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政策解读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2-11-28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2-04098

【文字解读】《九江市柴桑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发布日期: 2022-11-28 16:20 来源:中共九江市柴桑区委农办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一、准确理解“方案”的出台背景和现实意义

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管理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社会大局稳定。这项工作,中央、省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高频调度,体现了极强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来看:

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通过改革探索和规范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农民住房用地保障新机制和宅基地规范管理新秩序,盘活农村“沉睡”资源,释放农村土地价值,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权益作为宅基地改革和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3月,胡春华副总理来江西调研时要求我省统筹考虑省、市、县(区)不同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用三年时间大力推广“江西经验”,为全国创造先进经验。省委、省政府把“宅改”试点和规范管理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成立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易炼红书记、叶建春省长多次深入各地调研推动,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门研究部署,并于今年3月正式印发《江西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行动方(2022-2024 )》,展现了超常规的组织领导和动员力度。

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工作,分别召开政府常委会专题研究,成立了柴桑区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区)要主动担当、积极探索。围绕“四基础、一完善、一健全”开展基础工作夯实区工作;为了更好顺应中央、省、市农村宅基地改革部署要求,更好指导改革和管理工作,打造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江西样板”贡献柴桑力量,结合我区实际,已制定了《九江市柴桑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行动方案(2022-2024 )》。

这个《方案》,是全区“宅改”的行动指南和操作手册,值得深入学习、研究、部署,抓好贯彻落实。

二、牢牢把握“方案”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

《方案》的制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既把准了政策导向,较好贯彻了上级方案要求;在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上,进行了全面的明确和部署。

关于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方案明确了“到 2024 年底三年总体工作目标。全区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基本摸清,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宅基地监管制度机制、管理机构队伍、区、乡综合执法体系基本健全,宅基地规范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建立依法取得、节约利用、权属清晰、权能完整、盘活使用、管理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基础工作夯实区按“准备部署、先行先试、分批实施、总结提高、考核评估”五个阶段稳慎推开。

同时,对于我们“三类区”针对工作侧重和重点内容,明确了“42”的具体举措。宅基地审批监管机制建设和4项基础工作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扎实,具备条件的,也可以继续往前推,开展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以上是对《方案》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总的来看,目标制定科学,工作举措务实,部门责任明确,保障要求到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便于各地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操作落实。

三、全面抓好“方案”的贯彻执行和落实落地

夯实基础,吃透政策,保障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稳妥有序

要吃准吃透国家和省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规范管理政策要求,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的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重点是全力抓好基础性工程,动员柴桑“宅改”工作创特色、争一流。

一是摸清基础底数。全区大大小小村庄数是多少,农民宅基地和房屋房面积多大、位置在哪等信息不清楚、不准确,怎么开展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工作。所以说,全面、准确摸清农村宅基地的底数,是做好宅基地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各地要在充分共享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技术规程,运用遥感、航测等信息化手段,全面摸清农村宅基地数量、布局、权属、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掌握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同时建立健全包含宅基地权属、审批、使用、流转等信息在内的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完善。基础信息各项工作要在20247月份全面完成,要积极探索宅基地规范管理智慧平台建设,推动宅基地信息化管理,这也是发展的大方向。

二是编好村庄规划。叶建春省长多次提到,余江宅改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规划先行,高质量编制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利用有效资源,让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参加“宅改”。要因地制宜编规划,根据不同村庄发展的长远趋势,按需有序保质保量做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尚未规划的地方要按照新的空间规划要求尽快完成好规划,已经编制规划的地方要根据建设发展需求适时进行修编。要统筹结合编规划,编制村庄规划要根据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和特色要求,与乡村游、民宿、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产业的引进、业态的引进,包括盘活闲置房等结合起来,按照“优化空间布局、美化人居环境、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科学制定好规划。要把特色做出来,不要急急忙忙出台不可操作、不符合实际的规划。

三是做实规范管理。要加快健全“区级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宅基地管理机制,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监管机制,建立起系统规范、科学全面的宅基地管理制度体系。要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坚持“一户一宅、建新必须拆旧、批新必须退旧”原则,坚持“村级初审、乡镇审批、区级备案”程序,乡镇要切实履行宅基地审批主责,严把申请资格关、审核批准关,严格落实“三到场一公示”制度;将审批事项纳入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制定完善具体实施办法和办事指南,做到一站通办,方便群众办事;建立健全审批台账报送制度,及时逐级上报备案。要健全宅基地监管机制,各地要尽快完善农户资格权认定及分户界定相关制度,整合区、乡资源,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配齐村级协管力量,网络化动员日常巡查检查,实现宅基地和农房建设全过程监管。


解读单位:中共九江市柴桑区委农办

解读人:胡林森(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电话咨询:0792-681213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