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议案提案办理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04-27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03998
对九江市柴桑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第09号建议的答复
关联导读:
对九江市柴桑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第09号建议的答复
袁美、周慧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是加强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全社会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我区在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特别是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建立工作机制,充实基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力量
为进一步加强对未年成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我区成立并实时调整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在乡镇设立儿童督导员、村(社区)设立儿童主任,以推动未成年人关爱工作的落实。每年不定期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规范了工作程序,提升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爱能力和水平。
二、实施部门联动,构建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网络体系
通过加强资源整合、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充分发挥教育、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优势,积极构建儿童关爱网络体系。学校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对留守儿童开展家访和人文关怀。妇联积极把儿童关爱活动融入“妇女之家”,并在“妇女之家”的基础上组建“儿童之家”,以便更好地为留守儿童开展服务。关工委通过组织“五老”积极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同留守儿童家庭结对帮扶;民政部门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对留守儿童家庭实行兜底保障,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法院、检察院通过设立“少年法庭”、“青少年维权岗”,来依法打击侵害儿童权益的行为,切实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教育、综治等部门利用重点时段通过对校园周边的安全进行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截止目前,我区已初步建立了以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监护网络、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以村居社区为主体的关爱网络体系,为全力呵护留守儿童提供亲情帮助。
三、开展心理教育,不断增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意识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引导、干预、纠正及预防广大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多层面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团体辅导、主题活动等教育形式,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对有心理危机的留守儿童,通过建立危机干预机制,遵循心理发展和教育规律,阶段性向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帮助,以不断促进留守儿童心理、格积极健康发展。
四、搭建服务平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
为了缓解关爱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我区通过实施市救助站购买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浔暖益童”项目,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充分利用儿童家园、校园等平台为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活动。通过对留守儿童家庭开展电话走访、心理疏导、送温暖等细致的服务,使这些群体常年关爱不断。同时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留守儿童开展个案服务,积极动员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同他们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使他们更好的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袁美、周慧等代表感谢您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关心,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好的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