N”体育运动项目(即篮球+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将体育精神融入孩子血脉,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努力将篮球项目打造成我区竞技体育品牌项目,同步推进足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发展校园特色体育

1按照《九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制定《柴桑区校园篮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推进校园篮球由普及到深入。丰富发展三级(班级、校级、区本级)联赛活动,打造模范柴桑青少年篮球联赛品牌。积极推动学校创评各级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财政局)

2推动各类竞技体育项目特色发展。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校内外资源,组织开展竞技体育项目的特色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积极开展“1+N”学校体育运动,大力推进校园篮球、足球等集体项目,广泛开展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等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有条件的学校要优先开展好篮球运动项目;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自行选择其他竞技运动项目,确保每年能向上输送至少10名优秀运动员。2023年实现全区60%以上中小学校基本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一人一项”“一人多项的学校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二)健全完善训练竞赛体系

1开展课余训练。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须组建至少1“1+N”模式学校篮球运动队,科学安排训练计划,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组建好项目梯队,保证每周不少于4天的训练时间,为有天赋的学生打好专项运动能力底子,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学校保证每学年开展一次篮球赛事,全区每年开展一次到两次中小学生篮球比赛,通过比赛选拔各年龄段优秀学员组建区代表队,并保证区篮球队每周不少于3次训练。(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2完善竞赛体系。中小学校要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竞赛,每学年至少要办一次以田径为主的学校运动会(体育节)。全区每年要举办一次中小学生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组织全区青少年篮球联赛和其他专项竞技体育赛事,积极组队参加上级组织的体育赛事,并对获得荣誉优秀教练员、运动员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三)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1多渠道补充体育师资力量。在中小学教师招聘中,优先保障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开辟招聘教师绿色通道,招纳吸引专业体育人才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师和特岗计划教师中,选拔部分热爱体育教学的非专职青年教师,经业务培训合格后补充到体育教学岗位。鼓励有体育特长的志愿者参与体教融合工作,承担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辅导和业余训练。(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委编办、区人社局)

2加强专兼职体育教师培训。将体育教师(含兼职体育教师)培训纳入我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总体规划,力争用1年时间完成对全区体育教师(含兼职体育教师)轮训。通过在职进修、培训,邀请体育专家来我区指导,把优秀体育教师送出去学习、交流等方式,切实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我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3落实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确保参与竞技体育工作的体育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业务进修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将体育教师组织开展竞技体育项目训练、比赛列为常规性工作,纳入教学工作量,并将体育教师带队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项竞技体育赛事成绩纳入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条件。(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人社局)

(四)推进体育设施建设

1加大体育场地建设、设施配备力度。按照国家、省关于中小学校运动场馆建设相关标准,结合我区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实际,确保每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初中都有一个环形田径运动场和若干个篮球场、排球场;区直中小学校有一个环形田径运动场、一个风雨操场和若干个篮球场、排球场;高中、职业学校有一个标准的400米环形田径运动场、一座体育馆和若干个篮球场、排球场。要把体育场地及器材配备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作为必要条件,为学校开展竞技体育项目训练提供必要的场地保障。(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柴桑区分局、区住建局、各乡镇)

2提高体育场馆设施使用效益。学校要健全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应优先保障竞技体育项目训练的开展。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为竞技体育提供服务,向青少年运动员免费开放。(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改委、各乡镇)

(五)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一县一品发展经费投入机制,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小学校要将竞技体育工作及训练条件改善纳入学校预算,保障竞技体育项目训练的开展。区教体局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捐资或资助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和器材配备。(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财政局)

(六)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各学校、各运动队、单项体育协会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相关要求,健全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机制和运动训练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体育教师、教练员、保健教师、卫生工作人员应急救护知识和运动康复知识培训。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加强体育场地及器材设施的定期检查、维修。对非学校、教师、教练员原因造成的体育运动伤害,要严防制止校闹行为。(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卫健委)

(七)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校体育

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竞技体育发展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鼓励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专项体育协会、青少年校外培训机构等定期组织教练员、运动员深入学校指导开展专项竞技体育训练。支持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等开展广泛合作,提升我区竞技体育工作水平。(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柴桑区打造竞技体育一县一品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分管体育工作的副区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区教体局、发改委、财政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人社局、区委编办等单位和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教体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教体局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教体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统筹推进竞技体育一县一品工作。

(二)落实部门责任。区教体局要做好一县一品工作的统筹规划、评价导向和综合管理。加强对中小学竞技体育训练和竞赛的专业指导,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与管理。发改委要做好统筹规划,将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自然资源分局、有关乡镇要保障学校体育场馆建设用地供给。住建局要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指导。卫健委负责对体育教师、保健教师、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和运动康复知识的培训。区委编办要在本级编制总量内做好体育师资的编制统筹。人社局要做好体育师资补充、职称评定的指导服务工作。财政局要统筹安排体育经费,保障竞技体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严格考核督查。一县一品工作列入成员单位考核指标以及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每年对一县一品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学校、社会体育组织和个人进行不同级别层面的专门表彰。教体局要把一县一品工作考核评价纳入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和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并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一县一品方面的各项政策,积极总结交流和展示学校竞技体育开展的成效、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竞技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确保取得成效。三年内在省市各项篮球赛事中取得一定成绩,承接省市各类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做到每年举办全市规模的青少年篮球邀请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