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11-0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11613

柴桑区2023年绿色金融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日期: 2023-11-02 09:36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自党中央提出“双碳”重大发展战略以来,柴桑区充分发挥金融引领作用加强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完善绿色机制体系,发挥金融引领作用。一是构建工作组织机制。柴桑区已建立起由区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配合,金融机构具体推动的绿色金融工作机制二是完善绿色信贷制度。辖内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绿色信贷行业标准,制定了《关于支持绿色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绿色信贷准入条件与退出机制;三是强化激励约束体系。建立了有效的绿色信贷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从信贷结构、营业收入与利润结构、费用结构等着手,把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因素列入权重系数,从源头上提升发展绿色金融的内生动力。

二、聚焦绿色产业升级,加强金融资源配置。一是积极做好绿色直接融资工作。今年我区投资集团成功发行5亿私募债,此次债券的发行填补了我区直接融资的空白,有利于我区金融形势平稳运行。二是主动落实指导意见,创新金融产品。辖内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紧紧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柴桑区实际,建立健全绿色信贷、绿色投行、绿色消费、碳金融、绿色理财等5大系列产品体系;三是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形成金融合力。主动对接省、市、区级新能源项目和企业,摸清其金融服务需求,下沉服务重心,聚焦绿色金融服务难点、痛点,实现信贷资源精准投入,持续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四是普惠与绿色相结合,降低融资成本。为更有效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产业发展需求,主动将普惠小微各项优惠政策与绿色金融相结合,积极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助力中小微企业“爬坡过坎”。

三、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一是应对转型要求,创新服务方式。为有效对接传统企业技术改造、生产设备、制造过程、产品的绿色升级,积极推出有特色的金融服务方案,包括现金管理、人民币结算、信用证等多种服务。同时,为转型企业搭建绿色服务通道,缩短账户核准时间,积极协助办理网上银行,帮助企业提高办理银行业务效率,做好网上监测、付款、对账等服务,确保企业资金安全使用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制定融资方案。针对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金融机构采取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及多家机构共同合作的模式,为企业量身定融资方案,在额度定价、还款方式上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并根据项目规划适当延长授信期限;三是助力企业增信,优化融资流程。随着中小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建设、生产线扩充、新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拓展方面的资金需求日益强烈,但部分企业因缺乏足额、有效的抵押物常常无法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为此,金融机构在充分调查、理性分析之后,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采取信用方式向资金需求企业发放贷款,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充分发挥了良好示范效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