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议案提案办理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2-12-14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2-03288
关于九江市柴桑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提案 第44号的答复
关联导读:
分类:(A2)
柴民案字(2022)第1号
关于九江市柴桑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提案
第44号的答复
朱巨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更改“一中路”“三中路”命名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地名命名更名工作是地名管理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全面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实现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关键。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江西省地名管理办法》和《江西省地名命名更名及使用标准化建设规范》等文件都有相关规定。
近几年来,我县城区新修道路都是严格执行更(命)名的规范原则,并从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出发,遵循尽可能的采用当地的老地名和历史人文,结合地理位置和地块的功能分区的原则,由建设单位提出更(命)名申请,区地名办接到申请后,经过实地察看、专家座谈等形式,最后形成意见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形成正式地名更(命)名通告,并做好标识牌。
您提出的“目前我区第一中学和第三中学分别搬到现址15年了,原三中校区早已建成商品房,原一中校区已整体移交三中,但由于历史原因,现三中门前道路仍然为‘一中路’,原三中及菜场边道路仍然为‘三中路’。这两条道路的名称不符合现状,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便。建议: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面向全区居民征询道路命名意见及建议,重新命名以提升城市形象、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建议可将现‘一中路’更改为‘三中路’,将现‘三中路’更改为‘通河路’或‘市场路’。”,这个问题近年也有居民提出过,当时地名办在对道路更(命)名时也再三考虑过,如果更名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诸如此路段居民门牌号码的重新制作和常住户对老地名的依赖等多种情况不便等,原学校不在了,老地名延用至今,已成为当地居民记忆的习惯。同时,在地名更(命)名过程时,也应按规定尊重当地习惯和传承地名文化并广泛征用有关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区地名办高度重视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已于2022年5月27日组织召开了宣传学习《地名管理条例》和城区道路命名、更名座谈会,邀请了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和相关职能部分熟悉业务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参加座谈。我们将座谈会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汇总,依法依规逐级上报,最后由政府进行对外公告。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希望您一如既往地继续关注、关心我区区划地名工作,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九江市柴桑区民政局
2022年6月16日
签发领导:杨斌
联系人及电话:黄支沐 13979207236
抄报:区政协提案委,区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