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部门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07-0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5608

九江市柴桑生态环境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07-02 10:02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2025年以来,柴桑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突出三个治污,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630日,全区PM2.5平均浓度3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7%,优良率92.3%,同比减少1.1个百分点,未出现重污染天。地表水国控和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9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1-5月全区水质综合指数3.0985,同比改善8.42%。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全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提升攻坚战,持续开展四尘”“三烟”“三气管控,对城区22家建筑工地、362家餐饮企业、50余家汽修企业等涉气污染源开展常态化巡查。强化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管控,加大应急响应管控力度,指导298家涉气企业完善应急减排清单。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开展城区周边小微水体和内河点位、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累计排查、检测点位85个,发现消除隐患点位10个。扎实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已于4月初正式开工。持续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积极争取中央专项治理资金,包装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打好净土提升攻坚战,常态化做好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工作,已完成2宗地块220.3亩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评审。积极做好大宗工业固废非正规堆存场所排查,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历史遗留渣堆综合治理项目已进入储备库。赤湖工业园地下水调查项目进场实施。

(二)全面推进突出问题整改。从严从实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扎实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的整改销号。开展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核实已整改问题整改成效,完成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自主销号18件,上报完成督察交办重点信访件7件销号。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城门山铜矿个性问题,已完成编制刘家沟尾矿库及周边污染调查报告、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和风险管控实施方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水葵路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整改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组织验收销号。

(三)全速提升环境监管效能严格规范生态环境执法,依托科技手段强化非现场执法,充分利用污染源在线监控、用电监控等系统,远程巡查检查企业15次,动态掌握企业排污状况,及时查处涉嫌超标排放污染物环境违法行为1起。累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起,处罚金额37.94万元,启动生态损害赔偿案件5起,切实做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逐步健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常态化监测辖区15个重点水环境断面水质、14个地下水监控点水质、9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5100吨以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情况,做好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省控大气自动监测站和13个乡镇大气自动监测站运维管理,动态掌握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积极推动监管能力提升,今年投入486万元推进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项目,完成设备采购、理论和实操培训等前期工作,预计9月完成柴桑区生态环境监测站CMA检测资质扩项39项。

(四)全心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容缺受理”“数据共享”“承诺审批相结合的环评审批模式,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理效率。今年来,共审批环评项目8个,否决不符合要求项目2个,发放排污许可证19张。不断加强企业政策宣传,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5世界环境日、6.16安全生产月咨询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通过现场宣讲、事故演练、法律六进等方式,牢固树立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五)全力筑牢生态安全防线。联合沙城工业园区管委会,引导推动成立生态环境联合应急救援大队,建立应急物资共享库,有效提升园区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开展水、气、土、危险废物、自然保护、核与辐射等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督促辖区21家核技术利用单位严格落实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措施,规范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辐射环境管理,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今年来,全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和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环境形势平稳。

(六)全方位打造生态环保铁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局党组会第一议”7次,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会3次,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通报典型案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会、专题党课等形式,深入开展警示教育10余次,开展廉政谈话累计20余人次,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聚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问题,共排查出问题6个,建立整改清单,目前已整改完成5个。强化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党建红生态绿品牌建设,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当前空气质量形势严峻。截至630日,柴桑区空气质量两项核心指标(PM2.5和空气优良率)全省排名分别为101位、88位,两项指标均呈恶化趋势。夏季臭氧污染问题突出,叠加区域性气象条件不利影响、本地污染排放,致使污染治理效果未达预期。露天禁烧等重点管控工作差距较大,例如,513日省委农业产业化现场会期间,市大气专班发现我区3处火点,占全市当日发现火点50%;省委巡视组也指出区内焚烧秸秆问题禁而不绝等问题。当前空气质量持续巩固改善形势严峻。

二是水环境改善成效还不够稳固水葵路箱涵水水质仍存在超标风险,虽已完成箱涵工程建设,但雨天污水溢流问题仍然存在。截流河支流水环境问题还未彻底解决,目前仍采用污水导排,上游小区雨污分流改造还未完成。国控湖口(右岸)断面总磷偶有短期高值波动情况,上游岸线的污染源溯源不够全面,城镇雨洪闸口的排水调度还需加强。

三是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还有差距。丁家山铜硫矿整改成效还不够稳定,今年年初,赣北办来区督察时发现仍存在隐患问题,距离年底销号实际整改时限已不足半年,压力较大。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城门街道立新村农田污染问题,整改时限202511月底,亟需加快。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我局将继续贯彻上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紧盯年度目标,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高水平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建设美丽柴桑为目标,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深入贯彻美丽江西、美丽九江建设目标要求,因地制宜推进“美丽细胞”建设,继续打造美丽建设标杆。紧盯PM2.5年平均浓度、空气优良率、水质达标率等关键指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强化四尘”“三烟”“三气整治,突出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管控,全力推动空气质量争先进位。扎实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赤湖地下水调查项目,持续巩固入河排污口整治成效,加快城区雨污管网改造。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和风险防范,持续开展企业周边耕地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二是以突出问题整改为要务,坚决做好后半篇文章聚焦各级督察反馈未销号问题,对照整改措施,逐条逐项推动问题整改。加快推动丁家山铜矿、城门山铜矿问题整改,力争港口街镇农用地污染治理、赣北小腊子山及周边历史遗留污染治理项目效果评估报告早日通过验收评审,城门山铜矿问题补充岸线、周边坑塘重金属超标问题启动实质性整改。加快推动完成水葵路箱涵整改销号。同时,聚焦上级督察关注重点,针对督察反馈意见中的共性问题,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行动,坚决消除同类问题风险隐患。

三是以能力提升行动为抓手,积极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强化监管执法与监测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柴桑生态环境监测站CMA资质扩项,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定期开展应急事故演练,建立健全与消防部门、应急部门联动机制,不断提升全区环境应急能力,切实筑牢环境安全防线主动靠前服务,强化企业政策宣传,有效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为绿色发展助力赋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