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1-08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0992

九江市柴桑区城市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4-01-08 11:12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区政府办:

    按照区政府办《关于报送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以及开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总结,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局确定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抓手,“打造五明铁军,实现五化目标”的工作思路。一年来,我局始终聚焦实际职能工作,通过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实行任务清单责任到人,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狠抓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进而为区里的“五大战略”贡献城管力量。

1.环境卫生

(1)环卫保洁:全面实现全域环卫保洁市场化。以沙河为界分为两个片区对城区环卫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环卫保洁面积416.21万平方米,由长沙玉诚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宇润道路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分别承担环卫保洁市场化工作任务,环卫保洁服务费为3355.63万元/年。农村区域环卫保洁方面,做强做大区投资集团规模,实现了区投资集团公司运营和各乡镇具体实施的无缝对接,服务费为993.91万元/年。

同时,我局严格按照招投标文件要求,对照合同约定和质量考核标准,增加督查人员,加密督查次数,提高考核标准,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考核工作。并将工作实效与环卫公司、督查人员的绩效严密挂钩。

(2)垃圾分类:今年在21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示范小区(锦绣江南、铜矿宿舍)垃圾分类服务费109.5万元/年,在城区公共区域投放分类垃圾亭83组。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市场化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市场化服务费为169万元/年,每天收运厨余垃圾约7吨,并运往黑水虻养殖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我区垃圾分类工作2022年取得全省市辖区排名前五的优异成绩。今年一、二季度,在全市垃圾分类考核中排名第一。

(3)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740万,建设狮子大件垃圾处理厂和狮子垃圾中转站,购置更新4套垃圾中转站压缩设备。积极推进环卫垃圾运输车更新工作,采取城投集团租赁形式,投入资金320万元,更新购置环卫垃圾运输车8辆。在城区设立第一批“柴桑爱心驿站”共计60个,切实改善了一线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积极探索城区主干道撤除塑料垃圾桶工作,已在庐山南路、庐山北路两条主干道先行先试,并逐步在城区推广实施,现已全面实现城区主干道无塑料垃圾桶的工作目标。

2.市政公用

(1)市政管护:对城区运行安全(高空广告、户外广告、车辆设备)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盲区巡查,加强城市排水防涝管理工作,对易涝点、易涝区、窨井盖等薄弱环节进行拉网式排查,切实做好巡查疏堵及安全防范工作。同时,为及时修复道路及人行道路面破损,确保路面平整完好,我局建立小修快修机制和《市政零星维修考核方案》,严格道路施工管理,实行全程监管,确保道路顺畅。今年以来,已经修复窨井盖183个,修补人行道约9256平方米,盲道口改造115处,新增人行道机动车停车位366个,修复人行道机动车停车位522个,新增非机动车位线5472米,修复非机动车停车位线6090米。今年3-9月,市政零星维修费用约500余万元。2023年城区;

按照市创文办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缆线整治管理,由我局牵头整改的架空缆线道路共81条,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通过市级验收,其中:主次干道8条、城市道路46条、边街小巷27条。

(2)园林管养:切实加强7个公园广场及绿化带环境卫生管理,积极改革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制定了《城区园林绿化管理办法》,自今年5月起3园林管养企业的管养质量与服务费挂钩,进行制度化管理和考核。同时,结合城市创建工作,加强人行道行道树、绿化带的补植补绿,及时排查修复各类黄土裸露、践踏道。今年来,已完成补植台湾青草皮约4850平方米、红叶石楠等绿篱苗约2030平方米、球类植株3000余株、行道树香樟350余株;并投入21.6万元,完成了2轮次的施肥、病虫害防治任务。

(3)路灯管理:积极探索路灯维护管理节能换灯新模式,对渊明大道路灯进行升级改造并对渊明大道路灯灯杆进行喷漆翻新。进一步加强城区亮化设施的排查检修,保证设施完好,按时启闭靓化城市夜景,确保城区亮灯率达98%以上。今年来,已更换钠灯180余盏、LED光源230个、镇流器80个、接触器90个,修复电缆线路10余处,更换电缆1200余米;拆除破旧广告3处,校正灯杆5根,更换破损控制箱5个。

