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2-01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1147
柴桑区林业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 2024年工作计划
关联导读:
今年以来,柴桑区林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从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加快森林资源提质增效,林长制、森林防火、湿地候鸟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下经济等方面履行林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担当。现将综合情况汇报如下:
一、林长制工作推进情况
1.林长履职情况。2023年,区总林长签发总林长令2份,区林长办发送巡林提示单16份、督办函5份、问题清单5份,全面落实各级林长对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法定职责,区级林长巡林82次,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问题82个。4月11日,市委书记、市级总林长到柴桑区新合镇、岷山乡、马回岭镇开展巡林工作,督导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防火等工作。4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鸿敏到柴桑区新塘乡、涌泉乡开展巡林工作,督导节假日安全生产和林业产业发展。5月17日,区委书记盛炜到新塘乡、涌泉乡等乡镇开展巡林,督导毁林毁草专项行动并调研林下经济发展情况。7月29日,区委书记盛炜到港口街道东湖观鸟区督导第三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柴桑区活动筹备工作,完善东湖观鸟区功能和基础设施。9月28日,我区重大文旅项目——户外猩球九江野生动物世界举行开园仪式,市政府副市长容长贵出席活动并宣布开园。
2.完善林业资源源头管理。6月26日,召开区总林长会议,审议通过《柴桑区专职护林员队伍整合优化方案》等文件。7月份,我区实施专职护林员队伍整合优化,将103人整合优化为38人。8月25日召开全区监管员和专职护林员培训会,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培训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林业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防治等相关内容,提升“一长两员”源头监管能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整合前我区103名护林员工资由区财政统筹涉林资金解决50%(51.5万元),乡级财政统筹涉林资金解决50%(51.5万元),护林员年工资收入1万元,工资收入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年龄超过60岁占比16%,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33%,导致我区巡护达标率不高。整合后护林员为38人,建档卡贫困户占比21%,在区财政和乡财政配套资金总额不变的前提下,人员年工资收入能达2万元以上,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严格护林员考核管理,实行日、月、季度通报制度,全国“两会”“国庆”等特定时期,开展每天不少于6小时的专项巡护,对连续两个月履职不达标的护林员建议乡镇进行更换,在线巡护率、巡护达标率、有效事件上报率稳定提升。2023年,在线巡护率100%,巡护达标率为96%以上,上报事件918起,经核实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6起。
3.开展《江西省林长制条例》贯彻落实年活动。一是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四项专项行动。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发展存量问题清零、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数量压减、“一长两员”源头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毁林毁草等四项专项行动,我区2022年以前存量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实现清零。全区103名专职护林员整合成38名,提高履职能力,加强对林业变化情况的监管巡护上报,上报事件918起,上级部门下发柴桑区范围内变化图斑762个,上报率达128%,2023年森林督查违法图斑10个,相比2022年13个下降23%。二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根据省、市林业局工作部署,联合区自然资源分局、柴桑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开展了“世界湿地日”“312植树节”“爱鸟周”“公益诉讼”“512减灾日”“522生物多样性”“815生态文明日”“825江西省林长制条例”“116古树名木”等各种主题的宣传活动,实施“三学”“三讲”“三进”行动,发放宣传物料8000余份,挂横幅50余条,投放广告视频5次,广泛宣传林长制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为《江西省林长制条例》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林长制创新做法及成效。实施林长制督查考核激励机制,为2022年度考核优秀的乡镇申报2023年乡村森林公园项目4个,分别是:岷山乡大塘乡村森林公园、涌泉乡涌泉乡村森林公园、新塘乡铜泉乡村森林公园、新塘乡前进乡村森林公园。同时积极申报森林防火项目,加强重点区域瞭望塔建设。帮助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以湿地候鸟保护、森林防火、技术推广等为主题的护林员管理基地。推进建立区、乡、村专职护林员疑似问题台账,护林员日常巡护发现户外猩球项目施工过程存在超范围占用林地问题,及时上报区级林长副区长吴笋协调处理,通过补办林地报批手续,有效减少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情况
