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1-0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9548

2023年九江市柴桑区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4-01-05 09:17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2023年九江市柴桑区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3年,柴桑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第二次主题教育,紧紧围绕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强党建”“优法治”“保安全”“帮企业”“惠民生”上发力,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推动地区民主法治建设,服务本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强党建上发力,铸造忠诚干净担当过硬队伍

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开展第二次主题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首要政治任务,突出政治忠诚教育、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相结合,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争先、敢担当、善作为建设绝对忠诚、绝对干净、绝对担当的过硬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二、在优法治上发力,护航法治柴桑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明确法治建设任务。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次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明确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方向。结合我区实际,印发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考核方案》等全区指导性文件,指导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推进高质量发展规划落实落地。

(二)行政复议提档升级。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促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服务性、保障性作用,打造“一站式”行政复议服务平台。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9件,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5件,不予受理4件,其中已办结31件,受理中8件;以区政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共1件(已完结未受理)。

(三)严格规范依法执政。共审查以区政府名义签订的合同、工作方案、重大决策等共计104件;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应诉案件共计2件(已撤回起诉1件,审理中1件);督促催办规范性文件备案1件;对自2017年至2023年间制发的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工作,共废止或宣布失效46件,继续有效62件,清理区政府部门名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176件。

(四)全面监管依法行政。一是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好审核计划,规范各行政执法单位“互联网+监管”数据录入。二是牵头联合法检重点对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等重点领域群众投诉举报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集中评查2次。

三、在帮企业上发力,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免罚清单”落实。落实《九江市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文广新旅税务港口航运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文件要求,前三季度,各行政执法单位通报行政执法适用“免罚清单”案件9196件,不予处罚9196件,免于罚款金额逾210万元

(二)持续推广“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持续在全区范围严格执行每月1至20日期间为企业“安静生产期”,每月定期到园区企业开展走访调查活动,不定期开展联合督查调研。

(三)编制《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4月份,区司法局联合公检法、沙城工业园区管委会等14个单位及相关企业,根据座谈、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委托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起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10月底已完成《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编制。

(四)开展护企法治宣传行动。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商会、进企业”各项法治宣传活动8次,组织专题讲座10余场次。共为企业解决了40余起法律纠纷问题,解答生产经营管理各类咨询300余条。

(五)开通涉企公证“绿色通道”。落实“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6项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柴桑公证处办理服务区域经济和涉企公证法律服务9件,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60余万元。

、在保安全上发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维稳屏障

(一)常态化推行多方联动,全力化解社会“微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多方联动共同发力,努力做到将各类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各人民调解组织排查调解各类纠纷271件,已调解成功271件。

(二)常态化加强重点管理,筑牢稳固防线“抓落实”。针对性开展日常教育矫正,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矫正类别等不同情况个性化矫正,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截至10月30日,我区在矫社区矫正对象164名(缓刑157名,管制2名,假释2名,暂予监外执行3名),坚决做到不脱管、不漏管。  

(三)严密落实帮教政策,主动对接协调“保安定”。积极联系并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严密落实必接必送和安置帮教政策1-10月,我区共接收刑释人员135,其中省内监狱84人,省外监狱32人,省内看守所19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给付远程视频会见服务238

(四)完成智慧矫正建设,推进社矫管理“智能化”。4月中旬,按照要求完成“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引入“自助矫正终端”,将其作为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区社区矫正中心管理“智能化”

五、在惠民生上发力,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弘扬法治凝民心

2.“法律明白人”广场建设有序推进。我区第一、二批“法律明白人”广场创建工作已完成(泉塘社区、双瑞社区、白合村、黄洞村、金盘村、胡桥村和牌楼村,自建点柴桑区法律明白人广场(悠然园内)已完工。

3.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和“法律七进”,共深入各地开展40余场法治宣传主题活动,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共印发各类法律宣传折页15000余册,当场为群众解答相关法律问题600余条,让法治思想更有形有感有效地扎根群众内心。

(二)法律援助聚民心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做好“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工作,加大对老幼妇残和涉军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51件,解答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积极进行“三台融合”业务登录,平台登记业务为9951件

(三)便民服务暖民心

持续深化公证改革,在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上下大功夫,健全咨询、预约、反馈机制各类公证事项604件,依法提公证法律援助案件9件有力展示了“小窗口”的“大服务”,群众认可度、满意度不断提高。

两化建设得民心

加强改进新时代基层站、所“两化”建设,按照《关于印发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和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司法所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今年已完成沙河、岷山等9个基层司法所标准化(80%以上)、规范化建设和全部12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两化”建设。

六、2024工作的总体考虑和主要举措

(一)进一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工作。通过开办法治培训班、法治讲座等形式,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水平,真正把法治宣传教育提到重要日程,摆在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

二是进一步加强法律明白人、农民工青少年等群体的普法工作。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教育新形式,使“法律七进”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创建工作。总结推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基层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基层和谐平安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  

四是大力推进联合督导检查。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平台上本区域部门检查任务相似度,发起联合检查任务,并不定期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督察,切实巩固我区法治政府建设成果,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效能。

(二)打造柴桑区行政复议与应诉“金字招牌”。

一是加强行政复议与应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补充通过统一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专业人才干部,目前行政复议与应诉股共3名干部,已过法考2人,预计明年再补充1名过法考干部加入行政复议与应诉干部队伍,打造过硬专业团队。  

二是依托“一站式”行政复议服务平台,实现来访群众行政复议申请“一站式”办理,不断优化行政复议受理中心,从立案接待工作、接收登记申请、调解告知、案件流转、行政复议法律文书格式、复议文书网上公开、案卷归档等方面完善,切实推动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的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提升行政复议办案工作水平

(二)进一步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利用全区法律服务优质资源,与其他部门寻求互补,吸引人、财、物等行政资源进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敞开大门,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法律服务机构、社会团体,共享法律服务受众资源,激发法律专业的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主动参与公共法律服务。

二是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在目前业务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政府财政聘用临时人员,充实队伍人员。同时,依法有序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落实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到“十四五”末全面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九江市柴桑区司法局

                                                 20231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