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部门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07-16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4240
柴桑区教育体育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关联导读:
2025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体育工作方针。现将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建领航,筑牢事业发展“压舱石”
(一)深化理论武装,把稳思想之舵
进一步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政治担当,巩固学校体制调整成果。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指导下属各党组织扛牢政治责任,落实政治担当,定期研究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等工作同步谋划、部署、推进和考核,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
(二)夯实组织根基,提升堡垒战力
做好党员发展、党费核定及收缴工作。建立了2025年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台账,推荐优秀人员参加2025年度柴桑区入党积极分子暨发展对象培训;认真核定了2025年的党费基数并督促各党支部每月及时交纳党费,将2025年上半年党费汇总上交到区委党费账户。
(三)涵养清正教风,筑牢廉洁防线
持续打造教育系统党建特色。督促各校根据实际,挖掘特色亮点,扎实开展红色文化、廉洁文化进校园,家校协同育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创建等工作,持续打造具有教育系统特色的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形成“一校一品”“一支部一特色”。
(四)狠抓整改落实,做好巡视整改
加强线索核实,协助区纪委对2024年已立案人员的查处和结案,对责任人严肃追责,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025年1月以来,共立案28人,已查处相关人员20人,其中:批评教育3人,诫勉处理4人,给予党纪处分9人,政务处分2人,留置2人;经自查主动登记上交违纪违法所得或补缴费用1.362万元,主动退还费用107.7838万元,责令清退资金4.1928万元。
二、立德铸魂,奏响全面发展“主旋律”
(一)深耕思政阵地,培育时代新人
一是加强思政建设。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思政课建设,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对思政课教师开展专业培训,通过上好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
二是抓好常规德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师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各校结合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大力开展了中华传统宣传教育活动。
(二)扩优提质并举,促进教育均衡
1、普惠幼教攻坚,破解“入园难”困局
2025年春季,柴桑区共有幼儿园50所,在园幼儿总数6605人。其中公办园17所,在园幼儿1196人,转公办园11所,在园幼儿2726人,公办在园幼儿总数3922人,公办幼儿占比59.38%。民办普惠性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2185人,非普惠性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98人,普惠性在园幼儿总数6107人,普惠覆盖率92.46%。
2、名校携手联动,资源共享促均衡
6月21日上午,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实践基地签约与揭牌仪式在我区新塘初级中学举行。此次签约揭牌标志着江西师范大学正式将新塘初级中学确立为重点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与服务学校。江西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将聚焦“立标、扩规、提质、创品”目标,重点围绕“五个一”开展工作:一是遴选优秀实习生充实师资队伍;二是组建专家团队开展进校指导、示范教学及课程研发;三是定制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方案并协同实施;四是组织教师参与专项培训;五是共享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并协同开展教研。双方将深化联络与对接,共同打造教育实践基地和区域教育的标杆。
3、职教产业融合,打通就业新路径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实习、就业渠道。中职学校积极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今年新增合作企业2家,目前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总数达到了4家。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三) 创新育人模式,赋能课堂变革
1、重构课程体系,强化素养导向性
严格落实《江西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办法》,开齐开足课程,持续开展 “晒课表”活动,确保不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的现象。在九江市“青春唱响”合唱展演活动中,各校合唱团凭借出色表现,助力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局广泛动员学校筹备,荣获优秀组织奖;江西省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奖。
规范开展课后服务。各校推行“1+N”课后托管服务模式,制定课后服务安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此外,各学校结合学生兴趣与本土文化,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如引入非遗剪纸艺术,邀请传承人教学,让学生感受传统艺术魅力;开设创意陶艺课程,配备专业工作室,激发学生创意。特色课程推动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拓宽学生艺术视野 。柴桑区六小学生在省级无人机赛中获 2 项一等奖,三小学生获陶艺赛三等奖。
我区“双减”工作成果展多次被纳入国家、省级《 “双减”改革每日快报》。
2、深耕品质课堂,激活教学创造力
“双减” 落地与教研创新双向发力,开展了小学 “作业设计与讲评” 说课评比、“大单元” 幼小衔接学科展示等活动,覆盖 15 个学科,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市级竞赛,推动作业优化与学段衔接落地。创新 “订单式送教下乡” 模式,以示范课等形式解决订单问题,一二三中及名师工作室送课,提升教师能力促教育均衡;组织江西师大附小、附中开展送教活动 3 次,覆盖全区 400 余名教师。
3、智慧教育赋能,构建数字新生态
建成教育城域网,完成 “赣教云教学通 3.0” 全校覆盖,推动智慧校园示范校遴选,区中心幼儿园实现智慧管理平台应用。
开展 “AI 赋能教学”“智慧作业” 等专项培训 14 场,覆盖教师 800 余人次,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
组织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指导学校开足实验课程,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例评比,3 个课例获省级奖项。
三、 强师兴教,锻造育人育才“生力军”
(一)严把师德关口,涵养清正教风
