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政策解读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11-1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8956
《九江市柴桑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一县一策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关联导读:
《九江市柴桑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一县一策”实施方案》文件解读
为全面推进柴桑区区域内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工作,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区研究制定了《九江市柴桑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一县一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对《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关于出台背景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赣府发〔2019〕21号),对我省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通过提质创优,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关于总体目标
《方案》共设定7个目标。一是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初步形成,力争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二是职业教育布局全面优化,在我区建成一所达标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相应设置标准;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加强,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配备标准,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四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内容和形式,适应区域产业发展要求;五是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大幅提高。思政教育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全面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开展适应产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建立有效办学质量保障制度;六是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满足柴桑区企业用工需求;七是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三、关于重点任务
《方案》共有五大任务。
任务一:健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按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体相当要求,高中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不低于5:5。
二是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2021年底完成柴桑区中等职业学校新校区建设,并适时启动二期建设,力争使区中职学校达到国家相应设置标准。
三是积极对接本地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将柴桑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为九江地区高职院校生源基地。
四是充分发挥柴桑区中等职业学校资源优势,建成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当地各类学习群体,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兼具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培训、义务教育学生职业启蒙、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社区教育等综合功能的办学实体。
任务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一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对通过江西省产教融合型认证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二是推动校企深度合作。鼓励职业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省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三是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推进“引企入校”工作,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联合开展基地建设,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四是集合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五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落实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不低于20:1的配备标准,实行动态核编,公办职业学校不低于20%的编制员额按有关规定自主聘请兼职教师,根据核定的教师岗位计划控制数,人员经费由财政予以统筹保障。落实“双渠道”教师招聘制度.
任务三: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职业学校思政教育,建设一支数量更足、素质更优、形象更好、能力更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育工匠精神,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逐步实现“学历教育证书、1+X证书、德体美劳素质融合证书”三证毕业的培养格局,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二是全面落实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四是引导职业学校提升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联通校内行政教学科研学生后勤等应用系统,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五是持续推进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健全职业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办学质量。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开展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任务四:构建多元办学格局。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举办职业学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共同开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急需专业、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专业。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任务五:健全改革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与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严格落实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政策,逐步提高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从2021年起设立200万元/年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群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工作室建设、职业教育类重大活动和竞赛奖励,推进社区教育和经区政府批准的其他职业教育支出。继续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政策,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二是保障职业教育建设和用地需求,在区域内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布局各类职业教育基地和示范园,保障职业教育设施合理用地需求。用地计划安排应优先保障职业教育设施用地需求。职业教育扩容项目按特事特办的原则协调解决。
四、相关事项的说明
《方案》中重点任务二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指学校根据产业全景图和专业岗位对接度分析,整合相关专业形成专业群依据专业群特色和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一企一方案一生一课表”。如一些学校通过柔性引进强团队、产教融合育双师等工程,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创新型、国际视野型人才遵循“双身份、双主体、双课程、双基地、双考评”的五双原则,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契机,制定融入双本位课程的实施方案,构建双本位、多循环、交替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学企践、学践交融的校企多轮循环。
2024年11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