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12-0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9826

柴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4-12-02 16:15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紧扣全区发展大局、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稳步向前,积极推广“尊崇工作法”,成效较好。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各项优抚优待政策不折不扣落实。一是积极做好各项优抚资金发放,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平台按时、按量高效完成资金发放任务,2024年截至目前共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1280.37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门诊费17.17万元。二是完成优抚对象数据核查工作,我区共有享受待遇并通过省级备案审核的优抚对象共1702人:其中参战人员243人(含其他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31人);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1149人;伤残军人143人(含伤残民工1人、伤残人民警察2人);在乡老复员军人9人;带病回乡退役军人125人;病故军人遗属6人;因公牺牲军人遗属4人;烈士遗属12人;60周岁以上老烈子女11人。三是优待证办理工作。自专项工作开展以来,目前我区共有满足建档立卡办理优待证条件的退役军人共6780人,截至目前已为6720名退役军人发放了优待证。四是重点优抚对象参保工作。今年,共完成对506名重点优抚对象2025年度医疗参保,其中:461人参加城乡医疗保险,参保资金18.44万元;45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资金27万元。五是重点优抚对象体检工作。今年适当提高了体检标准,先后组织开展两批优抚对象共241人次的体检,分别九江市中科体检免费体检和区拥军优抚医院两年一次的例行体检。六是伤残关系转移工作。2024年,共接收并办理部队伤残转移3人,因公八级1人,因公十级2人。七是身份核查专项认定工作。自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共接收参战认定申请69,经市局比对目录,截至目前13人通过市局审核。

(二)双拥工作贯穿始终。一是营造浓厚拥军氛围。春节期间区四套班子领导深入优抚对象、驻区部队,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优抚对象、驻区部队赠送慰问金,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家庭送年画、春联、慰问信等。开展为边海防叔叔制作贺卡、写一封信等活动,发动全区师生为边海防部队赠送慰问信、慰问贺卡和手工画等百余份。开展“情暖三八 关爱烈属”活动,三八妇女节前夕,区领导带队对全区所有烈属母亲和妻子进行了走访慰问。开展以“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老兵讲故事暨红星班活动。二是不断充实拥军内容。持续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活动,不断丰富充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项目和优待内容。成立了区拥军优抚医院,全区优抚对象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建立医疗服务拥军长效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活动,推动“退役军人+医疗服务”结出丰硕成果。积极协调区交通运输局,实现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公共交通三是立功送喜报与区人武部一同开展立功送喜报工作,走访荣立三等功士兵10人、优秀士兵88人,发放慰问金5.4万元。

(三)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得当。一是持续深入开展退役军人重复信访积案化解活动,全面推动退役军人事务领域信访问题及时就地化,我局严格根据信访工作台账式管理,清单式销号有关要求开展重复访、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二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做好了春节、全国两会、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八一”期间的退役军人稳控。今年以来,我局共接待退役军人来访、咨询20批次40余人次,回复办理上级交办件及网上信访、电话信访22件。三是及时回应退役军人诉求,对于能办的、合理的诉求及时办理,需要其他单位协助办理的及时协调,对于不符合政策的做好解释工作,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其他工作有序开展。一是认真开展烈士褒扬工作,今年清明期间,区分管领导带队在区烈士纪念塔祭扫烈士并敬献花篮,各中小学、社会各界自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祭扫活动。3月下旬,我局开展“锛魂·2024·清明祭英烈”活动,由局主要领导带队,连续第二年集中组织烈士亲属赴广西开展祭扫活动。9月30日,开展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二是做好退役军人报到“一件事一次办”,在退役士兵提供的材料齐全情况下,报到、落户只需跑一次就可全部办成。2024年,接收转业士官10人,由政府安置工作,落实待安置工作期间相关待遇;2024年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98人。三是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及生活费发放。按照“自愿参加、自选专业、免费培训”的原则,引导退役士兵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024年报名参加技能培训的退役士兵31人,发放生活补助7人、10500元。四是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开展线上线下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帮助其尽快转变角色融入社会。及时掌握退役士兵就业意向和市场用工需求,联合区人社局、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举办3次招聘会,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并通过微信群、发布公告等方式为退役士兵和用人单位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基层专职不足和业务能力不强问题。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政策性较强,在面对涉军群体时,由于乡镇、村级服务站人员分工变动频繁,容易暴露少数工作人员相关业务衔接不畅、对业务不够熟悉等问题,导致答疑解惑时对政策解读出现偏差,疏导化解过程中出现新矛盾,造成工作被动。亟须强化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二是退役军人重点群体期望与政策不匹配。部分“两参”、涉核、进藏兵等退役军人群体对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期望值过高,要求协调解决非退役军人事务局业务范畴的事务,提出很多无政策依据甚至是违反政策的要求,但他们认为退役军人有着特殊身份应该享有特殊待遇,有义务帮助其协调其他职能部门为个人或者小团体开“绿灯”,为达目的,通常态度强硬,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信访施压。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着力在维护稳定上下功夫、在精准服务上求突破、在创新机制上做文章,持续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创新发展,全面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走访慰问、帮扶解困、信访接待、权益保障、拥军优属等工作,团结引领广大退役军人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奋力谱写柴桑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一是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和打造模范部门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切实加强政治建设,锤炼实干担当作风,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聚焦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具有退役军人工作特点的党建融合发展路径,全力打造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着眼服务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用心抓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工作。筹备成立柴桑区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搭建平台增强凝聚力,精心做好安置就业工作,确保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持续提升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靶向支持退役军人投身新型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用好就业创业帮扶政策,搭建就业平台,构建服务保障,联合区人社局举办招聘会,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平台,同时多渠道为自主就业退役军人推送实时就业信息。联合区教体局和技能培训学校,为返乡后的退役士兵办理高职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解决退役士兵就业难的问题。

三是认真好烈士褒扬和烈士纪念设施维护工作。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加大英烈事迹挖掘、整理、宣传力度,打造地方红色文化特色品牌。组织好“9·30”烈士纪念日活动,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对烈士纪念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维护好烈士纪念设施周边环境,确保烈士纪念设施完好无损。全力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改造柴桑区烈士陵园项目,继续发挥好红色岷山的教育基地作用,探索筹备柴桑区红色文化研究会。

四是全力做好退役军人群体信访稳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加大相关法规政策宣传普及力度,持续抓好矛盾问题攻坚和积案化解,不断完善信访渠道,践行弘扬“枫桥经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信访工作人员接待能力,发挥信访维稳专班综合协调作用,凝聚政法、信访、公安、民政、人社和退役军人等部门合力,着力提升信访办理质效水平,守住涉军维稳工作底线。

五是大力营造双拥浓厚氛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筹备成立柴桑区爱国拥军促进会,聚焦打造“崇军柴桑”工作品牌,全力拓展对外合作交流阵地,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集聚社会资源做好拥军工作。丰富拓展科技、教育、文化、法律等拥军活动内容形式。聚焦重点方向,深入开展拥军优属专项活动,丰富节日双拥文化生活,传递党和政府的关心厚爱,激励军心士气。

六是推进拥军支前和军地共建工作。用好现有渠道和载体同教体局、学校、乡镇、社区和红色文化基础设施等阵地共同做好国防教育宣传工作,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和双拥意识。积极配合国动办开展拥军支前演练,为过境部队提供必要保障和支持,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探索军地共建、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解决驻军备战、后勤保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