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07-1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0706
柴桑区财政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关联导读:
今年以来,区财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各项任务目标,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全力确保财政运行平稳,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现将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履职,确保财政收支平稳有序
一是认真组织财政收入。加强与人行国库、各商业银行的紧密联系,积极做好收入调度及入库进度衔接工作。2023年1-6月,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36167万元,税收比重79.13%;地方一般公共收入完成73980万元,税收完成45563万元,非税完成 28417万元。二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结合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区财政局坚持量入为出,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2023年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9187万元。三是严格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完善区乡财政体制,取消下达乡镇级财政收入计划,全面落实财政收入预算由约束性向预期性转变要求。加大资源资产统筹力度,落实常态化清理盘活存量资金机制,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二)集中财力,统筹资金保障重点工作
一是倾力推动民生改善。1-6月,共计发放各类困难群众补助资金407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7400万元、优抚资金735万元;拨付基本公卫、基本药物资金1994.5万元,资金覆盖全区22家医院和卫生院;拨付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135万元,省级补助资金42万元。二是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始终把教育放在公共财政的突出位置予以重点保障,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切实保障教师奖金福利待遇,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小学由年生均650元提高到720元、初中由850元提高到940元的提标政策。2023年度教育支出预算54407万元,同比增长3.6%,1-6月教育支出24006万元。三是助力农业农村发展。1-6月,拨付高标农田建设、早稻补贴等费用4469.15万元,拨付生态宜居建设资金1051万元,投入松材线虫处治,生态公益林、湿地和候鸟保护等费用1460.62万元,投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资金908.83万元。通过财农信贷通发放贷款55笔3231万元,惠及农业经营主体16户。争取上级财政农业救灾和水利灾后恢复资金71万元,万亩圩堤除险加固、重点水库安全保障等资金5749.82万元。四是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筹集中央、省、市下拨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3883万元,截至目前已分配下达中央、省级资金3319万元。严把一事一议项目申报管理关,截至目前我区共申报项目24个,申请财政奖补资金103万元。五是做好经建部门资金管理。认真完成交通行业专项资金审核拨付及监督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拨付资金2175.21万元。下达市场化保洁运行、垃圾压缩处理等专项经费3087.17万元。严格审核住建、交通、城管等项目主管部门汇总报来的相关文件资料,严格报账程序,共计支付重点工程项目资金5734.17万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多措并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主动服务助企纾困。1-6月,共拨付惠企资金3876万元、扶持园区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200万元。持续做好“财园信贷通”工作,截至目前共联合8家银行向29家企业发放贷款22880万元。二是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推行“政采贷”信用融资服务,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签订《柴桑区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协议》,要求各采购单位在政府采购合同中约定预付款,对4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适宜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份额提高至40%以上。在处理各类投诉案件时,建立先调解后裁决模式,有效化解政府采购矛盾纠纷。三是落实国资国企减免租金政策。2023年符合“减免3个月租金”政策的直接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新签订空置国有房屋租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涉及2家产权单位的2处资产,测算应减免金额13.01万元,截至当前落实减免租金政策13.01万元。
(四)深化改革,提升财政业务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在前两年零基预算试点基础上,今年在全区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彻底改变传统的“基数+增长”预算编制模式,重新划分人员类、公用类、运转类、项目类支出标准,更新完善财政支出标准,同时积极推进部门支出标准,并视情况转化为财政支出标准,做到财政和部门共同推进支出标准建设,扩大支出标准建设内容。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在2023年全区各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所有区直机关各单位(包含二级单位)均按要求在编报项目预算时同步编报项目绩效目标,并完成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实现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完成2022年实施完成项目自评及复审工作。三是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提质增效。持续完善电子卖场建设,截至目前我区电子卖场累计供应商247家,商品上架数1159个,累计交易金额 3310.22万元,订单 5409笔,电子卖场使用渗透率和月活跃度均达到100%。今年上半年开始推行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截至目前我区公开招标项目“不见面开标”总体占比达100%,为全市首个实行非招标方式不见面开标的县区。四是不断完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编制乡镇财政年度支出预算及村级组织运转经费预算,实行乡镇综合财政预算管理,认真抓好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财政决算等各个环节,坚持支出执行按预算,追加支出按程序,加强资金的申报、审批、使用和凭证审核等工作,监督乡镇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
(五)完善机制,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
一是升格区国有资产事务中心。经整合各方力量,积极争取申报,成功升格区国有资产事务中心为区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明确“三定方案”,并逐步配齐工作人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健全制度实现长效规范。按照全区深化体制改革总体部署,进一步找准薄弱环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属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效率;草拟了《九江市柴桑区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柴桑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九江市柴桑区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逐步改进管理方式,不断加大全区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三是进一步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1-6月,融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收租金342万元,其中上缴国库256万元、税收69万元。通过细化《九江市柴桑区改制企业剩余资产统一经营管理及收益分配暂行办法》,坚持“应纳尽纳” 原则,逐步将区工信局味精厂改制后63套安置房、农业农村局(原粮食局)原良友宾馆客房部等一些企业改制剩余资产纳入区融成国资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同时有序解决区血防站门面经营权收回、欧洲小镇楼盘盘活和区供销系统、九江味精厂职工历欠社保金的历史遗留等问题。四是巩固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系统报表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022年资产报表信息系统工作,经核实全区独立核算机构138个,其中行政单位60个,事业单位78个;总资产639215万元,其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474840万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164375万元。全区固定资产总额89712万元。
