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办事服务指南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2-12-1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2-03091
乡村振兴相关政策问答
关联导读: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什么?
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2.五大振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是指: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说的“乡村”范围是指哪些?
答:按照《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释义,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民族乡、镇)、村(含行政村、自然村)等。
4.省定“十四五”重点帮扶村有哪些支持政策?
“十四五”期间,对选定的1841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将从资金投入、项目布局、金融保险、土地政策、社会力量五个方面进行大力支持,确保每年投入重点帮扶村衔接资金达到100万元以上。
5.省定“十四五”重点帮扶村有哪些重点工作?
重点帮扶村主要有“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切实强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等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6.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包括哪几类?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下简称“监测对象”)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
7.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概念分别是什么?
答:脱贫不稳定户是指人均纯收入在当地防止返贫监测范围内,且受各种原因影响存在返贫风险,被纳入监测帮扶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是指人均纯收入在当地防止返贫监测范围内,且受各种原因影响存在致贫风险,被纳入监测帮扶的一般农户。因病因灾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以下简称“突发严重困难户”),是指虽然人均纯收入超出当地监测范围,但受突发事件等各类因素影响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并存在返贫致贫风险,被纳入监测帮扶的农户。这类群体可以是脱贫户,也可以是一般农户。
8.易返贫致贫人口与监测对象的区别是什么?
答:易返贫致贫人口与监测对象是同一个概念。
9.对监测对象应该如何帮扶?
答:纳入监测的对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帮扶措施要防止政策大包大揽,管用够用就行,不能养懒汉。对风险单一的,可实施单项帮扶措施,防止陷人福利陷阱;对复合型风险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促进稳定增收;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好兜底保障;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
10.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有什么政策?
符合入园年龄的脱贫户家庭幼儿在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公办、公办性质及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按每人每年1500元标准发放学前教育资助金。其他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按各地标准执行。
11.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什么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行免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生活补助,其中,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特教增加200元;非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每人每年500元、初中每人每年625元。
12.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有什么政策?
(1)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对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平均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分为1500元、2000元、2500元三档。(2)普通高中免学费:对在公办普通高中就读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学费标准免除学费;对在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按照当地公办普通高中免学费标准执行,高出部分,可以向学生收取。(3)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对当年考取普通高校的江西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每人5000元标准发放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
13.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有什么政策?
(1)中职国家助学金:对在教育部门管理的中职学校就读的全日制一、二年级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2)中职免学费:对在教育部门管理的公办中职学校就读的全日制一、二、三年级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对在教育部门管理的民办中职学校就读的按照当地公办中职免学费标准执行,高出部分,可以向学生收取。
14.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普通高校就读有什么政策?
(1)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对在高校就读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按照平均每人每年33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分为2200元、3300元、4400元三档。(2)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对在高校就读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研究生,按照硕士每人每年6000元、博士每人每年13000元标准发放研究生国家助学金。(3)生源地贷款:对当年录取和在高校就读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按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12000元额度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该项目遵照自愿原则)。
15.“雨露计划”培训对象是哪些人群?
答:农村脱贫户和需要实施教育帮扶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子女就读中、高等职业教育(技工院校)的学生。
16.“雨露计划”培训补助年限是如何确定的?
答:就读中、高职业院校的在校脱贫户和需要纳入教育帮扶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子女,均可享受雨露计划培训补助,补助年限为3年(指学年,1学年含秋季和春季2个学期下同)。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补助3年或5年;中职毕业后(获得毕业证书),继续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在享受中职补助政策的基础上,继续享受高职的相关补助政策。
17.“雨露计划”培训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雨露计划中、高职业教育的培训补助标准均为每人每学年3000元(每学期1500元)。严格在国家比对信息发布后2个月内完成学生信息核实和补助发放工作。
1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什么政策?
答:从2022年起,执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保不再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设置倾斜政策,对稳定脱贫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费,财政不再资助,恢复基本医保公平普惠功能。报销比例为:一级医院可报销政策范围内费用的90%;二级医院可报80%;三级医院可报60%。年度封顶线10万元。财政资助购买医疗保险仅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四类群体予以资助。
19.危房改造的对象有哪些?
答:危房改造对象包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和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等六类对象。
20.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分别是多少?
答:我省2021年度农村低收入人群分类补助标准如下:新建房屋的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补助资金不低于22万元,农村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每户补助不低于2万元;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具有残疾人身份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户可在上述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按不低于2000元标准增加安排补助资金。维修加固房屋的,每户补助不低于5000元。
21.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有哪些?具体标准是什么?
