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1-24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0924
九江市柴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
关联导读:
2023年以来,九江市柴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按照“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思路,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维护市场秩序,着力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努力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为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全面建设“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贡献市监力量。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1.稳步推进主体倍增行动。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利用《九江市柴桑区企业集群注册登记暂行办法》等各项政策为有意向开办市场主体的群众提供便利。2023年1-12月,柴桑区市场新增市场主体33253户,其中,新增企业3113户(含农专38户),个体工商户30140户。截至12月31日,主体存有量达到50594户,同比增长114.65%,其中企业12744户(含农专639户),个体工商户37850户。
2.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依托已建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等平台,积极联合各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以及第三方专业机构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奖补政策培训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等咨询,促使企业“资本”源泉变成“资本”活水;联合我市浔阳区、濂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湖北省武穴市、黄梅县、蕲春县和安徽省宿松县、东至县、望江县、金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协同保护协议达成一致,并于7月签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协议,填补了我区在跨市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方面的空白,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发明专利授权累计34件,较上年增长183.3%,商标有效注册量4557件,较上年增长19.26%。
3.切实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依据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按照我区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执行差异化监管措施,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有效推动从无差别、粗放式监管向差异化、精准化监管转变,达到了对A类低风险诚信经营市场主体“无事不扰率”100%的要求;大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通过网络共享企业的异常经营信息,逐步形成违法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工作局面,目前已有2431家市场主体因违法违规行为被依法列入经营异常状态;通过多种渠道指导经营主体通过公示平台及时向社会公示年报信息和即时信息,截至目前,我区2023年度企业年报率94%、农专年报率92%、个体年报率92%。
(二)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保障市场有序运转
1.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入组织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农资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秩序整治行动、校园周边“抽奖”销售行为专项排查整治、山茶油专项整治、“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毒蘑菇宣传,反餐饮浪费制止专项行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涉老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祛斑美白祛痘类化妆品专项检查、医美行业专项治理、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电动车头盔整治工作等3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330余人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行为30起,已全部办结;在落实九江市城区一个层面执法政策后移交市局执法稽查局并且受理相关案件77起,其中投诉举报案件26起、公安移送案件 1起、监督检查案件50起,有效维护了我区各行业市场有序运转。
2.有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坚持站稳群众立场,多措并举有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抓住“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马回岭百年庙会、岷山红色文化旅游节等机会,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培养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识和理性消费能力,切实提高消费维权意识,共制作宣传展板36块,发放消保相关宣传材料10000余份,现场受理并处置消费者投诉2起,有力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消费意识。二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在3.15期间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店”评比授牌活动,评选出1家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和10家区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并结合典型案例及时发布消费警示,从源头上减少和防范消费纠纷发生,1-12月共发布消费警示5起。三是用心用情调解纠纷,持续健全投诉和解对接机制,畅通消费纠纷处理渠道,提高调处消费纠纷的效率,2023年1-12月,共受理处置消费投诉举报案件4056 件,办结率达98%,调解成功率6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6.5万元。
3.全面推进创文巩卫工作。紧紧围绕第七届文明城市创建以及国家卫生城市复检的各项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全力做好创文巩卫工作。一是做好活禽禁售工作,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自2023年3月1日起,在城区范围内全面禁止活禽交易和宰杀行为,在两个市场及时张贴了公告和消费提示,并对接区融媒体中心进行广泛宣传,加快消费者对“白条鸡”的接受过程;同时,在政策实行初期通过建议全区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加大禽类采购力度、减免万客汇农贸市场禽类经营户租金等方式有效缓解了经营户的实际困难。二是营造良好创建氛围,结合第36个世界无烟日等宣传活动,制作各类宣传海报7200余份、“光盘行动”宣传卡11000余份、禁烟标识15000余份,中国膳食宝塔公益宣传贴牌、立牌共计1000余份,在中小学学校周边副食店、小餐饮店,大中型餐饮店、药店以及农贸市场进出口进行张贴发放,并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社区帮建服务,有效提升广大经营主体主动参与巩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健康生活方式科普力度。三是切实高效整改问题,对两个农贸市场的现场秩序、卫生环境、摊位布局、商品摆放、亮照经营等方面进行重点推进落实,按时按质按量整改市区两级交办的各类问题1000余项,落实整改率100%,有力保障了创文巩卫常态化管理。
