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14-01-1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0-749106

关于九江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书面)

发布日期: 2014-01-15 11:04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2014115在九江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珍武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全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沿江开放开发和昌九一体化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发展思路,着力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在国际经济走势低迷、国内调控有保有压、扩大内需拉动不足的三重压力之下,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国内生产总值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按可比价);三产比由上年的14.1:63.9:22调整为13.6:62.8:23.6,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完成财政收入12.56亿元,增长2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 5亿元,增长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20亿元,增长17%;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9731元,增长15.4。银行贷款余额54.35亿元,增长24.9%,存款余额84.35亿元,增长22.8%  

(一)工业经济强势推进

全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37亿元,增长17%(按可比价),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0亿元,增长33.3%,实现利税15元,增长40.7%,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家。城门山铜矿二期全面完成,形成7000/日综合生产能力,年铜金属产量超过1.8万吨,年产值超10亿元,税费过亿,三期工程已启动,总投资约40亿元,新增10000/日综合生产能力,新增产值15亿元,新增税收1.5亿元;投资80亿元的赤湖国际皮革工业城一期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基本建成,可吸引100家企业入驻,用工将达到3万人,项目全部竣工后,年产值可达到120亿元,上缴税收10亿元;鑫山水泥已建成2条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形成年产水泥200万吨、产值4亿元、上缴税收5000万元能力;富美家年产2000万平方米耐火板项目已经投产,可年上缴税收3000万元以上;博莱集团已列入全国农业龙头企业;仙客来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

围绕轻工制造、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电器、绿色食品、商贸物流六大产业招商取得新成效,发展后劲进步增强。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个,合同资金123.8亿元,其中:3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内资实际进资37亿元,增长27%;外贸出口创汇2亿美元,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7816万美元,增长7%

(二)沿江开发如火如荼

园区平台建设取得新成就,基础设施和承载能力日臻提升。赤湖工业园赤码工业大道及刘仓圩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工并通车,富美佳路网、生活区四条路网、浙商皮革污水管网、赤子大道管网、蓼湖坝加工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弱电下地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强电空架、自来水改造、长山山体平整、通江河道续建工程进展顺利,国发天然气日供气30万立方米的门站及管网即将建成;生活区配套休闲公园、1000套公租房交付使用,企业服务中心大楼、便民医院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庐山印象四星级酒店、购物广场等项目有序推进。沙城工业园东扩577亩土地征收平整工作全面完成,发展大道延伸线工程竣工。

工业项目推进取得新实效。富美家装饰材料、赛湖机车、宝利粮油、恒瑞工量具、仙客来胶囊、礼涞生物、宝泰管业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赤湖国际皮革工业城、轻工产业园、金泰银业、华奥电梯、宝晟电子、新华印刷物流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三)城市面貌明显改善

高标准完成了《九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修编工作,将赛城湖南岸纳入规划范围,规划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实现一城两镇三区大沙河与大九江的全面对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双瑞路拓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赛城湖跨湖大桥、县看守所等工程进展顺利,东泉路铁路下穿、赛城湖新区环湖南路、泉塘安置小区二期路网、渊明大道西延伸线等工程开工建设。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中华贤母园正式开园,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预计五一向市民开放,九江国际皮草商贸城、德恒五星级酒店快速推进。依托城郊优势,市场建设方兴未艾,赣北汽车交易市场、新长江建材市场等项目基本建成,万客汇农贸市场、柴桑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全力做好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的服务工作,九江赛城湖教育园区等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程,长江二桥及连接线竣工通车,省天然气管网已经完成,都九高速、昌九高速拓宽改造工程顺利推进,武九客专已开工建设。全面启动村镇规划编制工作,8个乡镇和163个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实现乡镇总体规划全覆盖,镇村联动取得新成绩,结合全县重点建设工程安置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了11个居民安置点,建成面积约65万平方米。

(四)三农工作再上台阶

传统产业稳中有升,全县粮食总产4.14万吨,棉花总产1.7万吨,油菜总产2.18万吨。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蔬菜种植面积4.8万亩,果业面积6.2万亩,生猪出栏23万头;水产品总产4.89万吨。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拥有规模以上农业企业3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59家,新增51。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申报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各1个,注册农产品商标2个。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1亿元,搬迁地质避灾移民288人,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农民3400人。