1.林地定额指标执行情况。2023年完成林地报批项目12个,报批林地定额指标797亩,主要服务于京港高速铁路九江至南昌段工程项目、九江户外猩球山地探险乐园扩建项目、华能柴桑区新塘光伏发电项目配套升压站项目等重大民生工程项目。临时用地项目6个,报批面积383亩,主要服务于新建京港高速铁路九江至南昌段工程临时用地项目。
2.林木采伐限额指标执行情况。坚持林木采伐限额分配服务林产业发展方针,2023年分配林木采伐限额指标蓄积量35405.8立方米,出材量23964.1立方米。其中,柴桑区2023年度采伐限额指标蓄积量18482立方米,干旱自然灾害不可预见性采伐限额指标蓄积量9912.0立方米。未清理完的受灾林木正在申请不可预见性采伐限额指标4985.9立方米,计划12月31日前清理完成。
3.生态项目资金管理情况。通过中介超市选取第三方公司对我区生态公益林和纳入天保工程的天然林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生态公益林面积9.03万亩和天然林0.2万亩。根据验收报告,正在联合区财政局审核发放生态补偿资金,争取在2023年底发放到位。
4.林权纠纷处理情况。局领导对信访工作非常重视,安排专人协调处理此项工作,2023年处理领导交办和协助区自然资源分局林权纠纷7起,大部分已经全部妥善处理,主要类型为项目拆迁征收林权确权、林木采伐确权等。
5. 安全生产监管情况。森林资源管理股安全生产主要工作是监管木材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加工企业有5家,位于沙城工业园1家、赤湖工业园4家。2023年安全产生按季度进行检查,5家企业有1家在升级改造,全年安全生产检查16次,存在问题主要是未开展应急演练、未使用工业插线板、个别员工没戴安全帽、灭火器过期,检查现场督促立行立改,所有问题都已整改到位。
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情况
1. 松材线虫病和松褐天牛的防治工作。根据去年10月份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结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去冬今春的防治方案,采用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聘请了专业的除治公司进行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树清理工作,在今年3月底已经全部完成所有病枯死松木的除治清理任务。去冬今春全区实际完成除治面积2.27万亩,完成除治松林小班337个,完成病枯死松树清理4.3487万株。其中松材线虫病疫情小班72个,疫情面积5737.8亩,病死松树5623株,疫情主要分布在马回岭镇和岷山乡,较上年度我区疫情发生面积下降了44.5%,病枯死松树下降48.7%,疫情小班个数下降了52.3%,并实现了港口镇和岳师街道(原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乡镇无疫情。今年3月初,在我区的重点景区(中华贤母园、狮子洞景区)、庐山周边重点区域的大胸径松材和国道、高速、铁路沿线的松林释放了50000头花绒寄甲进行综合防治。今年松毛虫发生面共计954.5亩。4月初我区从都昌白僵菌厂购进2000个白僵菌粉炮,分别对虫情较集中的地方进行施放。有效防治虫情的扩散和蔓延。今年油茶病虫害发生面积共计130亩,其中油茶炭疽病发生面积110亩,油茶软腐病20亩。在今年的5至6月,对发生区域喷洒波尔多液进行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
2.检疫工作情况。实施产地检疫苗木面积1.5万亩;苗木2566.5273万株,种子22919公斤。种苗产地检疫率100%。实施检疫木材6621立方米、苗木2566.5273万株,种子22919公斤。对全区调入苗木和木材进行了15次复检,以及城区的加工厂进行复检,未发现检疫对象。
3.林检执法工作。为加强对我区除治的疫木运输流通进行严格监管,防止和杜绝一切疫木流失的可能。在今年3月和6月分别开展了疫木集中清理专项整治“护绿行动”和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专项整治“护松行动”,在全区进行执法巡查,主要针对我区的涉木加工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收购、加工、使用疫木情况和跨区域违规运输疫木等情况进行查处。集中开展对村民房前屋后存放疫木枝桠的清理统一行动,发现村民房前屋后有存放疫木枝桠材的,一律组织收缴集中粉碎和烧毁处理。共开展检疫执法行动9次,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检疫执法检查涉木企业6家。
4.宣传工作。我区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林检执法力度,采取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利用电视台、各网络平台等形式,大力宣传松材线虫病和林业普法知识。其中悬挂宣传横幅10条,发放《致全区广大村民的一封信》和《松材线虫病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共3000余份,利用我区电视台、区微信公众号在春节期间播放和推广《松材线虫病防控科普宣传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培训班2次,利用“5.12”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九江市松材线虫防治条例》。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林业植物检疫执法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保护和打击林业植物检疫违法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野保湿地工作情况
