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议案提案办理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01-08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0269

对九江市柴桑区第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1-08 15:29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对九江市柴桑区第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9号建议的答复

段光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精神障碍人群进行动态摸排监测和管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严重精神障碍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痛苦,对社会也带来严重影响,失管漏管严重精神障碍人员肇事肇祸的风险较大,像是“定时炸弹”随时都会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为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监测和管理,避免肇事肇祸发生,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区民政局会同区卫健委按照“全面摸排、重点管控”原则,组织全区各乡镇有序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理工作,加强对有肇事肇祸倾向患者的管控,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全及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精准部署,全面摸排。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卫生院精防人员组织乡村医生逐户上门走访摸排,将各类症状的精神障碍人群全部纳入视线,全面筛查,确保不漏一人,截至9月1日,组织14 个乡镇卫生院159名工作人员覆盖全区116个村进行摸排,排查出全区严重精神障碍在册患者1300余人,从未住院人数800余人、曾经住院人数500余人、持续0级人数1000余人、三级以上精神患者30余人,规范管理人数1300余人、规范管理率99.71%、面访人数1000余人、面访率 98.93%,目前正在住院1000余人、稳定率99.70%,有肇事肇祸近百人。

    二是动态监测,分类管理。对排查发现的严重精神障碍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严重精神障碍病人,全面采集信息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分级分类管理,逐人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通过上门家访、电话随访门诊诊疗等形式,建立动态监测和管理工作机制,定期评估患病程度,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和治疗方案,督促家属和引导本人配合用药治疗,及时将情况通报包保责任人,做好管控同时进一步做好与卫健、公安等部门进数据信息共享,防止发生肇事肇祸案事件。对于有肇事肇祸倾向行为的患者,向辖区公安报备进行监管,并积极动员其监护人配合入院治疗此外,对确诊的如癫痫、抑郁症、智力障碍和躁狂症等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乡村医生动员其家人尽早到医院就诊进行规范治疗。

    三是加强宣传,强化服务。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在辖区范围内大力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对已经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重点培养乡村医生及信息上报专职人员,以提高乡村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加快推动精神障碍康复社区服务机构建设,运用精神医学、康复治疗、社会心理等专业技术和方法,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与参与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和融入社会。

    虽然我们在严重精神障碍人群动态摸排监测和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防控队伍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乡村医生工作的主能动性不高,这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病人的发现率,也严重制约了整体的精神病防治工作。二是精神障碍人员配合度不高。在清查过程中,有的精神障碍患者不配合见面诊断工作,反感工作人员到家走访,只能通过侧面了解其情况,做出诊断预估,三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率、体检率偏低。

    下一步区民政局继续会同区卫健委加强摸排管理工作,按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切实做好本辖区患者的流转、建档、居家管理、面访、体检、服药等管理,确保不漏管不失管。定期组织精管人员联合村医、村干部、派出所定期走访,建立走访台账和监护人管理记录台账,随时关注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尤其是有肇事倾向的精神障碍患者,加强和精神患者家庭的关注和沟通,稳定精神障碍患者的情绪,确保精神障碍患者不发生危害,

    段光志代表,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好的建议。

    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