(4)民生实事:结合文明城创建、城市更新、为民办实事等工作,倾听群众诉求,积极实施7项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德化路12支巷、黄家嘴路、仁和路、冷水路9支巷、土城路4支巷等道路改造提升,渊明大道江南熙园小区门口人行道退让区铺设沥青工程等项目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三中路蔬菜疏导点规范建设已于2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在区人民医院斜对面新建的远生公园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上海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亭项目将于10月底完成,共设置垃圾分类亭6组。狮子大件垃圾处理厂和狮子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现已完成设备采购,正在进行土建施工,预计12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目前,7件完成6件,1件正在落实,完成率85.7%。

3.城管执法

我局以转变执法理念为主线,进一步提升规范执法水平,通过具体工作和实际举措,使城市管理执法实现从管理向服务上转变、从堵到疏上转变、从人治到法治上转变,让执法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

(1)市容市貌管控:继续实行严格执法,将城区分为四个片区,由4个市容执法中队包片负责,并严格按照创文市容管理标准,明确考核目标和奖惩。一是为进一步规范市容秩序,积极启动“门前三包”工作,已在庐山东路、渊明大道、三中路、香蒲路开展“门前三包”先行先试工作,已制作“门前三包责任牌”300个,印发告市民一封信1500份。二是对违规停放人行道上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从严处理。由第三方公司将违规停放车辆拖到停车场暂扣三天后再放行(对违停车主不进行罚款处理),机动车实行贴单处罚。自启动以来,现已拖离暂扣非机动车2761辆、贴单处罚机动车112辆。三是疏堵结合,为解决群众农产品自产自销售的问题,在三中巷一处空地投资23万元建设便民服务疏导点,切实规范周边菜农占道经营经营。同时,积极主动为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先后设立苗木、蔬菜、修锁补鞋等便民疏导点16处。四是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对新审批的467余户次门头广告进行了批后监管,开展清理牛皮癣广告清理整顿,清理城市牛皮癣1200余户次,查处非法张贴小广告行为60余起。五是为解决市民等待红绿灯时日晒雨淋问题,在住建局红绿灯路口建设4个遮阳雨棚,后期计划在区政府、一中红绿灯处再建设8个遮阳雨棚。

(2)“两违”管控治理:以“控违”为重点,继续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持续保持“两违”高压管控态势,坚持做到“露头就打”。同时,围绕城市建设中心任务,积极配合昌九高铁、快速路二期等征迁工作,有效推动以拆促迁工作,对周边居民形成震慑。2023年共拆除违建46户(处),拆除面积约7900平方米。

同时,我局进一步加强城区内小区违建排查,对各类擅自搭建的建筑物、阳光房等违章设施,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拆除,共拆除30余处,拆除面积300余平方米。

(3)工地渣土管理:一是加大城区13家在建工地(其中4家已完工、1家已停工)工地围挡、冲洗平台建设、进出车辆冲洗等监督管理。先后参与工程建设规划放线核验10起,验收核验17起;处理涉工地投诉29起,并对中奥天悦湾、柴桑郡、水岸香蒲、东风村文化中心、山河天城5家项目工地在施工中产生噪声扰民的行为进行约谈。二是积极推进渣土管理数字化建设,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目前已接入市智慧化渣土监管平台,为渣土监管提供有力支持,现入驻运输企业5家、车辆22辆。先后查处渣土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沿路抛洒等违规运输行为7起,罚款3.6万元。

(4)餐饮油烟管理:一是积极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发放《致全区餐饮服务业经营者的一封信》,对城区餐饮店进行摸排并建立台账,共登记造册359家餐饮店,餐饮油烟净化器安装率达到100%;加大2处环保基站点周边餐饮店清洗力度,已累计清洗油烟净化装置245户。二是加大对烧烤夜市的执法力度,各类夜市占道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先后清理马路流动推贩210余起,纠正教育其他类占道经营行为270余次。三是为解决夜宵烧烤油污污染地面问题,自6月以来,我局实行夜市临时占道经营承诺制度。临时占道经营店主承诺在占道区域经营期间,铺设环保隔离胶垫,经营结束后,及时清理地面油污、清理地面垃圾、收取隔离地垫,确保地面无油污、无垃圾。