区教体局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对全区学校师德师风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举一反三,以案促改。学校自查自纠,建立师德师风问题台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区教体局加强明察暗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认真调查核实和处理,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教师队伍逐步风清气正,各项活动开展灵活多样。
(二)优化师资结构,破解配置难题
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结合柴桑区城区学校现有教师需求情况,面向全省公开招聘33名中小学教师补充到江西师大附属柴桑区实验学校(初中部)和区一中、区二中高中等学校。2025年暑期城区计划通过区内选调方式选调120名教师补充到城区各学校,以缓解城区学校教师不足和结构性紧缺压力。
完成了2025年上半年九江市事业单位“才汇九江”高层次人才招聘面试工作,计划录用2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初中教师,补充到江西师范大学附属柴桑区实验学校(初中部)。
(三)构建成长体系,赋能专业进阶
2024年下半年至今,累计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50 余场;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57批次,覆盖一线教师267人次;根据全区教育发展需要和教师发展需求,针对性开展区内校园长、书记能力提升、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音美非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培训;推门听课 226 节,覆盖全区学校,指导集体备课超 50 次。在省市各级竞赛中屡创佳绩。中小学精品课比赛 1 人获省一等奖、3 人获省二等奖 ;课题研究方面 1 个市级课题获评重点课题,省级课题结项 9 个,市级课题立项 12 个。
(四) 落实惠师政策,提振队伍士气
高质量完成工资调标、调薪及正常晋级等工作。通过细致核对数据、严格执行政策,切实保障教职工工资待遇及时调整到位,有效维护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积极性。
四、资源攻坚,绘就教育公平“阳光图”
(一) 提速项目建设,扩增优质学位
规划实施涌泉中心小学校园改造项目、港口中心小学综合提升项目、新合中心小学改造项目、柴桑区一小功能室改造项目等12个校建项目。截止当前,各项目进展顺利,待项目资金下达后即可进行采购招标手续。
(二)强化经费保障,提升使用效能
高效完成2025年年初各级各类教育保障经费拨付,截至目前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共计3,124.3万元(其中义务教育2,729.69万元,非义务教育394.61万元),确保全区学校正常运转。
(三)精准落实资助,兜牢民生底线
2025年春季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063人次,其中资助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幼儿145人次;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小学寄宿生86人次,小学非寄宿生816人次,初中寄宿生416人次,初中非寄宿生364人次;资助高中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32人次,免学费289人次;资助中职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6人次,免学费1359人次。2025年春季共发放资助金234.8955万元。
五 、体健民强,点燃全民健身“新引擎”
(一)构建普惠体系,乐享健康生活
2025年2月23日-3月29日,举办了九江市柴桑区第七届“力源杯”职工足球赛;3月8-9日举办了柴桑区会员气排球比赛(女子);4月26日举办了九江市羽毛球俱乐部混合团体赛;4月23-25日举办了柴桑区老年门球赛;4月24-28日举办了柴桑区青少年足球联赛;5月10-11日举办了柴桑区第三届职工乒乓球比赛;5月6-7日举办了柴桑区会员气排球比赛(男子);5月15日-27日承办九江市警察运动会足球赛;6月12日,举办了柴桑区职工环中华贤母园跑步接力赛。
(二)锻造竞训硬实力,培育体育新苗
1、组织一小、三小等学校参加了九江市2024-2025学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比赛将于六月底至七月上旬在都昌县举行。
2、组织柴桑区代表队田径、游泳、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武术、排球、摔跤等九支队伍参加九江市青少年锦标赛,取得了田径7个单项第一名和男子14岁组4*100接力赛第一名、武术团体总分第二名和6个单项第一名、羽毛球一个单项第一名、乒乓球2个单项第一名、摔跤一个单项第一名、跆拳道5个第一名、游泳15个第一名、排球男子乙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篮球比赛还未进行)。
3、组织柴桑区代表队乒乓球、羽毛球、田径三支队伍参加江西省百县运动会,均获得团体总分三等奖的好成绩。
(三)激发市场活力,壮大体育产业
到目前为止,全区体育彩票销售网点增点2个,达到45个,截止6月底,我区体育彩票销量近3000万元,处于全市各县区体彩销售额的第一方阵。
六、 护苗筑安,稳固系统运行“基本盘”
(一)筑牢校园防线,建设平安校园
1、严格落实“1530”日常教育
全区学校严格执行每日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安全教育制度,强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欺凌、心理健康等日常安全提醒。
2、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春季开学以来,先后开展了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平安建设宣传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周、安全生产月、禁毒宣传月、法治进校园、“学宪法 讲宪法”等21个方面的宣传教育。并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师生安全意识,截至目前,全区各校已开展202余场演练。
3、持续加强安防体系建设
严格督促各校严格落实人车分流,持续加强经费投入,确保智慧消防建设100%,联合公安指导学校建设“最小应急单元”队伍,加强安保队伍业务培训,加强上、放学时段“护学岗”安全防护的人员配置,切实维护校门口周边秩序,引导学生安全上、放学。
(二)源头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稳定
我局紧盯校园安全重点,根据上级部署先后开展了燃气、消防、校车、校园周边、校园欺凌防治、地质灾害、房屋建筑等一系列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和防溺水专项行动及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其中摸排防溺水重点学生22178人,校园欺凌重点关注学生4788人,建立包保台账和重点关注学生信息档案。截至目前,已排查整治安全隐患98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8起。
(三) 精准常态防控,守护师生健康
开学以来,我局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检查,实现学校检查全覆盖,切实保障了春季开学、两会期间的安全;安全生产月期间,结合民办幼儿园年检工作,对全区民办幼儿园安全工作开展了全覆盖督查,并建立了“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复查销号”机制,确保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其中春季开学检查发现问题103个,安全生产月检查发现问题108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