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10-2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0208
九江市自然资源局柴桑区分局2023年度开展2022年度项目绩效评价情况报告
关联导读: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立项背景及依据
1.立项背景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针对当前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不到位、管理权责不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没有充分体现等问题,中办、国办于2022年3月份印发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以此为契机,探索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两山”理论双向转化新路径,实现自然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进而促进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对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迫切的实践价值,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12月,九江市自然资源局通过九江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交易系统,成功出让了编号为ZGA2022001的九江市六宗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成交价28.73亿元,成功打通“两山”转化新路径,完成了资源、资产、资本的三级转换,取得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实质性进展;8月18日,都昌县境内两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成功出让,成交价5.2亿元,标志着九江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工作成功向县域铺开。
2.立项依据
中办、国办于2022年3月份印发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
(二)项目范围及内容
1.编制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强力推进工作成效;结合实际细化任务措施,明确预期成果和时间节点,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和自然资源清单,并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
2.完成调查确权。针对柴桑区范围内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推进调查确权工作,划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边界,建立自然资源确权信息数据库。
3.完成储备工作。由区自然资源分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水利局和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协同理清当前自然资源资产权属、管理及经营情况等基本信息;由区自然资源分局主管、自然资源储备中心具体实施,完成自然资源资产收储工作;由财政局负责储备资金及形成资产的监管。
4.探索设权赋能。根据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和预期开发情况,通过创新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实现形式,科学设置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能情况,保障资产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自然资源资产设权赋能。
5.开展价值评估。参照现行资产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等相关理论、方法,委托第三方资产评估公司,从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两方面进行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
6.确定出让方案。根据全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设权赋能和价值评估的情况编制挂牌出让方案,按程序报区政府及上级部门研究确定。全区发动做好出让推介。
7.完成资产交易。按照“市区联动、统一交易、收益分成、责任共担”的原则,由市人民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权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将统一在九江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交易系统交易。
(三)预算资金来源及构成
项目预算部门集中评审资金总额12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财政拨款资金。具体构成为:
|
序号 |
经费预算内容 |
金额(万元) |
|
1 |
柴桑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服务采购项目 |
120 |
|
合计 |
120 | |
(四)组织管理
1、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要求,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本单位事前绩效评估工作;
2、向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告本单位事前绩效评估情况和结果;
3、落实事前绩效评估改进工作;
(五)绩效目标与指标
1.绩效目标
为柴桑区探索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两山”理论双向转化新路径,实现自然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进而促进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绩效指标
(1)产出指标
①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完成船头湖等3个湖、沙河等4条河全部策划评估工作。
②质量指标
方案编制合理,实现自然资源挂牌出让。
③时效指标
2022年12月完成工作。
④成本指标
总成本控制在120万元以内,合理安排预算支出。
(2)效益指标
①社会效益指标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价
值实现机制,落实“两统一”职责。
②可持续影响指标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
(3)满意度指标
①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相关部门对本项目工作及服务的满意度≧99%。
二、评估方式与方法
(一)评估程序
本次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评估准备阶段
(1)明确评估对象。评估机构与委托方沟通,明确本次事前绩效评估对象为自然资源规划及管理项目。
(2)成立评估工作组。结合评估对象及评估工作需求,评估机构组织专业人员成立评估组,负责组织落实具体评估工作,确保绩效评估工作顺利实施。
(3)编制工作方案。依据事前绩效评估流程要求,评估组拟定事前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评估对象、内容、方法、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等事项。
2.评估实施阶段
(1)资料收集与审核。评估组全面收集与被评估项目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审核与分析,并通过咨询专业人士、集中座谈等方式,多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2)现场评估。评估组到现场采取询查、复核等方式,对项目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对疑点问题进行询问,听取并记录申报单位对有关问题的解释和答复。
(3)综合评估。评估组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对照评估方案中内容,对项目立项必要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绩效目标合理性、投入经济性、筹资合规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
3.评估报告阶段
(1)形成初步评估意见。评估组通过对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调研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初步调研意见,并在汇总分析、论证后,形成最终评估结论。
(2)撰写报告。评估组根据评估意见,撰写事前绩效评估报告,整理事前绩效评估资料。
(二)评估思路及方法
1.评估思路
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管理办法》(财预〔2011〕285号)的要求,在全面了解项目实施内容的基础上,本次绩效评估将资料分析及现场查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后,对是否立项、预算资金安排情况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