1.扎实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2月2日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和世界极危水鸟“青头潜鸭”保护研讨会为契机,结合“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野生动植物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坚持宣传教育进乡(镇)、进村庄、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户,发放宣传年画、围裙、作业本等宣传品10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二十余处,订立警示牌20余处,在沿湖区乡镇的主干道设立大型保护候鸟保护湿地宣传牌。
2.成功举办江西省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修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致辞精神,凝聚珍爱湿地,促进公众采取行动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湿地,我区成功承办了由江西省林业局、九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2023年中国(江西)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中央媒体、省级媒体都大篇幅的报道此次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为纵深推进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贡献柴桑生态力量。
3.积极申报东湖国际重要湿地。为保护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给青头潜鸭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做靓柴桑东湖青头潜鸭这一生态品牌,2023年我局通过江西省中介服务超市选定专业第三方机构组织材料,通过省市林业主管部门推荐,积极申报柴桑东湖国际重要湿地。
4.加大越冬候鸟等野生动动救助力度。为有效救治我区越冬候鸟等野生动物,我局克服经费、专业的救治场所及专业人员等因素影响,积极与省鄱阳湖国家级湿地保护管理局九江站及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系,对受伤的野生动物进行联合救治,截至目前共救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 10只、短耳鸮8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共20余只。
5.积极争取资金,实施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2023年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资金271万元,用于湖区耕地承包经营权人农作物受损补偿和湖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其中耕地承包经营权人受损补偿资金24万元,补偿标准80元/亩,补偿面积3000亩;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资金237万元;项目管理资金10万元。柴桑区通过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大力宣传造势,不断强化保护;全面统筹兼顾,公正公平公开;确保项目质量,用足用好资金等加强项目管理,有效缓解了人鸟争食的矛盾,使群众从保护湿地爱护候鸟中得到了切实的相关利益,为共建生态文明社会起到了关键作用。
6.积极开展青头潜鸭种群和栖息地监测调查。2023年共申请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资金资金70万元,在东湖区域开展专项调查活动,初步掌握青头潜鸭种类、数量、分布情况,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掌握候鸟动态,保护候鸟资源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依据。
7.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强化社会面管控。一是开展排查清理。组织区公安局森林分局、区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乡镇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湖区、林区,进行全面“拉网式”排查,消除猎捕、毒杀越冬候鸟等野生动物的隐患,有效防范破坏候鸟等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案件发生。二是加强对集贸市场、酒店餐馆等场所进行重点治理,做到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堵住源头,把住流通。确保了湖区、林区治安稳定和越冬候鸟等野生动物栖息安全。
五、森林防火工作情况
1.持之以恒,常态化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不放松。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应急管理局、林业局、公安局和电力公司联合印发了《全区野外火源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实施的通知》,形成工作合力,取得了实际成效。元旦、春节、元宵、清明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或重要时期,区防火办印发了相关文件,召开了相应会议,森林防火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预防为主,防灭结合工作思路。9月底区人民政府发布禁火令,区委书记盛炜主持召开全区森林防灭火工作会并督查环濂溪区域乡镇森林防火工作;9月30日区长潘光督查林区乡镇森林防火工作并召开了全区安委会成员会议部署森林防火工作,10月12日常务副区长钱萍召开了全区安全生产调度会,明确要求把防火责任落实到全区山头地块,本着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的原则,加强联络沟通,建立积极应对森林火灾的长效机制。
