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政策文件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01-1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00514
林业局2022年度林长制改革工作报告
关联导读: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省市林长办的工作指导下,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创“四强四好”机关为抓手,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现将2022年林长制改革工作报告如下:
一、柴桑区林业资源基本情况
我区2022年林草湿监测调查数据,森林覆盖率保持为36.33%,活立木蓄积量为179.1万立方米,林业主要资源为林地和湿地,林地面积47.1万亩,湿地面积23.7万亩。重点林业保护资源有生态公益林9.0万亩、纳入天然林保护项目0.2万亩、古树名木261株,明星候鸟有青头潜鸭。自然保护地5个,分别为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柴桑区范围面积面积10556.55亩,江西省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柴桑区范围面积6943.8亩,江西中华贤母园省级森林公园,面积1020.9亩,江西柴桑小城门湖省级湿地公园,面积2142亩,柴桑戴山省级森林自然公园,面积10427.4亩。2019年至2021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生态建设工程5个,分别为昌九高速生态提升工程、庐山机场大机线绿化提升工程、港口东湖观鸟区、小城门湖省级湿地公园,岷山乡团山小微湿地。乡村森林公园3个为岷山乡燕子山乡村森林公园、沙河开发区长岭山乡村森林公园、马回岭镇蛟田乡村森林公园。产业基地2个有岷山乡世名田园综合体、沙河经开区花果毛桥田园综合体。省级森林乡村有12个为涌泉乡涌泉村,岷山乡大塘村、金盘村、民主村、红峰村,马回岭镇杨柳村、铭山村、朝阳村,新塘乡四华村、青山村、前进村,新合镇爱国村。生态修复基地1个为岷山公益林场公益诉讼异地生态修复基地。
2022年新建项目有13个,分别为城门街道、港口街镇、城子镇、江洲镇等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4个;狮子街道狮子山公园绿化工程1个;狮子街道雨淋乡村森林公园和涌泉乡黄沙洞乡村森林公园等乡村森林公园项目2个;岷山乡春华村和红光村等省级森林乡村项目2个;马回岭镇油茶加工和新塘乡油茶加工等产业基地项目2个;沙河开发区户外猩球旅游项目1个;狮子街道油茶抚育提升改造科技示范基地项目1个。
二、林长制工作成效
(一)靠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1、美化环境,提升森林质量。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圆满完成九江市2022年领导干部新春植树活动,参加狮子山公园现场植树活动人数约200人,栽植各种乔木420余株,带动我区各乡镇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新春植树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根据4月15日举办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科学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工作,我区专门成立工作组,认真统筹规划,为我区国土空间绿化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2、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增绿增效”。今年全区造林绿化工作进一步深化,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140.7亩,任务完成率101.9%;完成退化林修复面积6180.4亩,任务完成率103%。积极创建省级森林乡村建设,岷山乡红光村、春华村“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涌泉乡铁炉村古樟、狮子街道古银杏等一级古树得到有效保护,城子镇等一些乡镇积极开展古树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用活政策服务好项目建设。林木采伐限额指标和林地报批指标服务于区委区政府高质量发展项目和林业产业发展。为应对今年极端干旱天气,我区不分类型集用使用用2022年采伐限额指标余额对受灾林木进行采伐后造林绿化,同时开展2023年林木采伐限额调查摸底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林木采伐限额指标分配方面,我区已开采伐证林木采伐蓄积量18787.86立方米,出材量12493立方米。采伐限额总蓄积量18758立方米,使用13669.63立方米,剩余4888.38立方米,其中主伐限额11476立方米,使用10808.33立方米,剩余667.68立方米。林地报批指标申报方面,已办理9宗长期使用林地项目,面积23.8公顷,缴纳植被恢复费422.9万元。已办理5宗临时使用林地项目,面积4.3公顷,缴纳植被恢复费72.6万元。其中鑫山水泥整体搬迁项目已获省局审核同意使用林地。
4、加强与省市林业局沟通,争资争项成效明显。2022年,争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项目资金190万元,争取湿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资金320万元,争取公益林管护设施项目资金41.4万元,争取森林航空消防补助项目资金46万元,双重项目补助资金188万元。
