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01-1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00917
九江市柴桑区城市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关联导读:
九江市柴桑区城市管理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城市管理局的正确指引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加强统筹调度、合力攻坚克难,稳步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思路抓落实,城市管理工作有新成效。
2022年,我局提出了 “五明五化”的工作思路目标,即“打造五明铁军,实现五化目标”。具体是打造“政治上旗帜鲜明、执法上规范文明、服务上职责分明、纪律上规矩严明、形象上正大光明”的五明铁军;实现“环卫保洁精细化、综合执法法治化、市政运转高效化、群众参与社会化、城市品质新变化”的五化目标。 “五明五化”聚焦实际职能工作,十个方面均有具体的实现路径,有详细的工作清单,并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任务清单责任到人,实行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狠抓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年以来,柴桑区垃圾分类工作在2021年全市考核排名第二,在2022年季度排名均名列前茅;拆墙透绿工作,取得全市综合排名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我局负责的通江大道改造工程提前竣工并投入使用,受到区里通报表扬加分;荣获2022年度柴桑区政协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市政管理、环卫管理、疫情防控等工作受到省城市建设管理协会表彰。
(二)政治引领促发展,党建激发活力有新动能。
1.夯实党建基础。突出“党建统领,为民服务”两个关键,将原三个党支部整合为一个党支部,选优配齐支委7人,结合工作实际,在局机关扎实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积极打造模范机关,狠抓工作落实,为助推城市管理工作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先后组织祭扫参观赤湖游击队旧址、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等活动,积极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每名党员购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书籍。疫情防控期间,全局上下服从指挥,听从调度,积极完成好高铁站值守、小区值守、应急维稳等各项工作。今年来,实施为民办实事4件,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件348件,及时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承办人大建议8件、政协提案9件,满意度100%。投入100余万元,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局办公楼进行改造,增加办公室25间,配齐各类办公便民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办公环境,方便群众办事。
2.巩固意识形态。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制定了《城市管理工作宣传报道奖励办法》,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积极向《九江日报》、《柴桑区发布》、《九江新闻网》等媒体发送城市管理工作动态,在各类新闻媒体和门户网站上稿10余篇。同时,充分利用网络、LED显示屏、宣传栏、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对《《九江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九江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宣传,切实增强了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文明素质。
3.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末位表态制”、“六个不直管”,经常性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积极开展“两个责任”谈心谈话工作。为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今年将原城管局、市容局、陶里公司、东篱公司的财务进行合并,实行“一支笔”审批。定期组织学习市、区纪委有关案例和通报精神,组织观看《零容忍》、《站在被告集上的“法官”》等警示教育片5次。同时,时刻保持警醒,我局严格执行全面从严治党、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慎微慎独,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之间心齐气顺,密切配合,形成了风清气正、同频共振、凝心聚力谋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围绕民生强项目,城市基础设施有新改善。
我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采取“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安全第一、质量优先,廉洁高效、快速推进”的措施,系统谋划实施一批民生项目。
1.通江大道提升改造项目:投入资金2400万元,高效完成了通江大道道路(绿化、亮化)提升改造,并受到区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任务落实督查指挥部加分。
2.创文类背街巷道提升改造项目:投入项目资金1867.29万元,对庐山西路六支巷、庐山北路四支巷、德化路、庐山西路八支巷、庐山西路二十三支巷等十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共改造道路(白改黑)约1.1万平方米、雨(污)水管3568米,切实完善背街小巷雨污管网,方便了市民出行。庐山西路二十三支巷改造提升项目被列为全市文明创建现场会观摩点位。
3.污水治理项目:投资 4500 万元,扎实推进江州大道西片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含:水葵路箱涵治理);投入资金300万元,积极推进将军河(六小片区)污水治理项目。同时,投入资金296万元,对金彩花园和轴承厂生活区污水管网进行改造。
4.城区西出口道路改造提升项目:为充分展示柴桑历史、生态、人文、山水、现代文化,我局积极实施城区西出口道路改造提升项目,将对城区双瑞路至柳林路沿线的桥梁、桥下空间、沿路景观、绿化带、人行道及附属设施进行美化提升,把道路沿线打造成为展示古韵柴桑的门户节点。该项目总投资预算为2252万元。目前,项目经区规委会研究通过,正在积极推进中。
5.民生实事项目: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先后实施了瓜果便民疏导点设置、人民纪念塔路灯改造、庐山西路二十三支巷和柴桑路十九支巷提升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4个,并将渊明公园及周边路灯提升改造纳入公园社区完整社区建设中,深获群众好评。
(四)规范执法提能力,城市治理水平有新提升。
我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全面推行“721”工作法,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积极贯彻落实《江西省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采取柔性执法方式,以教育和纠正为主,杜绝粗暴执法、过激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一年来,我局配齐、配优执法记录仪、办公电脑、制式服装、头盔等执法装备,并先行启用智能渣土系统、智能餐饮油烟平台系统,切实提升了执法能力。持续开展了“违章占道”、“校园周边环境”、“违规广告”等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采取划片包干、定人定岗、机动巡查等多种方式,落实好轻微违法免罚制度,积极主动为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先后设立苗木、蔬菜、修锁补鞋等便民疏导点16处,在城区新增人行道机动车停车位18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00个,重新修复施划停车位线2.1万米、车标(箭头)2100余套,拆除各类两违建筑50余处(约1.14万平方米),门头广告审批391起,渣土处置审批1起,对渣土违规运输的处罚10起(情节轻微警告8起),城区餐饮经营门店359家,其中有6家油烟净化器不达标正在整改中,着力规范城区城市管理秩序,持续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五)多措并举优服务,城市精细管理有新突破。