2.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浓厚森林防火氛围。始终坚持以“林长制”为抓手,三级林长和“五大员”携手共同织密森林“防护网”。按照我区争创全省森林“平安春季行动”活动实施方案,自10月1日进入重点防火期后,全区区级林长、乡级林长、村级林长靠前指挥,靠前督导。森林资源监管员和38名专职护林员、477名巡山员、20名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和300名半专业扑火队员靠前宣传,靠前巡护。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五进”活动。进林区。实行进山入林扫防火码制度。进社区。宣传播放《森林防火条例》和森林防火政策以及安全用火知识。进学校。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课,鼓励师生当好宣传员,并提醒同学们一旦发现火情要迅速报警。进农村。每天派宣传车到各村流动播放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及森林防火知识音频,做到林区森林防火宣传“零死角”。进农户。深入到林区农户家中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宣传教育,将防火安全知识送进了百姓家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平台,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森林防火全民参与,出动防火宣传车100余次,印发禁火令3000份,《致农民朋友一封信》22000份,《中小学生森林防火须知》10000份,新增防火电子宣传屏1个,新做宣传牌10块,悬挂标语320条,制作防火宣传刀旗10000余面。10月1日发布柴桑区人民政府防火禁令及森林防火宣传公益视频,乡镇积极响应开展宣传活动,大力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氛围,真正把火源拒之林外,切实从源头上消除森林火灾隐患,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
3.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柴桑区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 “禁、早、准、净、安、明”六字诀要求,一是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林区乡镇干部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身先士卒下到村、组,深入森林防火的第一线检查指导森林防灭火工作。二是“防火码”巧配语音提示器。三是巡山护林人员统一标识。柴桑区38名专职护林员统一做到手持扩音器,身穿黄色巡山护林服,臂戴红袖章,肩扛二号工具在责任区内不间断巡护。
4.严格管理,野外火源管控措施得力。坚持将野外火源管控作为森林防火的关键环节来抓,10月进入重点防火期后,停止一切野外用火审批,结合省环保部门限定的禁止秸秆焚烧行动,采取超常措施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在傍晚等时段,各林区村护林防火员加强在重点地段、重点山头巡查,对智障人员、留守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一对一落实了监护措施。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员野外用火行为的管控,在林区主要路口,各重点林区乡镇、国有林场均设立了临时防火检查站,确保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进山要求要扫防火码。
5.严格督导,认真组织开展森林防火督查。由区林业局和区防火办工作人员分别到全区重点林区乡镇开展督查工作,实地督查各相关责任单位到位到岗情况,是否有森林火险隐患,督导森林防火各项措施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六、营造林工作情况
1. 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3207.7亩。其中高产油茶项目19500亩。完成退化林修复面积7689.9亩,占省下达计划面积7500亩的102%,其中完成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和提升面积980.7亩。完成林下经济面积921.9亩,其中木本森林药材116.9亩,草本森林药材805亩。我区经济林发展趋势良好,今年新造杨梅、赣南脐橙、桃树、柿子等高品质经济林面积251.7亩。
2. 申请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重点区域古树名木日常养护补助、重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古树主题公园建设等。加强对损害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的日常巡查,发现违法及时查处。
3.按照“6+1”的要求,申报了岷山乡大塘村、涌泉乡涌泉洞村等4个森林公园。
4.为加快我区乡村绿化美化步伐,增加乡村绿化总量,提升乡村绿化品质,改善提升村容村貌,对有较大绿化空间和潜力、群众积极性高、能够落实项目建设要求的自然村进行摸底,推荐新塘乡紫荆村吴家自然村等4个自然村为我区“百村千树”乡村绿化美化项目建设单位。
七、存在困难
1.专职护林员源头监管能力需要加强。中秋期间有4名专职护林员巡护不达标,三季度发生1起违法占用林刑事案件,整合优化后专职护林员管护范围扩大,对本村以外责任区域巡护监管不到位。
2.林业技术力量不足。全区14个乡镇(除岷山公益林场外)都没有林业专业职称的技术人员,林业资源的源头保护管理水平需要提高。
八、2024年工作计划