(二)推进智慧林长制平台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1、推进建设林长制智慧平台。11月份,根据省林长办部署,推进建设智慧林长制平台,平台包括巡护员巡护管理系统、林长巡林管理系统、林业资源动态监管系统、林长制信息发布管理系统、林长制考核评价系统等5个系统,进一步推动保护好、利用好、建设好林业资源。2022年,经区总林长会议审议通过,林长办出台《九江市柴桑区2022年林长制工作要点》、《九江市柴桑区林长制工作考核办法》和《柴桑区专职护林员管理办法(修订)》,联合检察院出台《关于建立柴桑区“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意见》,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九江市柴桑区关于进一步完善林长制的工作方案》等相关制度。2022年,签发总林长令1份,提报森林资源清单16份,巡林提示单16份,问题清单4份,督办函4份,区级林长巡林72次,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问题10个,新合镇护林员巡林不达标,发送工作提示函1份。加强专职护林员护林员队伍规范化管理,更换履职不达标护林员25名,在线巡护率100%,巡护达标率为95%以上,上报事件105起,其中违法行为16起,都已处理到位。
2、巩固拓展“两山”转化通道。积极探索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湿地修复、生态效益补偿和青头潜鸭栖息地保护等项目建设。推广“林长+驻村第一书记+基地”发展模式,探索组建村级生态旅游产业公司发展村集体经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合区自然资源部门协调处理林权纠纷共同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2022年建设“林长+基地”项目13个,生态建设项目有城门街道、港口街镇、城子镇、江洲镇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和狮子街道狮子山公园;乡村森林公园项目有狮子街道雨淋乡村森林公园,涌泉乡黄沙洞乡村森林公园;省级森林乡村项目有岷山乡春华村、红光村两个森林乡村;产业基地项目有马回岭镇油茶加工基地,新塘乡油茶加工基地,沙河开发区户外猩球旅游项目,狮子街道油茶抚育提升改造科技示范基地。
3、加强专职护林员规范化管理。经6月9日区总林长会议审议通过,出台《柴桑区专职护林员管理办法(修订)》,进一步加强对全区103人专职护林员实行“五统一”规范化管理,实行每日通报,月季年度考核制度,对连续两个月巡护不达标的护林员建议乡镇进行末位淘汰,对年度综合排名前十位的护林员进行奖励。7月5日,我区召开全区专职护林员技能提升培训班,邀请九江市林业局油茶专家朱峰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专家谭世才为专职护林员授课,全面提升护林员工作技能,在完成护林任务之外参与林业富民产业发展,实现本地稳定就业,进一步强化专职护林员队伍职业化管理,实现在本乡镇就业,为乡村振兴储备技术力量。根据国家林草局部署,积极申报“1+N”护林员互助组,拟建立马回岭镇护林员熊林+九江绿青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扶贫产业)良种繁育、品质提升、销售互助组和港口街镇护林员赵经荣+东湖观鸟区湿地候鸟保护与救助、生态修复、食物保障互助组。
4、加强部门协作。经6月9日区总林长会议审议通过,联合区检察院出台《关于建立柴桑区“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林长制制度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新体系建设,实现涉林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无缝衔接,乡镇综合执法与“一长两员”源头监测密切配合,以网格化区域全覆盖的保护方式压实区乡村三级林长林业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构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格局。将火源管控、滥伐林木、古树名木保护等6项林业行政执法权赋权乡镇,各乡镇2022年处理违规用火、滥伐林木行政案件10起,逐步建立“一长四员”(村级林长、林业资源监管员、专职护林员、林业综合执法员、林业警员)林业资源源头治理体系。
5、加强技术推广提升林产业经济效益。2022年,在省市技术推广中心指导下,在狮子街道住岭村实施狮子街道油茶抚育提升改造科技示范项目,全区林农在利用自家荒山荒地种植林下经济中药材和栽植油茶,全区新造高产油茶面积400亩;对老油茶林进行了修枝、埋肥、留优伐劣、控制密度,共完成油茶提升1800亩,油茶改造600亩。森林药材发展势头强劲,不少林农在田间地头、荒山、林下种植森林药材,完成林下经济中药材种植面积400余亩。2022年,我区实现竹木加工产业产值2.2亿元,苗木产业产值1.1亿元,油茶产业产值1000万元,中药材产业产值500万元,林业生态旅游产业产值1.5亿元。
6、科学利用林业资源申报项目。2022年积极申报森林康养项目,已有三处基地申报了该项目,目前正在施工建设阶段,分别是岷山乡民主村芦塘孙家、马回岭镇蛟田村、狮子街道牌楼村。乡村森林公园已申报2处,为新合镇利民村乡村森林公园和新塘乡四华村乡村森林公园。其他项目正在规划申报当中,为下年度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工作亮点
1、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得到肯定。2022年度取得“2022年全省森林防火平安春季行动平安县(市、区)”(连续八年获此荣誉)、“2022年全市森林防火宣传进景区暨森林防火宣传短视频大赛二等奖”、“2021-2022年度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先进县(市、区)”(连续四年获此荣誉)和岷山乡大塘村专职护林员康应忠获评全省林长制“最美护林员”等成绩。
2、林业普法宣传展板巡回展进村入企。投入资金近万元,制作林业安全生产、江西省林长制条例、以案释法、新森林法林木采伐相关规定、林业禁毒相关法律规定等展板10多块。2022年8月份开始,我局组织涉林法规巡回展进入乡村、企业,在全区各木材加工厂、各乡镇普法公园等场所进行展示宣讲,已在沙河经开区、岷山林场、狮子街道、涌泉乡、新塘乡等重点区域开展涉林法规图片巡回展10余次,受众超千人。本次活动在人民网、大江网、江西林业网等主流媒体进行发布,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依法治林工作深入人心。