2.评估方法
评估组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评估打分,按评估得分确定评估结果。根据评估指标得分,确定事前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低、差五个等级,其中90分(含)以上为优,80(含)~90分为良,70(含)~80分为中,60(含)~70分为低,60分以下为差。(说明:对项目存在与单位职责不符,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抵触等重大缺陷的,专家组可直接认定为“不通过评审”)。
在绩效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绩效评估对象,结合实际评估需求,选取适合且可行的绩效评估方法开展绩效评估工作,主要采取以下绩效评估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将财政投入资金与产出、效益进行关联性分析的方法,财政投入金额巨大,能否达到预期效益是评估的重点。
(2)比较法。将绩效目标与预期实施效果、历史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财政支出安排情况进行比较,对项目进行评估。
(3)因素分析法。全面梳理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和实施效果的主客观因素,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绩效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对项目进行评估。
(4)公众评判法。通过专家评估、抽样调查等方式,对相关情况提供咨询意见和结论支撑。
(5)文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深入了解评估对象的性质和状况,并从中引出相关观点或评估结论。
(三)评估方式
1.资料分析。通过查阅关于自然资源规划及管理项目相关的文件政策及方案资料,结合项目立项、实施方案等资料,为评估结论提供支撑。
2.网络调查。通过互联网查询其他地区进行自然资源规划及管理项目经费预算资金安排情况及预算金额等,进行比对分析。
3.专家咨询。一是专家提出评估方向和评估要点;二是评估组与专家、项目主管单位沟通交流项目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三、评估内容
(一)立项必要性
开展本项目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江西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结合九江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经验,深入探索和不断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实现途径,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机制,落实“两统一”职责,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二)投入经济性
通过本项目可探索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两山”理论双向转化新路径,实现自然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进而促进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对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迫切的实践价值。
经过多轮市场调研及价格咨询,本项目的预算经费合理。
(三)绩效目标合理性
本项目有相关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绩效目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比较合理。
(四)实施方案可行性
项目实施方案主要依据中办、国办于2022年3月份印发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根据该试点方案2022年12月,九江市自然资源局通过九江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交易系统,成功出让了编号为ZGA2022001的九江市六宗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成交价28.73亿元,成功打通“两山”转化新路径,完成了资源、资产、资本的三级转换,取得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实质性进展;
(五)筹资合规性
本项目拟向财政申请财政专项资金120万元,筹资程序合规。
四、评估结论
(一)项目总体结论
该项目实施方案基本可行,资金来源符合相关规定,风险可控,建议予以支持
(二)存在的问题
注意资金使用控制。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立项背景及依据
1.立项背景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针对当前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不到位、管理权责不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没有充分体现等问题,中办、国办于2022年3月份印发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以此为契机,探索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两山”理论双向转化新路径,实现自然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进而促进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对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迫切的实践价值,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12月,九江市自然资源局通过九江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交易系统,成功出让了编号为ZGA2022001的九江市六宗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成交价28.73亿元,成功打通“两山”转化新路径,完成了资源、资产、资本的三级转换,取得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实质性进展;8月18日,都昌县境内两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成功出让,成交价5.2亿元,标志着九江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工作成功向县域铺开。
2.立项依据
中办、国办于2022年3月份印发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
(二)项目范围及内容
1.编制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强力推进工作成效;结合实际细化任务措施,明确预期成果和时间节点,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和自然资源清单,并提交区政府常委会研究。
2.完成调查确权。针对柴桑区范围内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推进调查确权工作,划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边界,建立自然资源确权信息数据库。
3.完成储备工作。由区自然资源分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水利局和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协同理清当前自然资源资产权属、管理及经营情况等基本信息;由区自然资源分局主管、自然资源储备中心具体实施,完成自然资源资产收储工作;由财政局负责储备资金及形成资产的监管。
4.探索设权赋能。根据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和预期开发情况,通过创新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实现形式,科学设置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能情况,保障资产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自然资源资产设权赋能。
5.开展价值评估。参照现行资产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等相关理论、方法,委托第三方资产评估公司,从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两方面进行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
6.确定出让方案。根据全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设权赋能和价值评估的情况编制挂牌出让方案,按程序报区政府及上级部门研究确定。全区发动做好出让推介。
7.完成资产交易。按照“市区联动、统一交易、收益分成、责任共担”的原则,由市人民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权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将统一在九江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交易系统交易。
