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公共服务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07-21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4348

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中华贤母园

发布日期: 2025-07-21 16:10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中华贤母园,是九江市柴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努力打造文化之城的战略举措,依托中华四大贤母中的岳母、陶母乃至欧母的地方属性,以贤母文化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目标,构建集文化展示、家风家教、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文化主题公园。中华贤母园于2010年10月开始动工新建,2013年11月7日正式开园营业,2014年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8年全面免费对外开放。

    中华贤母园集爱国教育、贤母文化、宣传展示、收藏研究以及旅游观光、文化休闲为一体,体现一个当代人与历史会面、与历史对话、与历史交流的体验场所,旨在以重塑中国家庭文化,提升中国女性素质,引领中国家庭教育为目的,让广大参观者在其中感受母爱这一具有普适意义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和博大情怀,近距离触摸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脉络。

    九江市柴桑区与中华四大贤母结缘深厚,被中华母亲节促进会誉为“母爱之城”。中国古代四大贤母[孟(子)母、陶(侃)母、欧(阳修)母、岳(飞)母]中,有两位贤母(陶母、岳母)曾长期生活并安葬于此。欧母也曾途经并在此小憩过。陶母教子惜阴、截发延宾、送子“三土”、封坛退鲊等典故广为流传;岳母刺字、励子报国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诸如此类母贤子孝的典故,蕴含着忠、孝、仁、爱、礼、义、公、廉精神,深刻地浸润到华夏儿女的心灵,贤母文化也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的贤母文化渊缘之地建设中华贤母园,不仅能弘扬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彰显地方文化气质,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影响力。

    中华贤母园位于九江市柴桑区中心原渊明公园处,其范围包括原渊明公园及周边山体,规划面积约1180亩。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主要有“一塑”(中华贤母主题雕塑),“一道”(仁爱大道),“两路”(怀恩路、思贤路),“两湖”(母子湖、莲心湖)、“三场”(入门广场、爱心广场、景区停车场),“四馆”(母范天下主题馆、陶然园(家风家训、岳母馆、金戈铁马苑)。园内绿树成荫,花草树木多达五百余种,绿化覆盖率达75%以上。

    同时,中华贤母园先后被国家关工委授予“下一代教育基地”、“全国优秀儿童之家”,全国老龄委授予“中华孝亲敬老教育基地”、“敬老文明号”,全国妇联、教育部授予“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明单位”,江西省纪委机关、江西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西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江西省妇联授予“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家风家教示范基地”、“三八红旗集体”,江西省委统战部授予“同心教育基地”,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少工委授予“江西省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江西省社联授予“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基地”,江西省关工委授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江西省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评为“新景区奖”。同时也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景区、全省博物馆融合发展示范单位、江西省森林公园,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

陶靖节祠(中华贤母园内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靖节祠:又名陶渊明祠,位于江西九江市柴桑区沙河街东北隅蔡家洼(即中华贤母园景区内的陶渊明纪念馆区内)。原祠坐落面阳山靖节先生墓左前麓。始建于北宋宣和初年。元末兵燹军民侵废为田,明正德八年(1513年)断复产业。嘉靖十二年(1533年),九江知府马纪受巡按御史李循义檄令,拿出官银,命同知黄敏才督工重建,约于十七年竣工。清乾隆元年(1736年)和民国十年(1921年)均有较大的修葺,1959年11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因故经国家和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按原貌迁建于今址。今祠坐东北向西南,正脊高6.6米、面宽10.75、通深22.9米,面积约250平方米。明清江南民居风格,砖木结构,抬梁式列架,骆驼式山墙;内分前后两进,中有天井,侧配耳室、厢房;中部各开耳门通菊葡、柳巷。

名称:中华贤母园  4A级  咨询电话:0792-7173998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天9:00—12:00,13:30—16:30  地址:柴桑区渊明大道与庐山北路交叉口西侧约150米 门票价格:免费   临时停止开放信息:暂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