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07-26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11521

人社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 2023-07-26 15:50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我局今年以来前期及下步工作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工作亮点及特色

就业创业接续发力,六稳指标实现过半。截至目前截至目前,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779人,完成任务数2850人的62.4%;新增失业人员再就业649人,完成任务数1000人的64.9%;新增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70人,完成任务数200人的135%;城镇登记失业率3.8%;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11元(其中发放个体工商户创业担保贷款7111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1200万元),完成发放任务数1.8亿元的46.2%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为3719人,完成比例达106%全区共安置公益性岗位815安置脱贫公益性岗位277人;未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只有3人;城镇困难人员就业人数为206人,完成比例达92%;退捕渔民转产安置人数为81人,完成比例达100%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37次,参与企业数88家,提供就业岗位1600多个,达成意向500多人。

社保体系持续健全,民生任务得到普惠。全民参保计划深入实施,做到精准扩面、应保尽保。退捕渔民、被征地农民、农村贫困人员、城镇脱贫解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员、低保人员的参保代缴工作持续推进,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截至6月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15900万元、支出22728万元;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5037万元、支出基金10059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征收2368万元、支出基金5470万元;工伤保险费征收236万元、支出基金64.59万元。

劳动监察推陈出新,劳资关系日益和谐。开展本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自查,实地核查了好味来食品、江西融溢设备制造8个在建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目前共接收31企业(单位)使用保函、保险替代缴存保障金,为企业减负831.73万元;返还28家企业(单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306.78万元,并同步返还了利息。采取上门巡查、专项检查和举报专查相结合的方法,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今年以来主动监察用人单位31家,涉及劳动者人数2664接待劳动者来访咨询共147批次,回复各类涉劳信访件75成功处理劳动者投诉72件,帮助728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1435.19万元,协调处理60件,帮助760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1033.67万元,较好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人才培育力度增强,人才聚集效应显现。用好用活《九江人才新政20条》、《关于实施“才来柴旺”行动的若干举措(试行)》,积极兑现高校毕业生优惠政策,提高人才留赣留浔的积极性。城门山铜矿已引进四名双一流本科生、四名硕士生,慧明电子公司引进两名双一流本科生,中心按有关文件精神及时拨付9万元人才生活补贴已有7家企业开展了岗前培训,共培训563人,已有2家企业递交了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开班报告,涉及岗前培训239人、企业技能提升培训117人,就业技能培训60人,创业培训147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是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创业就业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及时采集和发布人力供求信息,促进信息共享,切实解决创业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创业就业协调机制,加强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明确各级各部门推进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目标任务,加大创业就业工作调度督查力度。认真抓好人力资源产业园管理和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职教运转模式,努力构建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以社会办学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大框架,着力打造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二是深化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加强欠薪源头治理,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社保参保缴费、劳动用工等重点领域监察执法,推进建设单位人工费分账拨付和施工单位通过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工作。

三是加快重点项目推进服务。积极对接九江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加强后续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用地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就业和再就业的形势仍然严峻。供求双方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再就业资金缺口较大,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

二是根治欠薪、保障农民工工资难度大。在乡村振兴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畜牧养殖、土地租赁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主管单位与劳动监察部门联动较少,根治欠薪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发挥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中经常陷入被动局面。在办理欠薪案件过程中与公安机关配合不够紧密,部分案件调查不够深入,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款性质多样化、监管难度大、维稳压力升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实施“双创”引领带动,坚持就业优先发展

一是加大就业创业宣传。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各类宣传资源和媒介平台加大政策宣传,特别是加强惠企政策的宣传推介,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通过评选表彰青年创业典型人物,充分发挥典型模范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加强就业领域舆情风险防控,防范就业歧视。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水平。做好工业园区服务对接工作,及时全面掌握工业园区企业缺工人数及工种、工资待遇、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情况,分析缺工原因和用工规律,研究解决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问题。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扎实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继续按需分类做好脱贫人口、退捕渔民等群体的培训工作。 加强职业培训补贴管理,开展培训补贴标准评估,加快培训补贴落实,优化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和方向。四是强化创业就业带动。完善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现贷款质量稳步提高。探索创业担保贷款多元的信用担保方式, 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解决劳动者创业过程中融资难、税负重、门槛高等问题,使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成为巨大的“就业容纳器”。加大创业资金支持,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和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平台建设,促进产业资源、创业资本、高端人才等创业创新要素和各类服务向创业平台聚集。

(二)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

一是落实政策,扩面参保。通过严格执行征缴政策、完善征缴工作措施、健全征缴信息系统、加强征缴协作配合、加强社会保险政策宣传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社保基金征缴率。二是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对社保费政策的宣传力度,以增强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意识,扩大社会参保覆盖面,持续采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开展宣传活动,用直观生动事实提高社会保险的信誉度,增强职工参保缴费的自觉性。三是加大基金监管力度。严格企业职工退休审批管理,持续规范养老生活补助工作。开展社保基金现场监督检查、失业保险内控检查、养老保险待遇核查、工伤保险经办专项检查,建立举报奖励机制,严厉查处欺诈骗保案件。

(三)创新工作思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一是积极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组织好报名、考试、面试、体检、录用等各个环节工作,为基层输入更多的优质人才。二是落实好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政策。按照省、市关于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的有关政策,积极推荐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尤其是涉及农、林、水方面的基层人才。三是保障好基层人员工资待遇。依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按标准发放边远山区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充分保障好基层人员工资待遇。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好法制环境

一是加强企业劳动用工和依法依规经营指导,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规范企业经营性裁员和劳务派遣,做好劳动关系形势监测分析,完善劳动关系风险隐患预警报告制度。二是加强根治欠薪源头治理,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三是继续抓好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通过扩大劳动监察网络,充实劳动监察力量,摸清企业基本情况,有效监督用人单位用工情况。四是加大与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的司法衔接配合工作,提高欠薪案件结案率。五是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加强劳动监察员业务培训,提升劳动监察执法能力。强化全体工作人员服务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公开服务内容,热心接待办事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六是加大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基层调解工作力度,加强调裁衔接、裁审衔接。继续实施“护薪”行动,做好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处理工作。



      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