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优化审批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05-26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5445

九江市柴桑区:创新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提速新路径

发布日期: 2025-05-26 14:44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九江市柴桑区:创新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提速新路径



    本报讯 付行川、汤林燕、万昱、全媒体记者陈阳报道: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浪潮下,柴桑区精准锚定政府投资类农综改项目,将其作为改革攻坚的“突破口”。针对审批流程中的堵点、监管环节的难点,通过机制创新与流程再造,成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提速增效新模式,为同类项目改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样本。以农综改项目为切入口,精准定位审批提速关键

    政府投资类农综改项目涵盖多部门审批,流程繁琐、监管要求严苛,堪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的“典型缩影”。柴桑区立足农综改项目实际,深入剖析传统审批模式的弊端:中介服务串联进行,耗时冗长;部门间协同不足,沟通不畅;监管存在滞后性,难以实时把控。基于此,柴桑区将其作为破解政府投资项目审批难题的核心突破口,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打通项目审批的“中梗阻”,积极探索提升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效率的全新路径。

    创新改革举措,推动审批流程全方位优化并联推进中介服务,大幅压缩项目前期筹备时间。柴桑区打破常规,将设计、测绘、地勘等中介服务环节由串联模式改为并联推进。在招标计划发布30天及招投标20天的50天周期内,各中介服务机构同步开展工作,实现数据共享。各环节紧密配合、无缝衔接,中介服务机构完成数据采集后,即时移交其他单位,设计单位同步开展方案编制,造价咨询机构参照设计框架提前进行工程量估算;图审单位提前介入预审。原本需要120天的中介服务周期,依据项目类型不同,成功压缩至50天至90天,极大地缩短了项目前期准备时间。

    深化部门协同合作,全面推行并联审批模式。柴桑区整合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审批资源,构建“多审合一、并联审批”机制。项目完成立项后,各审批部门同步接收申请材料,并行开展审查工作。审查过程中,部门间实时共享审查意见,对于需要整改的问题,实行“一次性告知”,避免企业反复提交材料、多次整改。自然资源部门受理用地申请的同时,住建、水利等部门同步启动审批流程。住建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建筑方案审查,水利部门同步开展水土保持方案评估。此外,通过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灵活举措,将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压缩在中介服务的工作日内,而开工前的最后一道审批——施工许可,更是压缩至1个工作日,审批材料整体压减40%,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

    强化检测平台监管效能,全方位保障项目建设质量。依托专业检测监管平台,柴桑区构建起“全过程、全要素”的质量监管体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检测、跟踪审计等服务机构通过平台实时上传数据,对材料进场、隐蔽工程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动态监控。检测机构严格落实“材料进场即检、关键工序必检”制度,并及时上传检测结果;跟踪审计单位则对项目资金使用和造价情况进行实时审核。一旦发现问题,监管部门迅速下达整改通知,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项目竣工后,各部门依据平台留存的全过程数据,实现“竣工即验收、验收即交付”,有效保障了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

    改革成果丰硕,树立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新典范。通过在农综改项目中的积极实践与探索,柴桑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成效斐然。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大幅缩短,单个项目平均节约时间超60%,为项目建设方节省了大量资金成本。跨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显著提升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服务效能,群众满意度高达98%。同时,项目的快速落地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

    柴桑区以农综改项目为试点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经验,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例。未来,柴桑区将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服务和监管机制,为推动政府投资项目高质量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