4.项目推进

(1)创文类背街小巷改造项目(政府工作报告事项):我局实施的创文类背街小巷改造项目共有9个(其中:市级项目3个,区级项目6个),总投资2400余万元。已完成7个,分别是:冷水路九支巷改造提升工程、土城路四支巷雨污改造工程、渊明大道退让铺设沥青改造工程等三个市级创文项目;黄家嘴路改造提升工程、德化路十二支巷改造提升工程、仁和路改造提升工程、区二小(甘泉公园)周边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等4个区级创文项目。累计改造路面面积30359平方米,改造雨水管1037米、污水管1237米,改造外立面面积19948平方米,改造路灯19盏。尚在建设中的创文区级项目有2个,分别是沿河南路七支巷改造提升、庐山南路九支巷改造提升工程。将改造路面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雨污管道各1370米,预计在11月底12月初全面完成改造提升任务。

(2)公园建设接管项目:一是建设“远生公园”,公园位于江州大道与干家河以西地块,区人民医院对面。该项目工程建设由江投公司负责代建,计划总投资为100万元,建设游步道425平方米、绿化面积3820平方米、停车位若干个。二是接管“樟树岭公园”,位于南山路侧,总面积1.1万平方米。该公园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树木枯死。按照区政府工作要求,由我局接管,投入资金58万元,对该公园进行清表、添绿、补植等修复提升改造工作。

(3)江州大道西片区雨污管网项目:目前,为解决江州大道西片区雨污管网错接、混接、漏接等问题,我局正在抓紧实施江州大道西片区水雨污管网项目(含:水葵路箱涵治理),项目面积1.4平方公里,总投资4500万元。施工方为中国二十冶集团,已完成图纸施工任务的90%,预计11月中旬前可完工。

(4)城区水环境治理项目:计划通过管网攻坚运营模式,投入资金10亿元,积极推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提质增效,重点根治城区污水直排和外溢等问题,彻底消除城区劣质水。2023年9月16日召开的第10次市长办公会已原则同意启动与长江环保集团合作开展管网攻坚战项目,合作内容包括柴桑区,八里湖新区,经开区。待市里实施方案确定后将可实施。

5.文明创建

今年以来,我局对市、区挂点领导督导市区创文办督查、各路段长巡查中反馈的各类文明创建问题,实行统一认领,做到“四个及时”(即:及时认领、及时派发、及时落实、及时反馈)”。截至目前,共认领整改问题5583个(其中:市容执法管控1091个、市政维修维护1361个、环卫保洁管理2871个、园林管护补植186个、路灯维修更新49个、工地围挡更换9个、餐饮油烟治理2个,门头破损修复14个)。4-10月,整改率达100%

三、2024年工作计划

1.继续狠抓队伍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正处在关键时期,我局将继续以文明城市创建为主抓手,不断提振队伍精气神,狠抓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做到个个有任务、人人有压力。要全面更新执法观念,做到服务于城市发展和人民利益,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守纪律、能管理、会服务的“五明”铁军,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持续抓好城市运行:我局将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全面落实从严管理责任,全面抓好城市运行各项工作。对工作落实不及时,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严肃问责处理。要不断完善环卫精细化作业和管理标准,建立健全环卫保洁质量考核长效机制,力争垃圾分类工作在省市继续取得优异成绩。要按照城市安全运行工作要求,定期开展城市道路、桥梁(涵洞)、环卫设施、户外广告、招牌等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专项体检,积极发挥城市体检对城市更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切实加强公园广场及绿化带环境卫生管理,加强人行道行道树、绿化带的补植补绿。要进一步加强城区亮化设施的排查检修,对公共景观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亮灯率达98%以上。要进一步加大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力度,让市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3.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为推动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各地应加快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省住建厅要求各地城管部门应借助城市管理智慧化优势,实现“非现场”执法。目前,我局已先行启动智能渣土系统、智能餐饮油烟系统安装接入工作,并通过文明城创建平台植入城市管理模块,初步开展了智慧化城市管理工作。但仍处于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初级阶段,与上级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尚需加大资金投入,实现真正的城市管理智慧化、规范化、科学化。

4.推动污水全面治理我局将进一步加快江州大道西片区雨污管网改造和城区污水治理工程进度,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改造任务市政府已原则同意采取管网攻坚模式,实施柴桑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我局将抢抓机遇,积极与市城管局、长江环保集团等相关单位对接,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尽快推动城区水环境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城区排水管网的提质增效,切实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