1.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一是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联合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和金融机构建立林权流转收储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二是加强与省、市林业局上级部门工作衔接,引进区域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基地+林农”发展模式,各乡镇科学利用林业资源,进行差异化发展,打造乡镇林产业特色品牌,如马回岭镇发展苗木产业品牌、狮子和新塘乡发展油茶产业品牌、新合镇发展中药材品牌、涌泉乡发展林果产业品牌,逐步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
2.压实责任,落实林业资源保护。加强对乡镇监管员、护林员业务培训,提高乡镇监管员对护林员监管质量,对森林资源发生变化的情况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与公安局、法院、检察院进行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加大打击力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涉林案件到乡镇宣判,让乡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都了解违法的代价,进一步树立保护优先的意识。
3.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今冬明春防治方案。今年9月初,柴桑区采用无人机巡查和人工踏查的方式,结合国家松材线虫病疫情监管平台进行秋季普查工作,9月底秋季普查的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根据今年的秋季普查结果,我区只发现了少量的病枯死松树。下一步结合我区今年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今冬明春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4.实施三年(2023-2025)松材线虫病绩效承包防治措施。今年我区疫木除治任务相对较轻,从今年开始计划实施三年(2023-2025)松材线虫病防治绩效承包。主要采取集中清理结合日常清理(即死即清)的方式开展疫木清理工作,我区今年秋季普查工作开展较早,虽然秋普只发现了少量的枯死松树,但是后期还会有数量增加,所以我区将重点加强疫情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严格按照国家林草局新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要求,保证除治质量,坚决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好今冬明春疫木除治工作。进一步巩固我区防控成效,确保我区2024年继续实现全区无疫情。
5.加强检疫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林检执法,强化疫木监管,成立由区林业局、区公安局森林分局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调运、生产经营加工疫木及其制品的行为,严禁发生跨省违法调运事件。
6.做好其它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和检疫防治工作。加强明年其它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工作,完成好每月监测报表并及时上报。准确掌握其它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并做好相关防治工作。同时认真做好2024年度的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
8.继续做好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提升全民保护意识。继续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申报和组织实施工作,让更多的湖区群众享受在湿地保护中获得的利益。继续加强同各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湿地和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
9.继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力度,让防火知识入脑入心。做好森林防火督查工作,确保包村单位、巡山员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发现问题的及时梳理汇总并提交上报,进行积极整改。
10. 全面完成今年油茶种植和造林绿化任务,这既是市局给我区下达的工作任务,也是我区区委书记给我们提出的工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与区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进一步对接,包装油茶种植项目,把乡村振兴资金落细落实。 与区农垦集团深度商讨,进一步细化建设方案和项目选址,打造完成油茶收储加工车间。加强汇报协调,全力促成木本油料种业中心基地落户。督促指导做好高质量油茶示范基地、良种育苗基地、升级油茶小作坊等项目的申报准备工作,争取项目申报成功。帮助指导进发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油茶加工厂。大力推动乡村森林公园、“百村千树”美化绿化、中药材、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建设。全方位为江西仙客来、九江金蕾中药材合作社等林下经济政策信息、技术服务、战略合作和市场推广,多项举措相互融合,不仅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空间,也进一步推动了林业产业的蓬勃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