3、高位推动保障涉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见成效。我区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区长潘光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区长多次部署,全面推进,要求以此次全区涉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林,全面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水平,营造林业领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省、市督导组多次来我区实地督导,区主要领导亲自调度,针对我区查办涉林违法案件反映的问题,我局积极落实整改,出台制度加强“十四五”期间林木采伐管理,对林木采伐进行采伐限额摸底和采伐限额分配后二次公示,加强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分开”检查,对伐区调查设计、采伐作业和伐区更新质量抽查,建立采伐失信名单,将其作为严格审核和重点监管对象。
三、工作举措
(一)高效开展护绿提质行动。2022年国家林草局下发我区行政范围内森林督查图斑115个,经现场核实违法图斑4个,已经整改到位,整改率100%。2022年共处理林业行政案件41起,罚款金额77.1万元,其中滥伐林木2起,处罚金额0.2万元,破坏占用林地案39起,处罚金额76.9万元。加强与省、市林业局沟通协调林地报批指标,积极为已处理的违法占用林地行为补办手续。
(二)做好湿地候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1、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坚持宣传教育进乡(镇)、进村庄、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户,张贴通告、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宣传读本、湿地和候鸟保护宣传册、宣传书包、宣传布袋等宣传品10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二十余处,竖立警示牌20余处,在港口街镇湖区主干道设立大型保护候鸟保护湿地宣传牌。
2、认真组织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2022年争取第一批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320万元用于全区湿地生态修复和候鸟栖息地保护。一部分用于补偿因候鸟等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外,其余大部分用于全区湿地生态修复、湿地周边社区环境整治。
3、加大越冬候鸟等野生动动救助力度。为有效救治我区越冬候鸟等野生动物,我局积极与省鄱阳湖国家级湿地保护管理局九江站及市动物园联系,对受伤的野生动物进行联合救治,截至目前共救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5只、短耳鸮8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共20余只。
4、积极应对干旱天气下的湿地候鸟保护工作。在长期久旱“烤验”情况下,为做好新挑战下的湿地候鸟保护工作,一是在中央财政湿地生态补偿项目资金中安排12万元对东湖部分区域的荷叶杆进行清理,为候鸟提供更大的栖息环境,创造更好觅食环境;二是在东湖及赤湖周边安排10万元为候鸟提供水稻储粮面积100亩;三是加强日常巡护和宣传工作,在4-9月每天安排2名护鸟员对东湖区域进行每天两次的巡护,四是不定期在湖区发放宣传册及张贴宣传标语,提高湖区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五是联合公安、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严查各类破坏湿地、草地违法行为。六是生态补水。加强东湖赤湖区域蓄水保水工作,保障湿地植物和动物的正常生长环境,为越冬候鸟提供良好的觅食环境。
(三)加大除治力度,按计划退出疫区
1、按要求完成年度除治任务。2021年10月,我区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方式聘请了第三方专业公司对全区进行了松材线虫病的秋季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去年下半年我区疫情发生面积是10357.2万亩,发现病枯死松树10981万株,疫情发生小班151个。疫情发生面积较上年度下降了32.8%,病枯死松树数量较上年度普查下降了32.6%,疫情小班数量较上年度下降了59.6%。10月底,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柴桑区2021-2022年松材线虫病防治实施方案》和《柴桑区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方案》,并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方式聘请了专业的除治公司和除治监理公司。今年3月底,已全面完成全区2021-2022年度所有除治任务。实际除治面积22928.3亩,实际完成清理病枯死株数50858株,实际完成除治小班360个。
2、加强重点区域保护。我区还购买了25000瓶阿维菌素和15000头花绒寄甲来实施综合防治。其中对我区的重点景区(中华贤母园、狮子洞景区)、庐山周边重点区域的大胸径松材进行了打孔注药防治。3月3日已完成打孔注药任务,实际完成注药松树7597株;在国道、高速、铁路沿线的松林释放天敌防治,在3月5日全面完成15000头花绒寄甲投放任务,防治松林面积500多亩。在今年五月和六月份,分别顺利通过了省、市上级部门对我区2021-2022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的检查和考核评价工作。
(四)持之以恒,常态化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不放松
1、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应急管理局、林业局和公安局联合印发了《全区野外火源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实施的通知》,形成工作合力,取得了实际成效。
