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2-02-09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2-32706
九江市柴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工作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关联导读: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共同为打造“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为目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有效营造公平、有序、稳定的市场环境,为“六稳”“六保”发展大局贡献市场监管力量,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打造便捷优质营商环境。一是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告知承诺制。自2021年8月1日起,市场主体办理设立或住所变更,取消证明材料,采取承诺制。目前通过住所登记承诺,新设立市场主体累计699户。二是实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全区通办。改变了个体工商户只能在属地申请、受理、审批的传统模式,让群众办事“距离最近,时间最短,成本最低”。三是为企业免费新刻一枚发票专用章。由原来免费刻章三枚(公章、财务章、法人章)变为四枚,截止到12月共发放免费刻章劵 1871 份,为企业节省 49.66 万元。四是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联合司法局、工商联、赤湖工业园企业商会,成立“九江市柴桑区赤湖工业园区律师咨询服务站”,指派局公职律师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累计提供咨询服务31次。五是助企融资,搭建政银企“连心桥”,服务企业专利质押融资500万元,商标质押融资2000万元。
2.市场准入更加便捷透明。一是企业开办再次提质增速。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压缩至2个环节1天内办结。企业登记1小时内核准,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员工参保登记、公积金开户登记等工作在0.5日内办结。二是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梳理区级“证照分离”改革清单78项,取消审批10项,审批改备案5项,新增告知承诺12项,优化审批服务51项,出台了证照分离实施方案,召开了牵头改革部署会。三是推进“一照含证”登记改革。实现了食品、小餐饮小食杂、小作坊登记业务提交材料一次录入、及时互认、同步流转并联审批,自上线以来共发放了“一照含证”营业执照447张。四是加快推动电子证照、章、票的应用。企业注册登记全程不见面,真正做到“一次不跑”,“企业变更、注销均可通过电子营业执照扫码签章,实现无纸化办理。2021年度新设立企业2034家,办理企业变更1609家,企业注销568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40家,药品经营许可事项17件,医疗器械行政审批事项40件,特种设备经营许可证56家。
3.加大知识产权培育保护。一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率先成立我区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联盟内企业 31 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4件。二是加大地理商标标志培育。以我区检测检验中心名义申报“新合豆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正在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阶段。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理念培育。通过开展专利导航专题巡讲,邀请法官专家讲授知识产权保护、商标侵权案例,现场答疑,知识产权宣传周、惠企政策进园区等活动形式大力倡导知识产权理念。四是认真做好企业专利资助申报。成功申报仙客来、博美莱、智胜科技、英特科胜等4家企业为九江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4.加快推进质量强区战略。一是开展质量提升工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抽查52家企业105批次产品,合格104 批次,合格率 99.1%,较去年上升1.1个百分点。二是大力推进名牌战略。今年组织10家规模以上有行业竞争力企业申报江西名牌产品,其中7家企业获评“江西名牌产品”称号。三是规范企业认证认可行为。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68 家,通过食品安全认证8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7家、强制性产品认证10家。四是落实生产许可证监管工作,对12家企业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开展证后监管、巡查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许可证实施细则组织生产。五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及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完善企业基本信息、产品信息、产品获证信息、管理分类、违法生产信息等企业质量档案,将企业划分等级分类监管。督促缺乏检验能力的企业建立健全出厂检验制度。近年来协助企业建立各类检验室10多个,培训检验人员50余人。六是组织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组织10多家规上企业20余名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参加省局举办的线上质量管理业务知识培训,引导企业使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
(二)强化执法监管,维护市场安全稳定