(六)精准施策,严格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一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谋划2023年专项债项目26个,总投资47.45亿元以上。组织参加22次评审,审核通过2023年专项债项目23个,总投资39.75亿元,目前已发行专项债项目6个。二是切实做好债券申报、发行及使用工作。积极与发改部门沟通,按轻重缓急和项目成熟优先级次进行项目审核梳理,确定全年专项债项目及资金需求,依据“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认真做好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前的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023年提前批次及“分领域”批次专项债券申报发行工作并争取新增债券资金6.1385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0214亿元,新增专项债券5.1171亿元,财政资金拨付率100%。三是推进融资平台优化升级。2023年已完成融资平台资产调查摸底估值及融资平台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目前正在推进融资平台资产盘活注入、提升信用评级和融资能力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扎实推动平台优化升级。四是促进普惠金融健康发展。按时报送金融企业财务快报,完成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登记、聘用会计师事务所轮换制度执行情况自查、农业保险2022年清算及2023年测算、2022年农业保险工作绩效评价、2023年普惠金融项目申报、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等各项工作,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含民营企业)以及“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
(七)聚焦监管,优化财政工作质效
一是开展财政资金管理及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自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分清查自查、重点检查、总结整改三个阶段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监督检查,自查阶段覆盖全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并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取贤母文化园管理处、岷山小学、应急管理局等10家单位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检查中共发现51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开展地方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根据上级工作要求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印发工作方案,明确专项整治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及整治内容,围绕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基层“三保”保障等8大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三是做好财政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平台运行维护。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财政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平台运行进行维护和管理,保障直达资金快速直达基层,惠企利民。截至7月3日,直达资金指标数50448.84万元,已全部下达;已支出34749.06万元,支付率64.9%。四是做好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印发《柴桑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22年度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柴财综〔2023〕5号)文件,对全区144个行政事业单位140名财务人员进行了2022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培训,内控编报工作已于6月10日前高质完成。五是加强投资评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出台《柴桑区财政项目评审的一般要求》《社会中介机构参与九江市柴桑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及时做好全区乡镇中心卫生院能力提升、沙河街道东风安置房等区重点工程的评审及服务工作,切实把好财政资金使用关卡。1-6月,共完成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118个,送审金额73445.74万元,审定金额67697.62万元,审减金额5748.12万元,审减率7.83%。六是积极推动政务公开。根据政务公开及预算公开要求,组织完成我区2023年143个部门(单位)预算公开工作,做到按时、按质、按量在政府部门网站或部门门户网站长期公开。
(八)党建引领,建设高效廉洁财政队伍
一是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今年以来,局党总支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持续加强对下属各党支部的监督指导,有力推进支部建设迈上新台阶。各党支部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丰富组织生活,全面增强了支部凝聚力、向心力。局党组坚持每月调度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有关工作,截至目前共开展专题研究6次,在加快推进重点工作进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从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定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各级纪委关于典型问题的通报,开展廉政约谈29人次、政治约谈12人次,有效夯实干部职工思想根基。二是多维度开展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全区财政人员工作水平。为规范财务管理,提升全区财政业务效能,今年以来,我局精心组织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培训会、卫生健康系统政府采购业务培训会、“党建+乡村课堂”乡镇财务人员交流学习培训会、2022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培训会、“党建+服务”教育系统点对点培训会等培训交流7次。三是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有序落实巡察整改任务。今年以来我局党组认真贯彻区委和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履行整改主体责任,着力解决一批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制定完善党组议事、干部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方法,提高了服务水平。72条整改措施,截至目前已完成70条并持续巩固成效,剩余2条措施正在全力推进中。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区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可用财力下降,财政“三保”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政府基金收支出现倒挂,长期挤占专项资金,影响财政支出进度;三是政府统筹调剂可用资金进一步弱化,增加还本付息和消化隐债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努力完成目标任务
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做好收入分析预测和协税护税工作,确保完成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任务。
(二)确保重点项目支出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保运转、保民生要求,结合区委“五大战略”和“十大攻坚行动”目标任务,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及时跟踪后续执行进度,督促加快项目审核和资金支付,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三)加强国资盘活利用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工作,以优化在用资产管理、推进资产共享共用、加强资产调剂利用等方式有效盘活并高效使用国有资产。
(四)强化政府债务管理
按照财政部和省、市关于地方债务管理文件规定,严禁违法违规举借政府债务和提供担保,加强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建立专项债券项目常态储备模式,进一步谋划保民生、稳投资项目,做好2024年专项债谋划及申报工作,同时加快推进2023年专项债发行工作,计划发行新增专项债券0.48亿元,为我区争资争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突出政治引领,利用班子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多途径抓好理论学习不放松,确保贯彻落实不打折扣,打牢财政干部思想根基。坚持每月调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机制,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政治机关建设。狠抓工作作风,优化干事氛围,严格干部教育管理,激励引导干部担当履职,加强财政年轻干部挖掘培养,深入锻造过硬财政干部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