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01-26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01650
柴桑区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关联导读:
柴桑区水利局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奋斗目标,按照“产业兴区、交通强区、文旅旺区、环境立区、幸福城区”战略要求,坚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水利改革发展,坚持一手抓防汛抗洪,一手抓水利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现就一年来我局工作汇报如下:
一、水利重点工作
1.党的建设基础夯实。我局在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上始终坚持以习新思想为指导,每月召开一次党组会议传达上级领导指示,贯彻党的决定,坚决维护党的路线方针,并带领班子成员和职工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决定,尽职尽责完成好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坚持以党建为载体,党员干部带头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工程管理一线,企业帮扶一线,服务群众一线,着力解决水利改革难点困难。
2.不断加强河长制工作。今年,已印发《对赤湖工业园蓼湖荷韵水立方项目违规问题整改的督办函》《加强中奥天悦湾二期小区箱涵市政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及水污染问题工作指导的督办函》《开展河长制湖长制问题整改“回头看”督查的通知》《对狮子街道雨林度假村违规问题整改的督办函》《开展柴桑区2022年度河长制湖长制一季度联合督查工作的通知》《乡、村级河长巡河及宣传工作情况通报》《做好当前河湖长制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开展柴桑区2022年度河长制湖长制二季度联合督查工作的通知》《印发生态鄱阳湖流域(九江市柴桑区)建设行动计划2022年度重点工作内容的通知》《九江市柴桑区2022年“清河行动”实施方案》。五月以来,岷山乡团山水库、城门街道王湖、新塘乡岷山水库、沐湖、幸福岭水库问题整改材料上报区河长办,即将启动对涌泉乡杨垅水库、新合镇陈溪垅水库问题督查。
6月上旬,区河长办着手准备近期召开区级总河(湖)长总林长会议系列工作,己起草并征求各区直责任单位对《工作要点和考核方案》修改意见,与《区级河(湖)长巡河督导方案》一起提交会议审议。
开展联合督查,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智慧水利+河长制系统。今年以来,区河长办持续推进水利部、省级河湖信息化运行管理,深度应用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区、乡、村级河(湖)长手机APP开展巡河(湖),省、市远程监控各级河(湖)长正常履职,城子镇火龙村头矶下柴桑区长江段架设了长江水质联网监控装置,省市区乡四级实现了长江柴桑区段24小时水情联网监控。水利局与河海大学的水利专家对接洽谈,积极探索搭建智能河湖管护平台,不断推进我区水利信息化、现代化、规范化水平。
3.工程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一是县城(东、南区)防洪工程、博阳河岷山乡河段防洪工程、长河蚂蚁河段防洪工程、高铁水系改造项目、赤湖片联圩(含蓼湖堤、大塘圩、王家咀堤)、卫东湖堤除险加固工程、五个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水库攻坚行动已通过完工验收,正在准备竣工验收。二是横港河黄洞段(含涌泉河段)治理工程、长河中西窑河段(南岸)河道整治工程、江新洲涝区治理一期工程、金盘水库等四座一般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江新洲大堤、赤湖联圩除险加固、江新洲涝区治理(二期)工程、马回岭泽泉河山洪治理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三是长江干流柴桑区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正在快速推进施工,派专人对江新洲段和赤湖、城子镇段实施24小时值班,对抛石现场进行实地监管,该工程柴桑区段总抛石约27万方,截至目前,已完成14.97万方。四是启动马头水库除险加固、小型水库攻坚行动,力争尽早完工发挥工程效益。五是争取了戴山(2022年实施)、螺山水库(2023年实施)等水利项目列入国家投资计划,戴山水库已完成招标工作,目前正在抓紧施工。六是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监管辖区内的水利工程,全面推行水利工程集中养护、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七是完成全国水库管理系统数据更新和相关问题整改,完成群英等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和水雨情设备安装工作。
马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稳步推进。一是本次除险加固主要建设内容为:主坝防渗加固工程,投资约1500万;新建溢洪道工程,投资约5500万元;新建副坝工程,投资约200万元;新建主、副坝连通公路工程,投资约1500万元;完善大坝安全监测和管理设施,投资约1300万元。工程批复总投资1333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9777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556万元。目前,正在施工的作业面有新建溢洪道开挖、主坝护坡、副坝护坡、新建主副坝连通公路开挖;主坝混凝土防渗墙及帷幕灌浆已完成,副坝土方填筑已完成施工等。溢洪道完成土石方开挖40万方,完成率75%;大坝防渗墙已完成532米,完成率100%。连通公路完成土石方开挖2万立方米,完成50%。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工程投资约7300万,完成形象进度60%。二是马头水库防汛准备工作情况。严格落实责任。汛前,按要求落实了水库防汛行政、主管、管理、技术、巡查等“五类责任人”,行政责任人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各类责任人按各自职责要求履职尽责。修订方案预案。结合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今年度汛方案将主汛期汛限水位由91.1米调整为85米,降低了6.1米,后汛期汛限水位由92米调整为88米,降低了4米,目的是为了确保主汛期防渗墙施工安全和生活用水保障,基本保障后汛期农业灌溉需求。措施落实到位。一是组建了抢险队伍。马头水库防汛抢险队伍1支10人和施工单位防汛抢险队伍30人,以及挖掘机、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20台,确保出现灾情时能上能用,有力保障防汛抢险工作。二是落实了防汛物资。目前储备有沙石料1000立方米,块石400立方米,编织袋2800条,三色布600平方米,土工布300平方米,桩木100根等各类防汛物资,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三是开展了应急演练。5月13日,建设单位、马头水库管护中心、施工单位联合开展了马头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演练,通过演练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一是按照省市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给下属单位有关单位作出了要求,作出了工作部署。二是全区成立专门检查组,对全区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对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处理,通过检查督促我区水利工程设施均处于安全良好状态。各单位自查自纠检查水利工程5处,在建工程2处,未发现明显的安全隐患。我区还成立了专门的检查组1个,抽查水库1座,水闸1座,在建工程1处,未发现重大事故安全隐患。四是对我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工地开展专项水利安全生产检查。2022年1月5日,由分管水利安全生产的副局长带队,对我区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利——马头水库进行了专项安全检查,检查中发现工程中存在着7条安全隐患,并以“关于马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柴水办字〔2022〕1号)予以通报,要求进行整改。五是全区水利系统都将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不出现问题,且在第一时间有人传递信息,确保安全工作有人管。值班值守人员尽职尽责,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及时组织抢险救援,妥善处置。