(三)预算资金来源及构成
项目预算部门集中评审资金总额12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财政拨款资金。具体构成为:
|
序号 |
经费预算内容 |
金额(万元) |
|
1 |
柴桑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服务采购项目 |
120 |
|
合计 |
120 | |
(四)组织管理
1、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要求,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本单位事前绩效评估工作;
2、向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告本单位事前绩效评估情况和结果;
3、落实事前绩效评估改进工作;
(五)绩效目标与指标
1.绩效目标
为柴桑区探索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两山”理论双向转化新路径,实现自然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进而促进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绩效指标
(1)产出指标
①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完成船头湖等3个湖、沙河等4条河全部策划评估工作。
②质量指标
方案编制合理,实现自然资源挂牌出让。
③时效指标
2022年12月完成工作。
④成本指标
总成本控制在120万元以内,合理安排预算支出。
(2)效益指标
①社会效益指标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价
值实现机制,落实“两统一”职责。
②可持续影响指标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
(3)满意度指标
①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相关部门对本项目工作及服务的满意度≧99%。
二、评估方式与方法
(一)评估程序
本次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评估准备阶段
(1)明确评估对象。评估机构与委托方沟通,明确本次事前绩效评估对象为自然资源规划及管理项目。
(2)成立评估工作组。结合评估对象及评估工作需求,评估机构组织专业人员成立评估组,负责组织落实具体评估工作,确保绩效评估工作顺利实施。
(3)编制工作方案。依据事前绩效评估流程要求,评估组拟定事前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评估对象、内容、方法、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等事项。
2.评估实施阶段
(1)资料收集与审核。评估组全面收集与被评估项目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审核与分析,并通过咨询专业人士、集中座谈等方式,多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2)现场评估。评估组到现场采取询查、复核等方式,对项目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对疑点问题进行询问,听取并记录申报单位对有关问题的解释和答复。
(3)综合评估。评估组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对照评估方案中内容,对项目立项必要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绩效目标合理性、投入经济性、筹资合规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
3.评估报告阶段
(1)形成初步评估意见。评估组通过对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调研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初步调研意见,并在汇总分析、论证后,形成最终评估结论。
(2)撰写报告。评估组根据评估意见,撰写事前绩效评估报告,整理事前绩效评估资料。
(二)评估思路及方法
1.评估思路
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管理办法》(财预〔2011〕285号)的要求,在全面了解项目实施内容的基础上,本次绩效评估将资料分析及现场查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后,对是否立项、预算资金安排情况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
2.评估方法
评估组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评估打分,按评估得分确定评估结果。根据评估指标得分,确定事前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低、差五个等级,其中90分(含)以上为优,80(含)~90分为良,70(含)~80分为中,60(含)~70分为低,60分以下为差。(说明:对项目存在与单位职责不符,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抵触等重大缺陷的,专家组可直接认定为“不通过评审”)。
在绩效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绩效评估对象,结合实际评估需求,选取适合且可行的绩效评估方法开展绩效评估工作,主要采取以下绩效评估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将财政投入资金与产出、效益进行关联性分析的方法,财政投入金额巨大,能否达到预期效益是评估的重点。
(2)比较法。将绩效目标与预期实施效果、历史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财政支出安排情况进行比较,对项目进行评估。
(3)因素分析法。全面梳理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和实施效果的主客观因素,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绩效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对项目进行评估。
(4)公众评判法。通过专家评估、抽样调查等方式,对相关情况提供咨询意见和结论支撑。
(5)文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深入了解评估对象的性质和状况,并从中引出相关观点或评估结论。
(三)评估方式
1.资料分析。通过查阅关于自然资源规划及管理项目相关的文件政策及方案资料,结合项目立项、实施方案等资料,为评估结论提供支撑。
2.网络调查。通过互联网查询其他地区进行自然资源规划及管理项目经费预算资金安排情况及预算金额等,进行比对分析。
3.专家咨询。一是专家提出评估方向和评估要点;二是评估组与专家、项目主管单位沟通交流项目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三、评估内容
(一)立项必要性
开展本项目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江西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结合九江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经验,深入探索和不断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实现途径,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机制,落实“两统一”职责,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二)投入经济性
通过本项目可探索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两山”理论双向转化新路径,实现自然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进而促进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对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迫切的实践价值。
经过多轮市场调研及价格咨询,本项目的预算经费合理。
(三)绩效目标合理性
本项目有相关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绩效目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比较合理。
(四)实施方案可行性
项目实施方案主要依据中办、国办于2022年3月份印发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根据该试点方案2022年12月,九江市自然资源局通过九江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交易系统,成功出让了编号为ZGA2022001的九江市六宗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成交价28.73亿元,成功打通“两山”转化新路径,完成了资源、资产、资本的三级转换,取得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实质性进展;
(五)筹资合规性
本项目拟向财政申请财政专项资金120万元,筹资程序合规。
四、评估结论
(一)项目总体结论
该项目实施方案基本可行,资金来源符合相关规定,风险可控,建议予以支持
(二)存在的问题
注意资金使用控制。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