2、元旦、春节、元宵、清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全国两会和 五一、端午、中元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或重要时期,区防火办印发了相关文件,召开了相应会议,森林防火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预防为主,防灭结合工作思路。
3、自7月以来,我区出现持续高温少雨的极端天气,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9月1日起,我区提前一个月进入秋冬季森林防火重点期,9月10日区人民政府发布禁火令,区委书记盛炜主持召开全区森林防灭火工作会并督查环庐山区域乡镇森林防火工作;9月6日区长潘光、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钱萍督查林区乡镇森林防火工作; 9月15日召开了全区安委会成员会议部署森林防火工作,9月20日召开了全区安全生产调度会,明确要求把防火责任落实到全区山头地块,本着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的原则,加强联络沟通,建立积极应对森林火灾的长效机制。
4、 始终坚持以“林长制”为抓手,三级林长和“五大员”携手共同织密森林“防护网”。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五进”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平台,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森林防火全民参与出动防火宣传车100余次,印发禁火令3000份,《致农民朋友一封信》32000份,《中小学生森林防火须知》10000份,新增防火电子宣传屏1个,新做宣传牌10块,悬挂标语320条,制作防火宣传刀旗20000余面。
5、柴桑区坚持将野外火源管控作为森林防火的关键环节来抓,进入重点防火期后,停止一切野外用火审批,结合省环保部门限定的禁止桔秆焚烧行动,采取超常措施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员野外用火行为的管控,在林区主要路口,各重点林区乡镇、国有林场均设立了临时防火检查站,确保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进山要求要扫防火码。
6、由区林业局和区防火办工作人员分别到全区重点林区乡镇开展督查工作,实地督查各相关责任单位到位到岗情况,是否有森林火险隐患,督导森林防火各项措施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五)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做好生态补偿工作。2022年生态公益林9.03万亩和天然林0.2万亩经第三方调查公司检查验收合格,正在联合财政局审核发放资金,力争在本月底前进行发放;森林抚育任务2500亩经第三方公司检查验收合格,联合区财政局发文,资金已经发放到位。
(六)抓好安全生产为林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森林资源管理股执法大队开展对7家木材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排查每季度1次,目前共开展检查4次,排查发现加工企业灭火器过期、灭火器配备不到位问题、场地粉尘多等问题;野保站负责自然保护地和湿地候鸟安全生产检查,2020-2022年联合鄱阳湖九江站、公安局共同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3次,未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专职护林员日常巡护发现候鸟受伤及时送到鄱阳湖九江站进行救治;林检站负责松材线虫疫木除治安全生产,每年开展普查行动1次,疫木除治检查验收行动1次。产业发展股每年开展油茶加工企业排查行动1次,没有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人秘股定期开展局内部干部职工“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安全驾驶行动。
四、存在困难
1、疫木全面清理难度大。一是疫木焚烧处理不全面,因我区的病枯死松树是由专业除治公司统一来做,疫木处理98%都是以焚烧为主,因焚烧处理方式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弊端,防火管理严谨,责任较大,焚烧只能在雨天进行,焚烧的条件和时间上很受限制,造成焚烧处理难度增大。二是疫木监管难度较大,个别村庄依然存在老百姓偷捡疫木柴,把疫木作为柴火堆放在房前屋后的现象。
2、个别乡镇法律意识淡薄,2022年森林督查现场核实发现,一些乡镇项目未批先建,乡级林长办知道情况但手续没有办好,护林员巡护发现后不让其上报,导致出现违法图斑。
3、受今年极端干旱天气影响,湿地正常生长食物减少,将导致候鸟向农田、藕田等人工生境扩散的现象,加大“人鸟争食”的矛盾,候鸟疫情传播率提升以及“人畜共患病”防控难度加大。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1、积极推动“双重”项目建设。开展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九江市鄱阳湖北部湿地生态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实施(简称“双重”项目),明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地点,推进重点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2、提前规划提升森林质量项目建设。加强对今年受灾林木的清理和采伐限额调查摸底,做好今冬明春造林绿化的整地工作,利用宜林荒山、采伐迹地和松材线虫除治小班,落实山头地块,加强宣传发动,保障完成造林绿化任务和产业发展重点油茶新造任务,推动实施我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
3、稳步推进林长制智慧平台建设。根据省、市林长办部署,将专职护林员规范化管理、林长巡林、林业资源监管纳入平台管理,提升我区林业资源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开展“抓示范、促提升”活动,加强与市级林长联系,推动“林长制法制示范点+人大联系点”建设,提升我区林业资源源头治理的法制化水平。
2022年12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