1.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做好“防疫+保供+整治+服务+物防”五个加法,筑牢防控坚实屏障。一是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压实冷链食品信息化追溯经营者主体责任,督促落实进货查验记录等制度,“四专”和“四证”等要求。依法查处针对采购、生产加工、销售来源不明、手续不全的冷链食品,以及经营走私进口冷链食品,截至目前开展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核酸检测2175人次、相关产品769批次、外包装1520批次、环境2183个。共计核酸检测6647件、检测阳性结果0件,阴性结果6647件。二是灵活运用行政约谈、提醒告诫等手段,引导经营者疫情期间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三是持续发挥药店“哨点”作用,把严“四类药品”销售登记关,严守疫情防控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底线,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中药品、疫苗及医疗器械等防护物资保障工作。四是督促行业领域管理防疫措施落实。督促农贸市场、餐饮店、副食店、药店等公共场所经营者严格落实“四查一戴”措施。
2.筑牢生命健康安全防线。一是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开展禁捕退捕、固体饮料、保健食品、肉制品、庐山云雾茶、桶装饮用水、大米、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餐饮服务质量提升等整治行动,以抽检为技术支撑,以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全链条、闭环式管理;食品评价性合格率 100%,明厨亮灶率较去年明显提升,学校明厨亮灶覆盖率100%,社会餐饮提升30%。探索实施食品安全与“互联网+监管”新模式。二是打造了安全用药环境。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储存、运输、过程记录环节及追源系统管理是否规范等问题,开展全覆盖检查268家次,确保疫苗流通环节质量安全。先后开展了药品网络销售、含兴奋剂药品经营、中药饮片、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疗器械质量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备案)专项清理、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等专项整治。加强不良事件监测,做好监测预警处置,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上报药品不良反应404例,完成全年任务的149.62%;医疗器械不良反应75例、化妆品不良反应16例。三是兜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开展气瓶信息化监管、承压类设备非法安装和工业与公用压力管道隐患排查、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燃煤锅炉淘汰及严控生物质锅炉安装等监察,共检查特种设备制造、使用、维保、安装单位113家;签订安全承诺书和安全责任书各113份;现场检查记录表113份,排查隐患52处(其中重大隐患3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52份,隐患整改率100%。我区在用六类设备综合定检率为99.70%;液化石油气钢瓶截止12月底完成检验数21000余支,气瓶送检超额完成市局目标任务11000支,气瓶送检完成率190%。在用电梯总台数922台,实施责任保险890台,覆盖率为97%,超额完成今年市局目标任务75%,在全市位于前列。四是强化区域产品质量监管。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没收成品油44吨,查处流动加油车15辆,立案7起。实现全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
(三)聚焦民生实事,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1.助推实事落地见效。一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通过3・15,食品安全、全国科技、医疗器械安全、化妆品安全等宣传周,安全用药月、打击传销、防范预付式消费风险宣传等活动;采用现场咨询、曝光案例等形式,以及指导服务、网络宣传、发放资料等方式,努力营造社会共治氛围。利用“赣溯源”两库一平台对学校食堂、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考试,加强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二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防涉疫物资及生活必需品价格出现波动;切实加强节日市场价格监管调控。我局联合区住建局对辖区房地产市场开展专项整治,共检查房地产开发企业20家,查出违反商品房明码标价行为3家,主要表现为:未按规定进行楼盘公示、未全部进行一房一价公示、公示内容不全以及虚高原价等行为。针对检查情况已约谈开发商,责令整改。三是督促落实优惠减免政策。围绕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水电气以及商业银行等领域,深入企业走访,督促供水、供电、供气企业认真落实优惠减免政策。四是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制定了我区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的工作方案,下发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通知,完善了我区各部门审查工作流程,从制度上保证出台的相关文件、政策、措施不含排除、限制竞争的规定,切实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五是推进放心消费行动。发展线下7天无理由退货经营户2家,产生“放心消费示范店”市级3家、区级10家,建立12315互联网ODR企业2家,发布消费警示6起,分流消费投诉举报案件共487件,办结率9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6.5万元。
2.整治突出市场问题。一是突出风险隐患防治。聚焦医疗、医疗美容、药品、保健食品以及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乱象热点问题开展执法检查,检查校外培训机构 37户,共出动执法人员85人次,派出执法车辆30 车次。二是开展计量专项检查。检查2家农贸市场、14家超市、18家金银珠宝店,18家眼镜制配场所为重点,抽查教科书及作业本等五大类46本,2021年共检定各类计量器具2482台件,配合市检测中心检定设备54台件;化肥种子及农资类定量包装商品19个批次,检定加油机463台/枪,压力表1286块,衡器733余台。依法查处未按规定申请强制检定、使用未经检定、超检定周期及不合格计量器具或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等计量违法行为。三是用心办好民生实事。