答:依据国家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18-2018)》,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4项,4项指标全部达标才能评价为安全,4项指标中全部达标或基本达标以上才能评价为基本安全,只要有1项未达标或未基本达标,就不能评价为安全或基本安全。具体标准为:在水量方面,人均每天达到60升以上为达标,35升至60升为基本达标。在水质方面,万人以上和万人以下集中供水水质检测结果分别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和宽限规定为达标;分散供水可采用“望、闻、问、尝”简便方法进行现场评价,饮用水中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可评价为基本达标,也可进行水质检测,结果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农村供水水质宽限规定为达标。在用水方便程度方面,供水管已进入用水户宅基地范围或院内的为达标;供水管未进入的,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400米、垂直距离不超过40米为达标,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800米、垂直距离不超过80米为基本达标。在供水保证率方面,一年中实际供水量不符合标准的天数在18天以内为达标,36天以内为基本达标。
22.是不是必须供水入户?怎样才算供水入户?
答:不是必须供水入户,未入户用水户到集中供水点等取水,只要人力取水往返时间或取水距离符合规定都可视为用水方便程度达标。
如果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供水管网已经进入农户小区、院子或已经铺设到院子门口附近,具备了入户条件,但农户因为自己有压水井、认为开户要钱、用水收费等个人意愿而没有开户通水,视为入户。
23.农村低保、五保保障标准是多少?
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到400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780元;农村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员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到1080元。
24.残疾人“两项”补贴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是多少?
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为:农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70元;凡我区户籍且持有残疾人证的下肢残疾人,提供购买符合国家标准(GB12995-2006)机动轮椅车相关凭证,即可申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每年260元。
25.就业帮扶“二扩二贷十补贴”内容是什么?
“二扩”:将就业帮扶对象扩大到所有脱贫劳动力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农村低收入人口;扩大脱贫劳动力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范畴,将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纳入就业补助资金补贴范围,同等享受相关扶持政策;“二贷”:对有贷款需求的就业帮扶车间和自主创业人员,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和“小额信贷”扶持;“十补贴”:实行社保、公益性岗位、交通、求职、创业、培训和鉴定、见习补贴,生活费、就业创业服务、就业帮扶车间等十项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帮扶对象,引导各类人员返乡创业,带动更多帮扶对象就业。
26.就业帮扶对象在就业帮扶方面有哪些政策补助?
主要有以下政策补贴:
(1)交通补贴:2021年开始,省外务工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交通补贴可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中安排,每人每年补贴500元。省内县外脱贫人口的务工补贴每人每年300元。
(2)一次性求职补贴:对在毕业学年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1000元;对参加就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的就业帮扶对象,给予每人5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
(3)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农村脱贫劳动力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初次创办企业且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可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4)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脱贫劳动力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的具体标准按国家和省规定的鉴定收费标准的70%给予补助,但最低不少于220元/人。对纳入当地政府重点产业中的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指导目录的,按国家和省规定的鉴定收费标准的90%给予补助。
(5)职业培训补贴: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的脱贫劳动力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给予个人或培训主体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培训工种、技术等级、培训时间、培训项目等内容在300元-6000元/人范围确定的基础上上浮10%。
(6)生活费补贴:脱贫劳动力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参加职业培训的,培训期间享受生活费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30元,最长不超过6个月。
(7)以工代训职业培训补贴:①企业录用脱贫劳动力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签订6个月及以上劳动合同,由企业通过在岗实践提升技能开展以工代训的,在同一家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时间每满1个月,给予企业300元/人/月职业培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②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认定的帮扶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录用脱贫劳动力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签订6个月及以上劳动合同,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在岗实践提升技能开展以工代训的,在同一家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时间每满1个月,给予各类生产经营主体300元/人/月职业培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③参保企业录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由参保企业通过组织在岗实践提升技能开展以工代训的,在同一家参保企业连续工作时间每满1个月,给予参保企业600元/人/月职业培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
(8)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认定的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或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业,且累计工作3个月以上的,按照每吸纳1人,在其就业年度内按年给予1000元的补贴。工业园区企业每吸纳1名脱贫劳动力或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按年给予1000元补贴。
27.“六进”活动是什么?
帮扶产品定向直供直销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食堂和社区、交易市场等简称“六进”活动。
28.哪类人群可申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
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以户为单位发放贷款。
29.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款额度、期限分别是多少?
原则上5万元(含)以下,贷款期限为3年期(含)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