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2-05-09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2-113363

柴桑区发改委2021年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 2022-05-09 16:37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九江市柴桑区发改委工作情况汇报

  

2021年,区发改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发展定位,深入践行“产业兴区、交通强区、文旅旺区、环境立区、幸福城区”五大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做好项目审批备案。政府投资项目立项203个,总投资37.71亿元;企业投资备案63个,总投资235.42亿元。招标核准项目63个。

2、做好争资争项工作。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6个,争取上级资金10006万元,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1535万元,工商局、工信局宿舍及周边老旧小区改造276万元,农业局、铁路单身宿舍及周边改造资金332万元,新合镇省基建投资资金30万元,马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5333万元,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500万元。组织职教中心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区福利院项目总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400万元,目前申报材料已经上报,等待资金下达。做好2022年新开工项目及争取债券资金项目的入库工作。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积极宣传贯彻《长江保护法》《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参加第四期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论坛活动,举办五期《长江保护法》专题视频培训会。二是做好“两高”项目整改及节能工作。严格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加强新上项目节能审查,开展项目节能审查5个。做好201011月以来我区“两高”项目全面摸底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定期对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三是做好全区绿色发展示范区项目动态宣传工作及调度工作。

4、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组织12个重大项目与省、市同步集中开工,总投资82亿元。筹备召开8次区五人决策小组会议,并发布会议纪要。起草了《九江市柴桑区“项目大会战”(2021-2023年)工作方案》和《九江市柴桑区“项目大会战”(2021-2023年)联合督导工作方案》。加强调度,每两月召开一次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区项目办会同区两办不定期对在建项目进行督促,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区纳入调度的重大项目159个,总投资576.69亿元,完成投资111.29亿元。做好安九铁路服务对接工作,2021年底投入运营。认真谋划2022项目,梳理农业、服务业、工业、城建、公共服务、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等7大领域项目169个重大项目,总投资858.9亿元。

5、促进能源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强化能源保供。制定能源保供协调机制,实时监测电力负荷运行、天然气供应及储存情况,督促区供电公司、国家管网西气东输九江分输站、国家管网华中销售九江油库等能源保供单位编制了“疫情”期间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二是加强能源安全管理。采取暗访、专项检查、演练培训等方式,强化能源企业红线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确保我区油气、电力领域安全稳定运行。先后暗访3次、专项检查9次、演练培训6次。三是开展新能源企业择优竞选评审工作。将全区新能源资源分为4个项目包,召开了评审会议,抽选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区投资公司、区审计局、区司法局等9家单位精通业务人员组成专家组,对15家企业经营情况、企业业绩、投资项目方案及综合效益和其他加分项相关内容进行评议,形成综合评分结果,确定每个项目包的开发企业。

6、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一是积极做好我区疫情物资采购、储备工作。积极做好与卫健部门与区直医院对接,及时了解区直医院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动态。11月份突发疫情,全区部分人员做了三次核酸检测,区发改委紧急采购了506万元疫情防控物资:医用外科口罩55.2万只,N95医用防护口罩1.8万只,医用防护服1.7万套,医用隔离面罩1.2万个,外科手套4万双,医用靴套2.36万双,核酸检测试剂(武汉明德)6万人份、测温门4个。同时,区直医院每10天将医院库存防控物资报物资储备组,物资储备组根据需求做好采购计划。二是做好疫情物资发放工作。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全区40个检测点,物资发放任务重。区发改委根据各检测点人数,认真评估各检测点防护衣、口罩、采集盒等物资所需数量,提前分发,确保物资发放高效有序。同时对学校、体育馆、妇保院等承担学生检测任务的检测点,把检测物资送至检测点。

7、做好价格管理工作。一是做好成本监审工作。完善智慧停车服务、殡葬服务、课后托管和农业水价价格制定,

制定了听证方案,召开听证会,并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得出了具体的执行的收费标准和执行时间。二是做好各项减税降费工作。清理取消供水供电供暖行业的部分收费;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工作。做好电价市场化的协调和解释工作。三是坚持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特别是粮食价格监测,及时启动我区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继续做好每周二次的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做好油菜籽和棉花的监测工作。四是做好涉案案件价格认定。受理“三涉案件”76件,涉案金额305.4余万元。

8、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强与服务业规上企业、统计局、责任部门的沟通衔接,深入调研摸底,做好服务业企业储备工作,促进我区服务业再上台阶。新增中思物流、劳优联劳务、启星咨询、励新人力、易达汽车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1家,总数达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1.4亿元,同比增长49.3%,增幅列全市第一。

9、牵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世间活动实施方案》, 截至目前,32件区级民生实事办结20件,乡镇级民生实事263件,完成220件。我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使得群众企业获得实惠,成效显著,被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表扬。

10、积极参与高铁新区建设。牵头负责高铁新区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在短短一个月内,配合编制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拿出规划初稿。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委现有在职干部23人,平均年龄超46岁。总体上说,区发改委干部队伍年龄偏高,老龄化严重,知识结构及专业与发改委工作发展形势不相适应。而发改工作的性质要求干部职工既要熟悉专业,又要全面把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培养方面还需要下功夫。

 二是服务指导基层力度不够大。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更多的是从全区层面谋划和推进重大事项和项目,跑上去争取上级支持的事项多,沉下去面对面服务指导基层和企业相对少一些,服务的方式方法还不够丰富。

三是解决发展瓶颈的办法不够多。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环境和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虽然围绕稳定运行和推动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但与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相比,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解决发展制约瓶颈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延续“常”的态势,切实抓好学习教育、意识形态、廉政建设等方面工作,抓牢党建“方向盘”,凝聚发改“动力源”。

二是全面发挥参谋作用。做好区委、政府决策参谋,认真分析年度计划报告执行情况,做好全年经济运行监测和调研,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确保完成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三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扎实开展“项目大会战”活动,对重点项目动态调整,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梯次滚动发展格局。

四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服务好融溢一期达标投产增效,促使融溢二期落户开工建设。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争取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省营商环境考评。

五是全力推进“双碳”工作。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加强节能审查,严控“两高项目”,全面完成能耗 “双控”目标。

六是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大数字产业项目招引,加强数字经济政策扶持,确保终极幻境、阿里云互联网中心、智慧金融等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

七是全力做美幸福城区。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起草好《九江市柴桑区幸福城区工作推进方案》和《项目责任分工》等相关文件,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并建立台账,定期协调调度,确保幸福城区各具体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








                                                 2021年123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