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对无照经营、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强网络市场定向监测,在线检查279余家,开展合同格式条款检查31家,对野生动物保护、殡葬用品销售、境外卫星电视传播、二手车拆解以及对学校周边向未成年人禁止出售香烟等检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创文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整治市场环境秩序。在区政府的支持下,万客汇商贸中心外围供销社宿舍改造工程已完工,实现与农贸市场、商贸街区一体化改造、整治,万客汇商贸中心整体环境、秩序、档次有了很大提升。万客汇美食长廊和休闲区即将建成。对万客汇农贸市场及商贸中心、新区农贸市场、中心城区各类经营户约2000余户的大中型餐饮和“二小”行业等重点区域的现场秩序、卫生环境、摊位布局、商品摆放、亮照经营等方面进行重点推进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在第一季度全市创文测评中,万客汇农贸市场和新区农贸市场分别获得了全市排名第一、第三的好成绩。对活禽市场定点宰杀的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认可。二是加大市场维护力度。开展了集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定期冲洗消毒禽类交易、生猪牛羊肉类交易区域,全面清除油污、杂物,对经营设施广告画面更换出新,及时疏通下水道,确保污水不外溢,垃圾不滞留;整治蔬菜、鲜活水产品行业以及商贸中心周边商户占道经营行为,要求商户在黄线以内经营,严禁出摊经营、占道经营。严禁经营户将垃圾、污水抛洒到市场内公共通道上。规定车辆进入市场时间,确保市场内干净整洁。加大对餐饮单位和农贸市场的规范整治力度,做好经营业主情况的登记,确保所有店铺持证亮证经营、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依法查处无照无证经营行为,尤其对食品药品等重要领域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等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为区创文工作做出了市监部门应有的贡献。
(四)强化党建引领,锤炼市场监管铁军
1.锻造廉洁专业干部队伍。以深入开展党史教育为契机,以庆祝建党百年为重点,全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密集组织了专题学习、知识竞赛、组织生活会、“光荣在党50年”颁奖仪式,邀请对越作战老战士宣讲,参观彭湾村、岷山革命遗址等革命基地、慰问走访特殊儿童、为盲人包粽子等多种活动,浓厚了市场监管文化氛围,展现了市场监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提升系统履职尽责能力。一是加强党建提高干部政治觉悟。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签订党支部基层党建责任状,督促指导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五星”创评、基层党组织换届等工作。加强十九届六中全会及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学习,强化政治引领,调动全系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加强业务引领提升工作效能。组织干部参加执法办案等多类型培训,推进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廉政教育,确保广大干部干成事、不出事,为市场监管事业走在前列提供坚强保证。疫情防控、营商环境评价、创文、平安建设、信访、禁捕退捕等中心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受到党委政府的认可。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突出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扎实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立足职能,着力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环节防控,加大检查督查力度,确保全面落实“四证、四专、四不得”要求;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流通环节监管,自觉做好口罩、医用酒精等防疫物资质量和价格监管。
(二)切实抓好四大安全监管。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依法加强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监管,强化现场检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全力抓好营商环境提升。继续配合市级做好“一照含证”推进工作和“证照联办”系统开发和上线工作,积极配合跨部门联合审批,不断放大改革成效。切实加强涉企收费价格检查,进一步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抓好供水供电供气等垄断行业的检查,打击原材料哄抬价格等行为,帮助市场主体降本增效。
(四)扎实抓好品牌培育建设。加大服务力度,做好商标、专利申请引导服务工作,及时完成柴桑区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申报及专利资助申请工作,跟进“新合豆条”受理后的审核工作,同时积极培育“黄老门生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支持帮助企业引进和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促进质量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立足柴桑区绿色资源优势,着力抓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积极推进江西名牌产品申报。
(五)重点抓好市场秩序整治。持续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加大规直打传工作力度,做好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持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开展;开展民生领域热点焦点问题价格专项治理,继续开展教育医疗和房地产等领域的价格收费检查工作,聚焦互联网、医药购销等重点领域,从严整治违法促销、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
(六)持续抓好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全区市场监管各项工作落实见效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2022年1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