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2-07-2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2-283265
柴桑区财政局 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关联导读:
今年以来,区财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我区“产业兴区、交通强区、文旅旺区、环境立区、幸福城区”五大战略部署,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提升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力抓收入,提前实现“双过半”
截至6月底,全区财政总收入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70685万元,同比增长1.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655万元,占年初预算158740万元的63.4%,同比增加2637万元,增长2.7%。地方税收收入完成47772万元,占年初预算126010万元的37.9%,税收比重47%;非税收入完成52893万元,占年初预算32730万元的162%,同比增加8338万元,增长18.7%。全区财政收支呈现收入总量稳步增长,税收质量稳步提高、支出进度稳步加快的良好发展态势。
1.做细税源调查工作。坚持早动手、早谋划、早安排,做到任务、责任、人员、时限“四明确”。年初,区财政局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深入基层调研,开展税源调查,为区政府科学决策、制定全区财政收入目标任务提供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发挥了很好的参谋助手作用。
2.做实预算执行分析。组织编写《柴桑财政信息》,全面分析财政收支情况。局党组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会,针对收入情况进行座谈、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收入征管,确保税收应收尽收,收入精准入库。
3.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为更好的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应对减税降费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财政压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各单位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对各预算单位结余结转资金,一律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增加可用财力,统筹用于“三保”支出、三大攻坚战及社会民生保障支出。截止目前,已盘活存量资金11414万元,后期继续加大盘活力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二)着力抓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
以服务区委五大战略为重点,抓好财源建设,壮大培植财源。一是大力支持工业发展。今年1-6月,财园信贷通平台联合5家银行共发放贷款20960万元,惠及41家中小企业。开通了线上财园信贷通,免申即享,为个体户提供融资方便。小额贴息信用贷款共向小微企业贷出82万元,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二是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联系,上半年已完成2022年提前批次及“分领域”批次专项债券申报发行工作并争取新增债券资金7.6925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9261亿元,新增专项债券5.7664亿元,财政资金拨付率100%。三是及时拨付财政直达资金。截止6月30日,我区直达资金监控平台共接收直达资金指标48288.92万元 ,其中直达资金47955.92万元、参照直达资金指标333万元,已100%分配完毕。直达资金已支付33967.89万元,支付进度70.8%。四是大力争资争项。积极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围绕新工业发展、高铁新区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上半年共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6.47亿元,促进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三)全力抓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很定
财政部门牢固树立“公共财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财力突出向民生领域倾斜。支出主要体现在:一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干部职工工资足额及时足额发放。上半年共安排资金3.5亿元(机关运行经费0.9亿元,干部职工工资2.6亿元)。二是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2022年安排区级社会保障财政配套资金16454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基本实现了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三是教育事业发展更加优质。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年教育预算安教育预算安排52771万元,截至目前,已经支出27006万元。四是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共投入2100万元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其中安排1633万元用于支持发展32个乡村产业化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344万元用于支持16个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建设。积极主动对接市财政局,为蹲点帮扶村争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60万元。五是加大农业投入。1-7月共投入资金8751.11万元用于粮食生产,拨付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5664万元,用于新建高标农田3.3万亩;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及发展早稻生产补助等资金2630.86万元;拨付农业保险、粮库建设及储备粮油储备费补助资金456.25万元。继续深化“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机制,1-7月份累计为8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4067万元,有效地解决了我区农业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四)大力组合拳,力促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一是全力做好助力疫情防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政府工作安排,积极做好我区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共拨付疫情防控资金3824万元。同时落实减免上半年四个月租金工作,在免除2022年上半年2个月租金的基础上,再减免2个月租金。经测算,符合减免政策的资产223处,应减免4个月租金278.05万元。二是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先安排防治资金,优先支持防治项目落实实施。财政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2544万元,其中水资源保护1245万元,土壤恢复治理823万元,生态保护资金476万元。三是全力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半年完成了融资平台资产调查摸底估值及融资平台优化升级实施方案。2月初开始制定梳理统计工作方案,开展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和存量债务梳理统计,全面摸清本地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存量债务情况,推进优化升级。5月底完成优化存量隐性债务化债方案,积极对接金融机构缓释债务风险,落实化债举措,防范债务风险。目前正在推进融资平台资产清理注入、提升信用评级和融资能力工作。四是全力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在2022年全区各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所有区直机关各单位(包含二级单位)均按要求在编报项目预算时同步编报项目绩效目标,并完成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截止6月底,对147个单位进行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管理,目标考评金额628179.89万元。
(五)尽力抓监管,做到依法依规理财
树立大监督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日常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安全。