(三)抓好“三品一特”监管,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1.食品安全监管坚持从严。扎实推进食品生产经营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着力提升食品经营安全规范水平。一是狠抓校园食品安全治理,联合区教体局、卫健委、消防等部门对柴桑区学校(含幼儿园)开展全覆盖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制定下发《柴桑区市监局学校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全面摸排我区56家中小学及57所幼儿园的食堂和校内副食店,审核、验收柴桑区学校暑假期间学校食堂的升级改造成果,要求各食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整改落到实处。截至目前,辖区共有73家学校食堂完成整改提升,所有公立学校均实施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二是全面开展食品抽检工作,科学评估我区食品安全形势,截至目前已完成食品抽检603批次(其中,省级转移任务完成136批次,县级专项完成327批次,线下抽检完成140批次)。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我局正在推进快检实验室建设落地。三是保障重大活动食品安全,针对“两会”、传统节假日、马回岭百年庙会、岷山红色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分别制定食品安全保障实施方案,落实专人、落实措施,做到事前检查、事中监督、事后总结,今年以来我区重大活动期间未发生任何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药品安全监管有序推进。持续聚焦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工作,持续加强安全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一是持续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召开全区药店违规销售处方药警示教育会,签订承诺书,发放张贴警示标语;开展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销售专项检查,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5份,由市执法稽查局立案处理2起;组织全区184名药品从业人员参加药品从业人员再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药品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二是持续筑牢化妆品安全底线,承办九江市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邀请专家医生开展义诊,现场介绍化妆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40余人次,开展义诊20余人次;积极督促企业积极落实化妆品进货查验工作制度,向198家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发放了《化妆品经营单位履行进货查验制度责任和义务告知书》并签订《化妆品经营质量安全承诺书》;开展化妆品“一号多用”违法行为、祛斑美白祛痘类化妆品专项检查,共检查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120家次,对未建立制度、未索票所证等问题要求立即整改24家,责令限期整改13家,约谈整改6家。三是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用械安全,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和医疗器械经营领域清理整顿工作,加强对疫情防控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医疗器械、医疗美容医疗器械等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共检查医疗机构194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31家,向卫健委通报“黑诊所”9家,注销许可证(备案凭证)11家,由市执法稽查局立案处理4起,通过专项检查,引导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了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行为,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3.工业产品监管不断加强。组织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重点抽检农资、电线电缆、建材、成品油、食品相关产品、电动车等产品,共计抽检产品120批次;有序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有机认证监管工作及资质认定实验室监管工作,已对12家获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50家获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7家获有机认证企业及7家获资质认定检测机构实验室进行了监督检查,指导企业规范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开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管工作,严格按照许可证细则和国家标准要求对11家获证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并开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大力开展品牌培育工作,截至目前有14家企业获评“江西名牌产品”,今年已组织昶龙科技、新明峰包装、因特科胜兽药、恒大电缆、十德教育、富美泰等7家企业进行申报,已通过第一轮公示,我局将加强与上级沟通,力争7家全部获评。
4.特种设备监管持续优化。始终坚持以防范安全事故为总体目标,认真履行特种设备各项工作职责,确保我区特种设备平稳运行。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在“5.12”防灾减灾日等活动中设立特种设备咨询台,接受群众咨询19人次,发放各类特种设备宣传册1000余份,不断增强群众对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认识;组织召开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暨全国“两会”期间安全布置会,通过事故案例举一反三,促进和提高全区70余家相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责任意识。二是力图防患未然,与“两院一站”密切配合,及时提醒和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要求申请报检。截至目前全区特种设备综合定检率99.7%,位居全市前列;组织使用单位开展电梯、游乐设施、液化石油气钢瓶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15次,结合实际案例发布工作提醒18次,有效加强使用单位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监督执法,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38人次,检查排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81家,生产安装单位12家,涉及特种设备1332台件,签订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各81份。下达整改意见42份。对隐患整改不到位的7家单位立案查处,目前已结案7家。
(四)深化模范机关建设,着力打造市监铁军
1.强化政治建设抓教育。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制定党委理论中心学习计划、各支部主题教育学习计划。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旗帜鲜明讲政治,开展“市监大讲堂”学习活动,集中观看教育警示片,积极举行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委书记讲党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潜移默化推动“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发自内心、成为自觉,全局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
2.强化组织建设抓规范。紧扣党建示范提升年以及“三比三创”活动,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书记抓党的建设述职评议等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按照打造“四强四好”模范机关要求,深入细致抓好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党员发展,更加注重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为企业、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各项双进双联志愿服务,结合实际较高质量打造了城区城郊分局、江洲分局及退休党员活动阵地,
更好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强化作风建设抓提升。加强队伍作风建设,通过局党委书记结合实际深入浅出讲授专题党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省、市、区重要会议精神,召开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以及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专题学习会,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带头学,集中学带动全员自学相结合,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在学思践悟中立足岗位,严格工作纪律要求。同时,开展节日期间廉洁自律提醒,邀请方志敏学院老师讲学,组织参观党员教育基地浮梁察院、赣北岷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根据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统一部署要求,认真开展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以及干部利用资源谋私利、婚丧喜庆、函询等自查自纠、监察对象信息情况报告工作,不断强化依法监管、依规办事理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