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7-0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6982

九江市柴桑区城市管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4-07-05 16:53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2024年,我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五明五化”工作思路,以“六个抓”扎实推进城市管理,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党建引领常抓队伍。

聚焦“五明五化”,着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四强四好”模范机关建设,提高机关党建质量。积极吸纳新党员,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力量,确定了4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党员发展对象。制定《2024年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及《2024年度党支部理论学习计划》、《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安排》,引导全体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警示教育和纪律党课等多种方式开展系统学习活动,并购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理论书籍和学习资料。现已组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学习6次,开展支部集体学习6次、党员大会2次、支委会6次、讲党课2次、观看《蚁贪之害》警示教育片1次。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并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开展“双进双联”工作,定期组织党员同志开展进社区活动,上门入户进行安全宣传、隐患排查、防溺水防电诈知识宣传。

(二)服务中心大抓招商。

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招商引资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其他班子成员主动扛起责任,充分发动全局干部职工为招商引资献计献策。通过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行业领域优势,以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深入企业和发达地区,在智慧停车、共享经济、户外广告、循环经济等方面深入挖掘招商潜力。并主动出击,已先后赴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开展外出招商5次,接待深圳、安徽等地外来客商6次。

(三)文明创建齐抓决胜。

1.“无感”测评值守。自2月开展“无感”测评工作以来,我局积极做好28个“无感”测评点位值守工作,每天抽调执法队员56人次到岗到位认真值守,确保点位周边市容秩序井然、环境卫生整洁。

2.平台问题整改。按照创文工作要求,对照体系查问题,对照标准找不足,举一反三抓好问题整改。截至目前,我局已认领网格化平台整改问题313个(其中:市容环卫158个,园林16个,市容90个,市政42个,门头广告2个,工地广告5 个),整改率100%。

3.文明积分报送。积极做好九江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减分)系统登记工作,对涉及非机动车违停、粘贴小广告等不文明行为及时登记,现已登记各类不文明行为532个。

(四)环保督察狠抓整改。

1.小区管网改造。为补齐管网短板,提高城市管网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先后启动山语城、广隆未来城和印象柴桑东区、瑞景新城等多个小区的管网改造。目前山语城、广隆未来城和印象柴桑东区管网改造项目已完工。

2.水葵路箱涵治理。通过开展蛟滩河近期和远期整改措施,做到长短结合、群策群力、千方百计抓整改,确保蛟滩河水质达标。目前,已投入资金1415万元,积极实施东泉路污水泵站改造、河畔家园管网改造、凯旋春天管网改造等工程。东泉路污水泵站改造项目预计10月底完工,凯旋春天项目管道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6%,河畔家园项目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5%。5月10日以来,为改善蛟滩河水环境,实现水体生态转型,对水葵路箱涵下游蛟滩河实施底泥洗脱内源治理工程。目前,已基本实现了晴天无生活污水进入箱涵、无污水直排的目标,箱涵出口水质总体控制在地表劣五类以上。

3.规范城镇污水排放。对城区餐饮、洗车店铺等重点行业的污水排放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下水道排水走向、污水排入污水管道之前的预处理等情况进行检查、纠错。对于错接、混接、漏接、未设置预处置设施的或预处理不规范的责令商户限期改正。已排查餐饮店324户,其中规范排放79户、混错接26户、未设置预处理设施或预处理不规范的219户;排查洗车店19户,其中规范排放6户、混错接2户、未设置预处理设施或预处理不规范的11户。

(五)项目建设快抓推进。

1.推进背街小巷改造。目前,庐山西路一支巷改造提升工程于2024年5月6日开工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75 万元,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樟树岭巷市政退让部分、新区农贸市场周边市政退让部分、江州大道瑞景段市政退让部分、贤母路部分市政退让部分的改造提升工程正在进行设计中。

2.启动民生实事项目。目前,我局有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2项,目前已完成陶母路、渊明大道等人行道区域改造提升工程,余下边街小巷改造项目正有序推进中。2024年,我局制定6项“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目前已完成凤凰路-黄家大屋路灯安装、新洲三分场部分路灯安装、新塘乡前进村部分路灯安装3项,余下3项正有序推进中。

3.推动大件垃圾处置。我局积极与狮子街道、自然资源部门进行对接,加快狮子大家垃圾处置场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六)城市运行勤抓高效。

1.城市执法管理。

(1)市容市貌管控。实行严格执法,采取包片负责方式,严格按照创文市容管理标准,明确考核目标和奖惩。积极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牛皮癣”清理专项整治、“乱停乱放”专项整治、校园周边秩序专项整治等活动,切实维护城区市容市貌。截至目前,已拖离暂扣非机动车1764辆、贴单处罚机动车690辆;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对新审批的212户次门头广告进行了批后监管,规范门头广告63处,清理破损广告45处,清理城市牛皮癣220余处;清理违规种菜菜地5100余平方米;规范各类流动摊点2510余个(处)。

(2)“两违”管控治理。以“控违”为重点,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持续保持“两违”高压管控态势。围绕城市建设中心任务,积极配合上级征迁工作,配合沙河街道、岳师街道开展多次联合执法,拆除面积1100余平方米,有效推动以拆促迁工作。

对城区内各个小区进行排查,对各类擅自搭建的建筑物,阳光房等违章设施,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拆除,共拆除10余处,拆除面积30余平方米。