1.做好“小金库”专项清查整改工作。针对2021年德安检查组提出的我区“小金库”专项清查问题,及时将处理决定书送达被检单位(发现的问题均为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无设置“小金库”行为)。督促抽检的区人民医院、区商务局等8个单位积极整改问题,建立起标本兼治、疏堵结合、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目前“小金库”专项清查问题已全部整改。
2.做好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印发了《工作方案》,围绕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兜底兜实“三保”底线、提升国库管理水平,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推动资产管理规范化,加强资产出租、投资、处置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高压态势,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涉农补助资金管理等7个方面,成立以相关内设股室为成员的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班,通过自查自纠发现问题70个,已完成整改问题61个。
3.做好财政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平台运行维护。我局按照上级要求,对财政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平台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平稳运行,保障直达资金快速直达基层,惠企利民,1-7月,共处理预警49条。
4.配合区监察委员会开展“吃空函”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及公函制度,规范三公消费监管平台运行,建立健全财务报支程序的监督机制。
(六)强力抓队伍,打造一流财政机关
1.切实加强理论武装。为了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在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局始终把政治学习作为重中之重,制定了《局机关理论学习制度》。一是明确学习内容。将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系列专题论述摘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列入了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点。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每个月各党支部和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并结合工作开展学习研讨,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学习11次,书记讲党课2次。三是实行奖惩机制。对《学习强国》实行每月一通报,年度学习排名靠前的给予一定的奖励,排名后十的取消当年的评优评先资格。
2.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坚决把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局党组每月定期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局党组书记对班子成员、班子成员对分管股室负责人、股室负责人对本股室成员定期进行廉政约谈提醒。截至目前,共开展廉政约谈36人次,政治约谈17人次。二是开展政治家访。局主要负责人分别对局班子成员开展政治家访,了解班子成员家庭家教家风、“8小时以外”生活情况以及家属的思想动态,切实提升财政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三是开展了超标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严格按照核定的领导职数和干部职工编制数,对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结合办公需要,做到了全员覆盖,共合并调整办公室10间。
3.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怕、慢、假、庸、散”等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持用制度管人,修订完善了局外出报告、勤政廉政等4方面规章制度。经常性地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对《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提示》、《关于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关于6起疫情防控失职失责问题的通报》《都昌县三汉港中学原会计吴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整治指尖”形式主义“问题工作提示》等的学习,加强了对干部职工政策法规教育,进一步增强防腐意识和抵御不正之风能力。
4.积极做好涉粮问题整改。针对省委专项巡视反馈的1方面问题,细化分解为2个具体问题,提出了6条具体整改措施;针对市委专项巡察4方面问题,细化分解为8个具体问题,提出了15条具体整改措施;针对区委专项巡察2个方面问题细化分解为4个具体问题,提出了8条具体整改措施;自查自纠2个方面问题,细化分解为2个具体问题,提出了2条具体整改措施。以上16个具体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
1.收入结构还不够合理。从税收上看,1-6月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01亿元,其中非税收入完成5.3亿元,占52.9%;税收收入仅完成4.7亿元,占47.1%;税比47%,离上级目标60%差距较大,下半年地方税收收入压力巨大,目前预计地方税收收入只有4.8亿元,离全年预计数15.8亿元,有一定距离。
2.化解债务压力巨大。土地收入贡献率不高,2022年上半年土地可支配收入0.89亿元,全年还本付息压力巨大。
3.专项资金支出滞后。项目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不匹配。
4.融资进度偏慢。离区委年初预定的100亿目标有一定的差距。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全年目标按时完成
加强与税务、乡镇(街道)等部门的协同工作能力,做好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共享工作,凝聚工作合力,积极应对减税降费工作,紧盯重点税源,确保减税降费工作贯彻落实。同时,挖掘税源,做到税源不流失,确保发展势头较好的骨干企业和新增税源户税收及时足额入库,确保每月财政收入均衡入库。
(二)多方筹集财力,增加区级可用财力。
坚持过紧日子,大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留住存量引进增量,同时加大国有资源出让力度,增加区级可用财力。一是优化我区争资争项政策,提高部门争资争项积极性,为我区民生工程建设提供资金需求保证;二是利用撤县设区过渡期的政策扶持,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大土地收储与出让力度;三是加快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不断完善过紧日子的制度措施,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切实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加大预算绩效监控力度
对照上级部门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我区切实可行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按照既定的流程对单位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严把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三个关键节点。加强绩效评价管理与财政资金监管、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相互融合,进一步增强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科学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严格监督管理,做到依法依规理财
执行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办法、会务费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和公务接待开支标准及经费管理办法等,运用好民生资金和“三公经费”两大监管平台,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项目支出管理,逐步建立项目库建设,继续做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持续改进作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每月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外出报告等制度。坚持抓早抓小抓细,常态化整治上班迟到早退、开会响铃等小事小节,严防“小问题”变成“大隐患”。时刻将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绷紧廉政之弦,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财政政治生态,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财政干部队伍。
九江市柴桑区财政局
2022年7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