秀美乡村建设再创佳绩, 53个新农村点和2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有序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完成改水改厕2671户、改路28公里、改沟10公里、村庄绿化树苗2.7万株,新修村庄休闲广场5处。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新修农村公路91公里;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完成林业生态工程2.4万亩、绿化造林1.5万亩。水利项目建设再掀高潮,全年投入资金1.63亿元实施了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小农水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圩堤整治等工程,解决了农村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业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935人,新增城镇就业2247人,就业率达98%,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15.2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76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0.33万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19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3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统筹资金使用率达94%。社会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发放城乡低保金3124万元,医疗救助金884万元,五保户供养金594万元。助学力度不断加大,补助贫困学生6316人,发放助学金3265万元,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投入校建资金4763万元,实施了城门中心小学整体搬迁,新建县一小、县幼儿园和涌泉中学综合楼, 32所农村小学教学楼建设等工程。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速度加快,县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投入使用,县急救中心、岷山乡卫生院业务用房有序推进, 2所县级医院、16所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了省级建设标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推进,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84例,唇腭裂修复手术5例,84名患者在定点医院接受了免费血透救治,免费救治儿童先心病13例、儿童白血病3例。安居工程进展顺利,建成保障性住房1030套(其中城区388套),改造棚户区800户。群众体育活动缤彩纷呈,举办全民健身活动9次,参加人数达8000余人,县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实现免费开放。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快速发展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未达到十二五规划增幅;三是经济总量较小,做大规模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四是产业特色不明显,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五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深入研究,着力解决。

二、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4年,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的态势还将延续,内需增长仍然面临下行压力,但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体制机制改革将激发经济增长新的活力;省委实施双核的战略,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就一定能实现新的更好更快发展。

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总体思路,积极策应省、市双核战略实施,咬定决战工业650亿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沿江开发,全力以赴做大工业总量,以新型工业化为龙头,推动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为实现全面赶超打下坚实基础。

建议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97亿元,增长(按可比价)12 %

——财政收入14.8亿元,增长18%,力争15.7亿元,增长25%

——固定资产投资102.5亿元,增长25.8%,力争105亿元,增长28.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13.5%,力争45亿元,增长21.6%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5亿元,增长22.5%,力争260亿元,增长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增长16%

——农民人均纯收入10899元,增长12%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立足沿江开发,决战工业650亿

充分发挥沿江临路优势,抢抓沿江开放开发和昌九一体发展契机,加大投入,夯实工业平台,加大园区承载能力。赤湖工业园按照总体规划45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22.5平方公里,打造百亿园区。启动赤子大道、幸福大道、长坪路以东山体平整、园区排涝站、雄基钢构2号车间土方外运、生活配套区靠长坪路平整等工程建设,力促赤湖公用码头、疏港大道(赤湖工业园段)尽早启动。强化园区水电油气保障,启动11万伏变电站增容、强电空架工程建设,强推九江市第四自来水厂建设,实施赤湖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将日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4万吨。进一步完善园区生活配套设施,确保企业服务中心、赤湖医院、四星级酒店、购物广场、消防中队建成并投入使用,启动园区垃圾中转站和生活配套区康园路平行支路建设。优化园区服务软环境,力促公安、税务、金融、保险、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机构入园办公。沙河工业园要盘活土地,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全面完成富阳大道、庐山东路改造、7千米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实施园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争创省级生态园区

围绕决战工业650亿,强推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做大工业总量,确保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5亿元,力争达到260亿元。全力推进浙商皮革、赤湖国际皮革工业城等项目建设,打造完成皮制品产业链。加快轻工产业园、布斯特汽车零部件、华奥电梯、宝晟电气、长兴塑业、金泰银业、星威实业、新华物流、晶通光电、思帕博光电、东盛电力、浔泰机电、幸福纺织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竣工投产;启动富美佳二期、鑫山水泥三期、城门山铜矿三期等项目建设,形成产业支撑,带动产业聚集。围绕构建六大产业发展体系,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打造工业项目航母,锁定央企,积极跟进,扩大引资成果,确保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5个,实现实际内资进资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580万美元,出口创汇2.1亿美元。鼓励、扶持博莱集团等企业挂牌上市。