(3)工地渣土管理。目前,城区有在建工地12家,其中4家已进入停工阶段。重点加大对工地围挡、冲洗平台建设、进出车辆冲洗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先后参与工程建设规划放线核验7起,验收核验15起。对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沿路抛洒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先后查处教育渣土违规运输5起。

(4)餐饮油烟管理。城区现有餐饮业经营户362户,餐饮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100%。今年以来,排查新餐饮店32户,促进整改问题餐饮5户。加大2处环保基站点周边餐饮店监管,已完成清洗油烟净化装置92户。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烧烤夜市的执法力度,清理马路流动推贩70余起,纠正其它类占道经营行为40余次。对城区夜市临时占道经营承诺书登记27家,全面规范管理城区夜市临时占道秩序。

2.市政公用管理。积极开展市政设施巡查,对破损路面、井盖及时更换修复,现已维修人行道3510余平方米、更换破损井盖94个、更换人行道板1120余平方米。积极清掏污水管、雨篦子,并清理各类污泥,避免产生管道堵塞,已清掏雨篦子1450余个、雨水井清污2500余个,清理下水井污泥堵塞1100余个,清运各类污泥740余方。同时,结合创文“无感”测评工作,安装各类立柱和U型杆190余根、车位定位器82个、立柱贴反光膜912根。

3.环境卫生监管。环卫督查人员采取网格化管理,定路段、定点位、定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对环卫保洁公司严格标准、严格考核,采取绩效挂钩,每月兑现奖惩。现已处罚两家环卫保洁公司共计4.31万元。

4.垃圾分类管理。为做好示范小区(锦绣江南、铜矿宿舍、学府一号、金龙才益苑)垃圾分类工作,示范小区分类工作继续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2月份,启动新一轮示范小区分类市场化招投标工作,由深圳盛威杰服务有限公司中标,服务期3年,服务费为104.4万元/年。

5.园林绿化管护。先后接管高铁指挥部与区城投集团下属公司交付的岳飞梅园、西出口绿地、9号路、高铁大道等绿地约10万平方米,行道树2000余株。从区林业局接管古树名木31株,其中对山语城小区内的百年古樟进行截枝、打孔排水、挂营养液等抢救救治。积极开展白蚁防治巩固加强及收尾工作,排查红火蚁25人次,发现大小巢穴27处。结合创文工作,开展查缺补漏绿化补植工作,主次干道先后补植草坪3500余平方米、树木50余株;樟树岭公园补植草坪900余平方米。

6.路灯亮化维护。全面细致开展路灯维护工作,定期排查线路故障,每月调整路灯亮灯时间不低于1次,每周全面检查控制箱至少1次,切实提升设施完好率。已完成:芦竹路和庐山北路延伸线电缆更换工作,更换线缆3620米、LED灯头444盏;江洲大道和南山路灯罩更新工作,更换灯罩600个;庐山南、北路中华灯顶灯更换工作,更换顶灯52个;完成河树林路路灯改造工作,将原线路更换为30盏太阳能灯。同时,加强边街巷道路灯管理,更换LED光源30个、修复电缆线路10余处、更换电缆40余米,并在一中路和冷水社区新增路灯14盏。

7.来信来访办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在来信来访来电外,主动拓宽信访途径,重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出计划加快解决;对因条件限制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实说明情况,努力做到“民有所呼吁,我有所回应”,已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件370件。

二、存在问题

1.专业管理人才匮乏。我局承担的工作职能较多,专业性越来越强,尤其是污水治理方面工作。现有人员中缺乏市政建设、园林路灯管理、餐饮油烟执法、规划执法等专业人员。虽然前期招录3人(分别为建筑、公用管理、给排水专业),但专业人才还是极为匮乏,迫切需要进一步招录专业人员。

2.城市管理经费紧缺。一是人员经费缺口较大,每年缺口近315万元,其中:7名自收自支人员,按每人每年经费15万元,年需承担经费105万元;协管人员78名,人均每年需人员经费5万元,年需经费390万元,财政每年仅安排180万元,缺口210万元。二是由于区财政资金紧张,城区管网改造、道路修建、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部分需建项目暂缓实施。

3.群众文明意识偏弱。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工作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但仍有少数市民的文明素质较低,对城市文明创建参与度较低,对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三、下步工作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将牢固树立打硬仗的思想,发扬“钉钉子”精神,继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持续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提标、提质、提效。

1.夯实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全面更新执法观念,不断提振队伍精气神,做到服务于城市发展和人民利益,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守纪律、能管理、会服务的“五明”铁军,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狠抓城市运行。进一步完善环卫精细化作业和管理标准,做好新一轮城区环卫保洁市场化招投标工作,全面提升环卫保洁质量水平。进一步强化城市道路、桥梁(涵洞)、环卫设施、户外广告、招牌等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专项体检,确保城市安全运行。进一步提升公园绿地管护水平,加强人行道行道树、绿化带的补植补绿。进一步加强城区亮化设施的排查检修,确保亮灯率达98%以上。进一步加快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力度,让市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3.推进项目建设。紧抓时间节点、工程质量,积极推进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边街小巷改造项目,“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狮子大件垃圾处置场项目等建设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

4.推动污水治理。为解决城区雨污管网错接、混接、漏接等问题,借助市政府管网攻坚模式,实施柴桑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将积极抢抓机遇,加强与市城管局、长江环保集团等相关单位的对接沟通协调,争取尽快推动城区水环境全面治理工作,切实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