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政策文件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07-1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4139

九江市柴桑区2025年林长制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 2025-07-10 15:18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为贯彻落实区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柴桑区2025年林长制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决策部署,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林长制工作部署,锚定五大战略,深入推进三大攻坚行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以三改三促为工作抓手,开展打造林长制升级版攻坚行动,持续引领林长制体制机制创新,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充分发挥林长+机制作用积极推进产业园和产业带建设,建设四融一共和美乡村,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中贡献柴桑经验做法!

一、开展打造林长制升级版攻坚行动。持续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及时召开总林长会议,适时发布总林长令,充分发挥林长巡林制度作用,部署开展林长制重点工作。加强柴桑区三级林长助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积极打造岷山乡金盘村林长+林改、岷山乡大塘村林长+古树园、涌泉乡涌泉村林长+森林旅游等林长制主题公园示范点。围绕一变一单一环一码一提升打造林长制升级版,推动林长制工作持续提升,在已建成岷山公益林场南部和新塘乡西部林长制片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港口街镇北部林长制片区服务中心建设,将专职护林员纳入林长制片区服务中心管理,推动专业护林与全民护林相衔接,夯实全社会群防群治基础,利用“5G+AI”技术升级林长制数字管理平台,完善天空地一体化、全天候森林资源监管网络,全面提升林业资源源头监管能力。发挥林长+公安局长+检察长+法院院长闭环监督管理机制作用,构建源头管护、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检察监督和司法审判同向发力的林业生态保护新格局,因地制宜,推进建设柴桑区林长+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

二、全面铺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以办理林业收益权证为林权改革突破口,完善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工作机制,开展林地流转、托管、延包工作,建立健全集体林地股权量化等林业收益权证制度,放活经营权。组建区级林地收储平台,通过托管、入股、合作等流转形式进行集中,推广委托代理等林权收储、流转方式。推进不动产登记系统与林权管理服务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畅通林权登记;全面落实好六不一规范工作,对错登、重登、漏登、四至不清的林权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清理规范,统筹推进历史遗留问题清理规范和林权纠纷排查调解工作。着手建立公益林和天然林区划调整数据库,创新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在岷山乡开展一办一室一窗口"标准化建设办理小额采伐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提高林木采伐审批效能,加快港口街镇林长制片区服务中心林改场景运用全力推动国有林场改革,推进岷山公益林场联农带农,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保持国有林场经营稳定探索建立国有林场经营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激发国有林场自身活力。加强林业基层基础建设,推进环庐山防火林带岷山段项目建设,建设柴桑区环庐山区域完整绿色屏障,旅游风光带。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撬动金融资本服务林业产业发展,加大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增强林业政策性保险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科学提升森林质量。根据省、市部署,推进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柴桑区沿长江区域东湖、赤湖和江洲夹套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2025造林绿化任务拟完成人工造林(更新)1603亩(含油茶300亩),封山育林800亩,退化林修复1400亩,共计3803亩;指导实施1乡村森林公园建设和1百村千树乡村绿化美化项目,积极争取创建江西省乡村古树园1个;完成2025年度国土绿化试点项目建设,打造示范点1个;推进柴桑区沿长江区域东湖、赤湖和江洲夹套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修复湿地30000。提升苗木保障性供应能力,以九江木本油料科创基地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马回岭镇建设万亩苗木产业基地,不断提升苗木供应保障能力。积极申报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推进岷山乡金盘村和岳师街道岳飞文化园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加快天然林与公益林并轨管理,启动实施天然林修复工作

四、强化林业资源保护管理。科学编制我区十五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和林业生态产业园(产业带)建设发展规划。扎实开展林草(林草湿荒保护地)卫片执法、打击破坏林草资源问题、殡葬领域整治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高水平推进港口街镇青栖湖创建省级重要湿地,推进金盘村红色旅游区、狮子洞景区、涌泉洞景区、岳飞文化园景区申报自然保护地项目,建立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根据省、市部署,发布一批一般湿地名录和鄱阳湖湿地禁行区和禁行期,强化湿地保护利用,突破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交易模式,全面完成湿地保有量管控目标。高规格举办第四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柴桑区)活动,加强观鸟季活动和文旅深度融合。开展森林防火平安春季行动力争将我区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加快推进环庐山防火林带岷山乡段项目实施,巩固松材线虫病疫区成果,加强日常监测,建立全区林业灾害预警监测机制。

五、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扎实开展清网护鸟行动,全面清除鸟类等野生动物活动区域内的各类捕鸟网、猎夹、猎套等非法猎捕工具,全方位、全链条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出售、购买、运输、寄递、携带、食用、利用等破坏鸟类等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天网与护农隔离网进行科学区分,分类处置,让清网工作更加精准,更有时效。切实维护野生动物种群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物多样性。

六、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贯彻落实宣传,切实提升管理成效。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依托林长制一长两员队伍,建立健全古树名木日常巡护机制,织密保护网。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推进岷山乡大塘村林长+古树园林长制主题公园建设,打造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利用示范点,探索开展古树名木保险业务,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行为,做实古树名木保护文章。做好古树名木数据年度更新工作,完善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教育,传承古树名木文化,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七、助推林业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根据省、市部署,开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未来收益权抵押贷款业务和林业经营收益权融资贷款业务,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措施,有效支持林业经营主体。提炼和推广岳师街道毛桥生态产业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结合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特点扩大林下经济规模,明确各乡镇主导产业,以基地建设为主,形成一县一品一业差异化发展的林下经济格局,推进狮子街道三益种养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射干万亩种植基地、新合镇金蕾中药材产业园发展林下经济金银花万亩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油茶、竹产业等林业产业,培育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新业态,积极推进油料(油茶)作物攻坚,推进新塘乡九江进发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油茶+茶叶万亩产业园建设。2025年,新增林下经济面积5000亩以上,全林下经济面积不低于10000亩,林业总产值突破4亿元。

广泛开展宣传结合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专题宣传活动,依托基层林长制片区服务分中心、专业护林员队伍开展林改政策宣传。积极推进林长制进校建立港口街镇青头潜鸭科普馆林长制现场教学基地,组织我区林长制工作人员开展教学培训。充分利用中央省级媒体,广泛宣传我林长制工作做法和创新举措,根据省、市部署,对林长制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及时更新林长公示牌和一长两员公示牌,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林长制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