(二)立足强基提质,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一城两镇三区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赛城湖新区路网,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启动狮城大道铁路下穿、环湖东路延伸线、新区中学道路、新区党校道路等工程建设,确保赛城湖跨湖大桥、东泉路延伸线及铁路下穿、环湖南路等工程竣工通车。加大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启动双瑞路铁路下穿、沙河下游综合治理建设,确保渊明大道延伸线、东泉路杨家门桥等工程建成通车。

依托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适时启动百家贤母文化长廊,建设贤母文化交流中心,按4A级景区,打造江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确保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五一向市民开放,并成功申报4A级景区;强力推进赤湖旅游生态目的地项目;积极谋划浔阳古城项目;建成德恒五星级酒店;推进九江国际皮草商贸城建设。

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建设商贸物流项目。确保新长江建材市场、赣北汽车交易市场、新粮食储备库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万客汇农贸市场改造工程;推进港口花卉市场、柴桑小商品市场改造等项目建设,启动新老城区结合部农贸市场、港口码头物流园建设。

健全城市服务工程,实施一批民生项目。启动红十字医院、文化体育展示馆、县医院住院大楼扩建、沙河敬老院搬迁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赛城湖新区中学、成人教育中心、市县看守所、拘留所以及县武警中队的建设;支持推进碧桂园房产、公园1号三期等项目建设;加大安居工程投入,确保泉塘安置小区二期、八里湖新区安置小区二期、九江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安置小区三期和双瑞路拓宽改造工程安置小区交付使用,建成公租房200套、改造棚户区2727户。

规范城市网格化管理。大力实施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抓好对交通秩序、市容市貌、两声三乱、治超治重、违章建筑、旧城改造、城市治安等方面的管理,不断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的愉悦感和幸福指数。

(三)立足城乡一体,建设秀美乡村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完成201318座一般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重点县农饮安全江新洲和马回岭岷山水厂改造、港口街镇防洪、赤湖泵站改造等项目建设任务,启动实施20145个乡镇小农水重点县12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完成2013年江洲、马回岭、新塘等13个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任务,启动实施2014年土地治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6000亩。

不断提升农村发展环境,做美农村。围绕镇村联动、105国道沿线、杭瑞高速沿线村庄改造提升工程,做好60个左右新农村点建设和8个扶贫村整村推进工作。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镇村联动工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加快沙河街镇、港口街镇、狮子镇、沙河开发区、城门乡等重点集镇,中心村建设及基础村改造步伐。加强农民建房管理和农村两违管控工作,抓好村庄规划编制,引导农民到中心村建房。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新建农村公路95公里、县道升级23.8公里、养护道路124公里,完成狮子综合服务站和林泉战备路建设,并投入使用。

(四)立足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

强化措施,降低GDP单位能耗,确保完成2014年度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削减指标和省、市下达的减排任务。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范固废安全处置,确保危险废物规范处置率100%。加强工业烟尘、餐馆油烟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动污染治理设施和自动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努力改善城乡环境。扎实开展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力度,优化环境质量。深入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完成绿化造林1.2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血防林造林1万亩、森林抚育3000亩。积极推进森林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县城四大出入口的绿化水平,创建省级森林乡镇2个和森林村庄5个。做好环保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倡导低碳生活,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全县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立足民生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切实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成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体系项目,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加大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养老保险覆盖率,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民生指标,实施好八项惠民实事,让群众满意。加快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继续实施图书馆、文化馆及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三下乡和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全面完成32所农村村小及教学点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实施石门小学改扩建、黄老门中学和城门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工程,确保县幼儿园综合楼、二中2栋新教学楼、一中田径运动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加大对儿童两病、尿毒症和贫困型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力度,建成县急救中心、岷山卫生院业务用房,启动江洲、狮子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扎实做好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加大天网工程建设力度,加强社会舆情分析,提升综治信访工作水平,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深化平安创建,进一步提高治安管控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蓝图已绘制,目标已明确,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推动全县经济赶超发展,全面完成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而努力奋斗。


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14114印发

      (共印260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