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10-1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08105

2023年度柴桑区自然资源分局工作任务执行和落实情况

发布日期: 2023-10-10 09:45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2023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锚定“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战略目标,认真恪守“保资源、保发展、保权益”工作职责,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局部与全局关系,科学编制“三区三线”,规范矿业权设置,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加大矿山、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全区自然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要素保障做到了应保尽保,各方权益保护依法有序。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助力“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战略目标凝聚力量

我们始终坚持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抓手,强化思想引领,主动靠前谋划,倾力打造“四好模范机关”,确保党的建设落地落细落实,为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各项工作快速有效运转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1.严实政治思想。一是理论学习广泛深入,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和江西干部网络学院强化理论学习,目前已开展集中学习14次。二是教育引导效果明显,3月8日,我局召开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会上,就2023年全省、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精神进行了再传达、再学习,通报了2022年度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相关情况,并部署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三是成果运用高度融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运用以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串联起来,适时更新党建文化长廊信息动态、网站发布各类业务信息500余条、及时回应群众网上咨询30余件,满意度100%,满足了社会公众对自然资源政务信息公开的需求。四是信息宣传位居前列,累计报送各类新闻信息71篇,被上级主流媒体采用30篇,位居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前列。五是职工运动会再创佳绩,按照“有旗就夺、有奖就摘、有位就进”的理念,全方位凝集士气、提振精神,积极参加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作示范、勇争先”职工运动会,荣获“拔河比赛季军”“羽毛球比赛优秀奖”“乒乓球比赛优秀奖”等荣誉。

2.严格监督管理。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职责,着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深化干部教育监督管理“九项活动”,监督管理成效明显。结合春节走访、调研座谈等时机,采取自上而下,分级开展 “政治谈话”“政治家访”“廉政谈话”,覆盖率100%。支部“三化”建设全面加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制度。所属支部累计召开支委会33次、党员大会12次、讲专题党课11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0次。在“双创”志愿服务活动中贡献了柴桑自然资源人的大爱力量,累计值班值守600余人次。2月2日,浔阳区人民路街道孙家垅社区向我局赠送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对王文勇同志深入社区防疫第一线深表感谢。

3.严厉制度约束。持续开展勤廉作风大提升攻坚行动、争当“五型干部”和“改作风、树新风、抓落实”等活动。日常监督教育管理责任进一步夯实,先后完善了29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按制度管人、办事、用权,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处理,让自觉遵守和践行制度成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

4.严肃案例警示。每逢重要节日前夕,在微信工作群适时推送学习省、市、区纪委公开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和通报文件10余份,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形成不敢腐、不想腐和不能腐的自我约束力。

5.严抓整改长效。针对去年市委第十一巡察组反馈我局的34个具体问题,截至去年10月底,所有问题的销号材料已全部提交市里审查,同时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将整改成果运用到各项工作中。“三加一”专项整治和南京督察局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正在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中。

(二)全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为助力“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1.规划引领优空间。“三区三线”成果已通过国家批准。目前,已启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对规划编制单位进行网上公开招标。完成36个行政村编制和9个集镇规划资料收集、入户调研工作,并形成初步文本。

2.固本强基守红线。全面巩固违建别墅清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成果,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发生。全面启用自然资源智能监管平台,坚持人防和技防并重,实现对违法行为的快速响应和可视化监督,执法监察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和快速制止违法行为能力明显提升。

3.强化保障促发展。收储土地17宗,面积735.5685亩;出让1宗工业用地,面积2.3508公顷,价款230万元。出让矿区1个(朗山),价款3.157亿元。完成报批1个批次农民建房,面积23.7105亩;2个批次村集体建设用地,面积300亩;正在组织一个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预计300亩。处置闲置土地7宗(含新增5宗),面积290亩(新增面积270亩);供应2009-2019批而未供土地247亩、20202022年批而未供土地121亩,共产生指标160亩;供应批而未用土地220亩,完成外业举证5宗,面积52.13亩。

4.矿政管理显成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印发《柴桑区深入整治规范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两次专班会议并建立台账。目前,我区实际废弃矿山72座(处),损毁面积2963.95亩,已治理面积2817.86亩,修复率95.07%。

