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情况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11-07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6930
柴桑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情况汇报
关联导读:
自我区启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以来,坚决贯彻省、市相关工作精神,系统谋划、多措并举,推动转型工作迈出坚实步伐,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情况如下:
一是诊断先行,精准把脉。柴桑区坚持所有规上企业必须诊断原则,全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61家,已累计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150家,覆盖率达93.16%。建立“拟升规”企业常态化诊断机制,助力企业在成长期树立转型意识。截至目前,我区转型准备阶段(L1~L2)企业20家,基础爬坡阶段(L3~L5)企业104家,集成提升阶段(L6~L8)企业6家。
二是引智聚力,共建生态。已引进九江渊联技术有限公司、九江润扬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西克节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3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九江渊联技术有限公司,是业内领先的工业操作系统和智能制造融合基础设施提供商,在全市企业实施项目25个,合同金额近2000万元,已辅导3家企业成功申报“小灯塔”“数智工厂”标杆企业。九江润扬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涵盖企业信息化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交付服务 ,在全市实施项目1家,成功申报“数智工厂”标杆企业。西克公司是一家专业为金属行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落户我区为华林特钢集团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长期支持技术支撑,服务范围可辐射全市相关产业。引入微埃智能机器人项目,该项目纺织机器人产品已服务全市多个纺织类企业。
三是分层改造,政策赋能。针对新诊断的L1、L2企业同步实施数字化“扫盲”工作,逐步实现扫盲全覆盖。推动10家企业从L5级以下提档升级至L6级以上,辅导重点企业目标“小灯塔”“数智工厂”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在第三批标杆申报取得新突破。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级设备更新再贷款、数字化改造补贴、“数转贷”“数转险”等政策,累计为企业争取资金4000余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转型压力。
四是创建标杆,示范引领。今年我区力源海纳获评第一批“小灯塔”企业,城门山铜矿获评第二批“数智工厂”。华林特钢准备申报特钢领域国家级“数智工厂”。8家企业拟申报第三批省级标杆企业。力源海纳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仓储物流打造零差错分拣体系,实现了物料配送零差错,配送及时率超96%,平均生产效率提升了22%,原材料采购周期缩短8%,交付周期缩短30%。城门山铜矿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动采选全流程实现生产智能协同与管控,月亩均产值(万元/亩)提升了13.42%,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下降了 5.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综合能源消费量降低11.1%。华林特钢正在打造集成了MOM系统、DCS系统、手机APP智慧云系统等功能的综合智能工厂,可减少人工成本5%,提高产值7%左右,下一步计划建设集回收、延链、锻打、精加工的全链条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企业从基础爬坡阶段到创新领航阶段的跃升。博莱大药厂智能仓储系统实现物料周转效率提升50%。在标杆培育企业中,永园阀门建成智能车间后检测效率提升3倍,参与国家球阀标准制定。康维铝业生产任务响应速率提升27.6%。开展数字化转型“看样学样”活动,组织企业到我区成功申报数转标杆的企业现场学习交流,直观感受数转成果,
五是质效齐升,成果凸显。全区企业累计投入转型资金8000万元,拉动工业固投增长4个百分点。实施转型企业平均营收增长17%左右。数字化转型对全区经济促进作用逐步凸显,1-8月份累计工业增加值增幅11.6%,增幅列全市第5位。工业用电量5.4亿度,增幅12.1%,列全市第2位;工业增值税累计3.7亿元,增幅63.4%,列全市第3位;工业税收累计5.8亿,增幅53.3%,列全市第1位。
下一步,我区将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持续深化转型攻坚,优化服务生态,全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更高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