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政策解读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2-05-1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2-36824
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关联导读:
柴桑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
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十三五”以来,我区农村公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村公路网进一步优化,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379.351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76%,实现全区25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和“组组通”水泥路,所有乡镇、建制村100%通客车。
一、明确工作目标
《方案》提出,到2022年,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明显提升,交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1、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2、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
3、中等及以上农村公路占比不低于75%。
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基本实现城乡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根本性好转,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基本健全。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遵循“省级统筹、分级负责、以区为主、乡村尽责、群众参与”的原则,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方案》对区、乡村和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划分:区级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和指导监督及履行好政府主体责任;乡村两级落实责任、发挥农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积极性;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引导、支持和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发展。
三、大幅提高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

四、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按照“有路必养、养必到位,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着力改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全面推行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和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模式和常态化运行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
鼓励县道(重要乡道)日常养护交由具有养护资质的第三方承担;
乡、村道日常养护可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秀美乡村建设,交由专业保洁队伍养护,或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分区域、分路段聘请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养护。
促进农村公路转型发展。坚持绿色发展,严守生态红线,大力开展“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建设。支持路宽不超过8米的农村道路用地按规定不纳入建设用地范畴,按相关规定办理。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监督。
严格落实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监管。到2022年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100%。
加强安全和信用管理。健全农村公路养护信用评价体系。公路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强化制度和队伍建设。完善路政管理指导体系。建立区有技术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