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02-08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0761
2024年九江市柴桑区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关联导读:
2024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狠抓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昂扬斗志加快推进全区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柴桑区实现“赣北眉目地 兴旺大柴桑”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作出新贡献。现将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概况
(一)悉心毕力做好法治建设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区委依法治区办统筹协调、牵头抓总的作用,组织召开二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二是积极迎接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二轮评估,参与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鼓励和引导乡镇(街道)采取“法治+小镇”模式申报“法治特色品牌”项目,择优选取报送新塘乡法治小镇和岷山乡红色小镇。三是共审查以区政府名义签订的合同、重大决策等共计152件,向市政府进行规范性文件备案2件。四是加强学习培训和考试。在全区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线上培训,执法人员学习已完成93.43%;开展行政执法大讲堂暨公共法律知识培训活动和行政执法联席会暨业务培训会;组织行政执法单位参加系统测试和考试工作,完成执法机关注册审核35个,现执法人员472人。五是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互联网+监管”数据录入,双随机平台检查实施清单数为778件,重点监管类型为407件,检查人员为326人。六是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特邀律师参与案卷评查工作,对部分重点执法部门上报的37份案卷进行集中评查。七是扎实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各村(社区)定期开展“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宣讲会”,设立“法律明白人”服务岗189个;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参与指导制定村规民约13件;“法律明白人”参与人民调解456起,参与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1593次;柴桑区组织“法律明白人”培训16场,交流分享经验23次。
(二)靶向发力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质效
1.印发《柴桑区关于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工作方案》,规范各单位执法行为。2024年,全区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9件,与2023年相比增长了31件,增长率为64.6%。其中,不予受理7件,复议和解、调解结案28件,复议纠错9件。全区一审行政应诉案件共计18件,已审结17件,败诉1件。同时依法妥善处理思科电子征地拆迁纠纷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展现政府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为民的良好形象。
2.抓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贯彻实施,集中学习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3次。积极落实案件繁简分流制度,加强行政复议调解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加大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前引流非诉渠道力度,从源头预防、预警整改、责任落实等方面降低败诉率。
(三)持续加力厚植法治宣传教育底蕴
1.着力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区委党校主体培训班次必学内容,纳入“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清单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组建柴桑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堂”宣讲师资人才库,在全局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16次,由党组书记郭贵雄领学,全局领导干部职工均参加。
2.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和“法律七进”,共开展20余场法治宣传主题活动,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共印发各类法律宣传折页3000余册,当场为群众解答相关法律问题122条,发放法治小礼品1300余份,切实帮助群众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四)同向同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利民
1.搭建多途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扎实落实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设备乡(镇、街道)全覆盖,全区共配备智能终端设备34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2.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做好“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工作,加大对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
柴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法律援助案件350件,其中民事案件39件,刑事案件311件,涉及未成年人案件36件,农民工案件73件。免费法律咨询3271人次;积极进行“三台融合”业务登录,平台登记业务为11827件。
(五)用情用力绘就人民调解“柴桑枫景”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联合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信访等部门,多方联动共同发力,努力做到将各类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解决。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口头、简易调解等矛盾纠纷521起,调处成功521起,调处成功率100%。其中邻里纠纷312起、土地纠纷54起、婚姻家庭纠纷48起、城乡建设纠纷16起、宅基地纠纷16起、物业纠纷10起、道路交通纠纷15起、医疗纠纷1起、其他各类纠纷49起。全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工作取得落地实效,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实处着力筑牢社区矫正安全防线
1.严密落实帮教政策。我区共接收刑释人员137人,其中省内监狱98人,省外监狱27人,省内看守所12人,省内监狱和九江市内看守所接送率100%,所以刑满释放人员建档率100%,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远程视频会见预约294次,实际会见294次。
2.完善社区矫正方式方法。坚决按照因人制宜的方式有针对性开展日常教育矫正,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矫正类别、性格特长等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矫正。与柴桑区巾帼志愿服务联合会签订“柴桑区司法局购买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协议”,召开社区矫正对象集中警示教育大会、SHSE刑满释放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和走访谈心等系列活动60余次。截至12月31日,我区在矫社区矫正对象138名,其中:缓刑130名,管制4名,假释2名,暂予监外执行2名。
二、重点项目及工作亮点
(一)推进三个标准化建设
1.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依法履行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职责。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以“一站式”行政复议实体平台为建设目标,严格打造行政复议七个功能室,高标准配备行政复议受理中心暨立案受理大厅、调解室、听证室等场所。突出“智慧复议”理念,配齐监控、影像、信息化系统等辅助设备。新打造的行政复议场所已于2024年10月份正式入驻使用,自入驻办公以来成功接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9件。
2.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通过加强与乡镇街道沟通,得到支持司法所独立用房问题和装修经费支持,11个基层司法所在乡镇的支持下都有办公楼场所。9月,我局已完成装修、添加办公设备预算测算,筹集经费,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建设,达到省、市验收标准。
3.推进智慧社区矫正中心标准化建设。为扭转我区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在全市倒数局面,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将老党校作为局机关新业务用房,拟依托司法局原有办公楼打造智慧社区矫正中心,设综合管理区、监督管理区、教育帮扶区共14个办公室,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备配全了智慧社区矫正中心所需设备。
(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免罚清单”落实。按照《九江市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文广新旅税务港口航运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文件要求,协调和通知相关行政执法部门遵照执行。2024年全年共收到行政执法单位通报行政执法适用“免罚清单”不予处罚案件290件,不予处罚金额26.3万元,减轻行政处罚案件42件,减轻行政处罚金额100.9047万元。
2.持续推广“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为进一步在全区范围严格执行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实行每月1至20日期间为企业“安静生产期”,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空间。
3.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5月20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公证处正式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三楼企业开办专区窗口,制定4条惠企政策。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编纂和修订《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与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合作,在沙城工业园区建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积极为园区外贸型企业纾难解困,提升企业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开展送法“进园区、进商会、进企业”宣传活动21次,组织专题讲座9次;柴桑公证处办理服务区域经济和涉企公证法律服务8件,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210余万元;受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5件,审结5件,其中通过复议调解,实质性化解纠纷3件,积极开展涉企行政复议专项行动2次。
(三)创新普法宣传模式
1.组建柴桑区精品法治讲师团。由公、检、法、司共计30位法律专业人士组成,开展针对“法律明白人”骨干、干部、青少年、女性和企业员工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课程和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共45次;
2.以“法治+文化”的新模式,将普法融入非遗传承,创新结合“城门山歌”,将普法宣传融入地方戏曲特色,唱响法治歌曲《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3.与岷山文艺演出队合作,在柴桑区各乡(镇、街道)表演法治文艺演出,将法律知识融入精彩的节目中,以三句半、歌舞、小品、相声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
2025年2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