1.环卫保洁。稳步实施城区和农村区域新一轮环卫保洁市场化招标工作,涉及财政资金3970余万元,实现外包企业新老平稳交接、顺利过渡,城乡环卫保洁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2.拆墙透绿。完成拆除后改为开放空间的11处;拆除后改建为透空围栏的20处,2290米;建设为精品项目的2处,做到应拆尽拆,还绿于民。
3.垃圾分类。先后在学府一号、柴桑金鹏城、金龙才益苑、玺悦城等4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完成新一轮厨余垃圾分类市场化招标工作,每天收运的厨余垃圾约7吨,并运往黑水虻养殖基地,通过“黑水虻养殖”方式对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分类的收、运、处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
4.空间绿化。完成主次干道绿化带补植约1.5万平方米;补植缺损草皮面积约9000余平方米;补植缺损行道树树木(香樟、银杏、广玉兰等树种)280余株。为做好抗旱保绿工作,推出的水袋滴灌园林树木的新举措,做法得到省台报道。
5.城市亮化。累计修复路灯730余盏次,更换电缆约760余米,确保亮灯率、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对老街社区六支巷、德化路一支巷等4条巷道加装路灯,共安装路灯17盏、管线370米。
6.市政管护。认真落实“全方位覆盖、精细化管理”总体要求,抓好城市运行安全巡查工作,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更换修复窨井盖131个,修补人行道6507平方米,盲道口改造583处。同时,积极接管城市污水管理职能,投入资金40余万元,整治三中路口、若水巷等污水管网渗漏5处。
(六)狠抓队伍转作风,执法队伍形象有新变化。
1.加强队伍建设。先后下发了《关于局机关工作人员分工调整的通知》、《关于规范局机关协管员加班补助管理的通知》。机关所有干部职工采取“归口管理、一人一岗”的办法,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依据岗位特点,合理规范局机关协管员加班补助管理,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充分调动局机关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规范聘用招录渠道,一年来共招录协管员2批15名,改善了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2.严肃队伍纪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做到不变通、不走样。为树立城管的正面形象,重拳整治“执法者先违法”现象,局党组出台规定,对醉驾、赌博、打架斗殴等受到公安机关调查,或处以治安拘留以上的局机关协管员,实行零容忍,一律给予辞退处理。一年来已辞退4人。
3.强化执法培训。建立执法队伍教育培训机制,探索实行常态化的军训、培训及轮训,定期开展业务知识、执法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高执法能力。已先后举办执法培训3期,参训310人次;开展军训轮训2次,参训125人次;组织执法规范考试1期52人次,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办案水平及整体形象均得到有效提升。
二、存在问题
1.污水管网历史欠账多。通过前期开展水葵路箱涵黑臭水体整改、江州大道雨水管网改造等调研排查工作,我局对城区污水治理工作进行全面了解,暴露出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一是城区管网底数不清问题,二是较多的边街巷道、城中村未建有污水管网,未实现雨污分流。三是主干道建有污水管网也存在一定的错接、混接、漏接现象。因而,导致城区产生较多不明水体。
2.专业人员和设备缺乏。我局现有人员基本是由原城管执法局、原市容局、原园林路灯管理所等单位工作人员转隶组成,缺乏污水管理、油烟检测、市政建设等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薄弱。同时,也缺乏油烟检测设备、管网排查设备、管网检测设备等专业技术设备,不利于相关工作开展。
3.执法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为推动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各地应加快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省住建厅要求各地城管部门应借助城市管理智慧化优势,实现“非现场”执法。目前,我区智慧城市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同时,我局对人行道停车秩序管理存在难点,一是非机动车扣缴无场地停放,二是无权限使用“警务通”,无法对违停机动车贴单处罚。
三、2023年工作计划
1.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夯实政治基础;加强党务工作,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打造模范机关,夯实组织基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升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夯实作风基础。通过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党建引领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2.持续深入抓好本职工作。全面更新执法观念,做到服务于城市发展和人民利益,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守纪律、能管理、会服务的“五明”铁军。不断完善环卫精细化作业和管理标准,建立健全环卫保洁质量考核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环卫保洁质量水平。定期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专项体检,积极发挥城市体检对城市更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江州大道西片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将军河(六小片区)污水治理项目、城区西出口道路改造提升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3.加快建设智慧城管平台。我局现已先行启动智能渣土系统、智能餐饮油烟系统安装接入工作,建议加快我区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将“智慧城管”作为重要模块有机接入。同时,强化与交管部门、创文办等相关部门对接协调,解决好违停机动车、非机动车秩序管理问题。通过招录、遴选、选聘等方式,解决污水管理、油烟检测、市政建设等专业人才缺乏问题,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实现相关工作的正常运转。
4.积极推动污水全面排查。为解决城区管网存在的底数不清、历史欠账较多等问题,急需将整个城区的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议采取PPP形式,引入大型国企投资解决城区的雨污管网的整治问题;对其他重点地段,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逐步予以解决。
5.探索推进固废处理循环经济。由于我区未建有建筑垃圾消纳场,建筑垃圾的处置及不规范,有偷倒乱倒的、混入生活垃圾的、回填处理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拟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行业领域优势,在固废处理循环经济方面深入挖掘招商潜力,推进城市建筑垃圾和固废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专业化水平。
2023年1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