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09-0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12983

柴桑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发布日期: 2023-09-02 14:30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柴桑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柴桑基层联系点开展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专题调研的工作方案》要求,现将全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情况

全区国有建设用地面积20.44万亩,国有农用地(新洲垦殖场)面积95.13万亩;国有矿产资源主要位于城门山矿区,铜资源储量194.91万吨。国有林场1个(岷山林场),面积1.12万亩;国有湿地面积2.45万亩;国有自然保护地面积5.21万亩,其中:国家级3个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2个贤母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小城门湖省级湿地公园);全城镇总供水量1.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093万立方米。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夯实管理基础,自然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有新突破

1.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完成自然资源机构改革,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从体制上解决了自然资源“多头管理”问题。

2.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和专项调查。2021年以来,已完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和资产清查价值量估算,其中,国有建设用地和国有农用地价值量共计319亿元,国有建设用地权益估算146.4亿元。

(二)增强保护意识,强化规划引领,自然资源空间格局取得新成效

1.科学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系统编制区级、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划入城镇开发边界8.23万亩,占区域总面积的7.12%。完成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试点方案,开展柴桑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开展区域乡村建设规划修编,逐步建立以空间规划为核心,相关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

2.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率先创新“司法+行政+社会力量一体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科学编制《柴桑区“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城门山矿区修复治理面积450亩。

(三)增强集约意识,强化要素支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达到新水平

1.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积极向上争取规划空间、用地指标,破解用地瓶颈,有效保障了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2021年以来,共争取用地指标1672亩、报批土地3729亩;出让土地57宗,面积2678.42亩,出让金14.63亿元

2.推进集约节约用地。通过清理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和低效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二次开发,加快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效益。2021年以来,累计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78亩、盘活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320亩。

3.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全区现有采矿权13个,其中:在采矿山4个、停产矿山7个、关停矿山2个。城门山铜矿已经创建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及江西省智能化开采矿山;规划新增4个勘查规划区,重新设立8个开采规划区(3个页岩、5个建筑石料),计划近期出让1个采矿权,预计收益12亿2021年以来,共收缴矿产资源出让金0.43亿元。

(四)增强法治意识,强化监督执法,自然资源监管能力得到新提升

1..推进部门协同联动。加强部门间执法协作配合,健全完善自然资源执法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2021年以来,违法用地共58宗,涉地违法案件57宗,涉矿案件1宗,查处罚没款金额307.66万元;涉林违法案件15宗,已移送区林业局。

2.开展法治宣传。在每年全国土地日、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运用报刊、微信公众号、融媒体等线下、线上移动阵地,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不间断开展自然资源普法活动,提高群众对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的知晓率。

三、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2022年1月21日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自然资源分局《关于全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汇报》,于2022年1月26日印发《关于全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议意见》,对此区自然资源分局党组高度重视迅即召开专题会议,及时传达文件精神,并对照审议意见认真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经综合梳理,共4类9个具体问题。截至目前,9个具体问题已对照落实到位。

四、存在的困难

1.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对于自然资源的综合属性、全面管理等问题,客观上还存在缺乏全面认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2.风险防范有待加强。监管上还不够精细、彻底,国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仍然存在风险隐患。

3.部门协管有待加强。各相关部门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职责职能还不够精准,职能交叉时有发生,导致互相信任、彼此依赖,存在监管盲区。

五、意见建议

1.建议加大对国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技术指导,实现把资源变现成资本。

2.矿产品是各级重大项目建设的主要要素保障之一,建议在协调联动,形成强大合力上加强管理。一是要压实领导小组的牵头责任,确保监管工作能及时部署、及时调度,重大问题及时协调处理;二是要压细职能部门的责任,对应加强违法开采、安全隐患、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巡查监管及执法处理的责任,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三是压紧企业主体责任,教育和警示企业落实生态文明要求,做到自觉执行法律政策规定,确保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丰收。

做好全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务实创新,积极作为,不断提高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水平,为打造“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9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