5.服务质效再提升。不动产“带押过户”线上平台正式启动,登记业务数量累计19080件,非公证继承手续业务6件、交地即交证30件、交房即交证1470件。为21家企业减免登记费2.316万元。

(三)积极探索重点领域改革,为助力“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战略目标增添动能

1.积极探索耕地保护“田长制”试点。高位推动耕地保护问题整改,出台了《柴桑区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规范“城镇开发边界”外农村项目规划用地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全过程腐败问题整治的通知》等文件,全面压实全区各级党政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注重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加强日常巡查监管,确保长管长效。  

2.扎实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9个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的调查、划定、入库、公告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3.持续拓展“江西调查云”推广应用。通过点对点推送江西调查云宣传文件给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就江西调查云APP推广进行工作提示,印制宣传手册2000余份,后续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4.巩固拓展“多测合一”改革成果运用。自“多测合一”改革以来,我区多次出台转发省市相关文件并多次开展座谈会,各建设单位、中介机构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全流程“多测合一”。截至目前,我区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多测合一”实施率和录入率均达到100%。

(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助力“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战略目标筑牢屏障

坚持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体责任,认真统筹政策资源和帮扶力量,安排一名班子成员牵头抓总,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爱农村工作”的8名优秀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采取“一帮一”的模式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今年以来,我们结合职能职责和重要节日等时机,局主要领导带头下沉到帮扶村走访调研累计3次,积极帮助监测对象解决实际困难10余件,推动了政策到户到人,帮扶村和脱贫户满意度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土地要素保障压力大。面对当前“‘三区三线’、报地、消地”等政策的调整,土地要素保障制约多。

2.土地出让收益任务重。面对当前经济下滑的形势,深感压力大,困难重重。

3.补充耕地质量不高。个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因乡村振兴项目导致种植不符合“非粮化”和上图入库的要求,高标新增耕地入库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积极稳妥推进年度重点工作再上新台阶。

1.强化规划引领

突出主导功能,强化刚性约束,加强市区两级联动,强化全域、全类型、全要素、一体化的“三区三线”空间管制措施,形成全域覆盖的国土空间管控新格局。

一是计划10月底前完成《柴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并按程序逐级报省政府审批。

二是全面启动《高铁新区狮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庐山站东广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贤母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沙城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整体修编和局部调整工作,并配合市自然资源局完成《高铁新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赛城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体修编工作。

三是做好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工作,并报区规委会或市级部门审定。

2.强化资源保护

秉持和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发挥土地用途管制约束作用,统筹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推广司法修复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3.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继续助力财源建设。计划出让土地11宗,总面积约299.117亩,价款4941万元。

二是积极争取用地报批工作。完成一批次城市(450亩)、昌九客运专线安置点、违法用地补报、华能升压站、三能风电站、不占耕地的乡村振兴项目的报批工作。

三是做好土地供应工作。继续压茬推进年初上报市局的900亩土地划拨工作。

四是做好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工作。对梳理出的第二批19宗土地,将结合2019年以来承诺开发批次内涉及的项目,适时开展外业核查并上传至系统,进一步提高我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效率。

五是做好闲置土地处置工作。运用“江西调查云”APP进行实地踏勘,对已动工项目进行实地举证;对未动工且政府和企业原因明晰的项目,积极对接责任单位和建设单位,尽快开工并完成举证工作;定期对土地利用动态监管系统中对土地做好批后、供后监管工作,避免闲置土地产生。

六是做好我区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在2022年编制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其更加适应全区土地要素的需求。

七是做好相关工作技术编制工作。探索开展园林草基准地价编制,完善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编制以及耕地流入地块的复核等工作。

4.强化耕保质效

一是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发生,全面实施“田长制”,合理分配各乡镇耕地保护任务,完成区、乡、村、组四级的签订并补齐所有乡镇、行政村、村民组的保护目标责任书。

二是加力推进“三加一”专项治理、南京督察局反馈问题整改和耕地缺口补足任务如期完成。11月底前完成39个已验收未入库补充耕地项目整改工作,预计新增耕地1100亩。

5.强化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优化“带押过户”和“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业务流程,为亲商清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在2022年江西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位居第二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不动产登记“优服务勇争先”行动。

三是年底前全面完成我区9个登记单元的确权登记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