4.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我局始终把防汛抗旱作为重中之重。汛期,充分做好应对出现汛旱的一切准备工作;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努力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根据上级要求及去年防汛的实际情况,我局针对凸现出来的问题,组织技术专班,对防洪预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迅速摸清了沿堤各段及险工险段责任人及防守单位,每处险工险段及穿提建筑物均有对应的防守方案及应急抢护措施,基本做故到科学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实行领导及科室跨点包片制,管理段督负其者,专人坐岗,及时每天水雨情,并密切与上级及各乡镇联系,认真落实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及具体堤段责任人,强化责任,严阵以待。
今年旱情较为严重,目前全区因旱灾人口10846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801.47公顷,成灾面积8766.4公顷,绝收面积3021.1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10486.54万元。8月18日,柴桑区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我局同日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全局上下一心,全力加大抗旱工作力度。为充分发挥水利部门职能优势,于8月23日成立防旱抗旱工作专班和技术指导组;防旱抗旱工作专班人员从相关股室抽调专人组成,主要负责收集、上报旱情灾情和处理防旱抗旱日常有关事宜;防旱抗旱工作技术指导组,主要负责分片驻地深入田间指导抗旱工作。全力协助各地对机电提灌站进行检查维修,充分发挥抗旱服务队的设备优势,利用现有水泵、清淤机等抗旱设备,为群众提供抗旱服务。督促各地逐座水库做好水量测算,一库一策算清水账,加强用水管理,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优先保障人饮安全,必要时采用应急送水措施,确保不出现规模性断水事件,确保农业灌溉安全。并参与由应急、水利、农业农村三个部门联合成立抗旱督导暨综合技术组,抗旱应急响应期间在全区开展抗旱督导和技术服务工作,真正把抗旱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局仓库储备有草袋2.28万条、编织袋13.7万条、编织布10万平方米、土工布1.23万平方米、桩木50m³、铁铲300把、救生衣2200件、橡皮艇2艘、柴油发电机5台、排水泵10台等防汛物资和设备;另有抗旱物资:100台水泵、打井机1套、履带式液压挖掘机1台、清淤机组10套。同时抓好储备物资的管理工作。
5.提升民生水利保障水平。一是已完建的2019年城子镇、港口街镇、马回岭镇、岷山乡4个乡镇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完成验收相关工作。二是对2019年、2020年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各乡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加强相关供水工程日常监督、管理。三是完成江新洲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2019年12月已完成单位工程验收,现已完成竣工验收。四是加快推进江新洲易涝区排涝能力建设二期项目实施工作。五是投资7000万多元的柴桑区农村安全饮水保障工程(新塘、新合、涌泉片区)已开工建设。认真编制好柴桑区农村人饮工程“一厂一策”工作,对农饮工程进行好整改工作,开展灌区一张图测绘工作。同时,重点抓好节水体系建设。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办事机构,调配专门人员,强化经费保障,落实责任措施。加强节水管理制度建设,制定了多项节水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规范用水记录,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效率评估,严格开展用水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定期维护和维修等精细化工作。做好水资源统计和公报编制,积极推进节水型载体建设,打造节水示范学校,打造一批节水企业,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加快推进水资源在线监测建设,建设成了12家取用水在线监测建设工作。
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2022年市局下达综合防治面积4平方公里,实际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平方公里;参加了区自然资源局对关闭的矿山进行环境整治和自然恢复工作。完成了2022年水利部、省水利厅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图斑复核、查处、整改98个点位,目前还有3个点位未完成整改。
高度重视库区移民工作。2022年共下达我区移民资金616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537.82万元。柴桑区通过乡村项目申报,建立了63个项目组成的年度区级移民项目库,按照项目需求和资金量2022年实施项目共分解为59个(其中小水库型解困项目4个),实施项目资金564.82万元,单个项目均未超过20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42个、审计完成35个,年度项目完成率70%。
水政执法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强化巡查打击,有效遏制非法采、运砂行为。今年来共出动执法车32次,执法艇32次,203人次,查获非法运砂船舶5艘,切割采砂船舶2艘和采砂机具2台。二是强化联合执法,充分发挥协作联动机制。由区采砂办牵头联合区水上公安、长航公安、海事、水利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辖区采砂管理和联合执法。三是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平稳有序经营。印发了《九江市柴桑区河道采砂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实行常态化管理。四是强化宣传教育,积极营造舆论氛围。
6.统筹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行政审批规范及时办理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行为规范进一步完善了窗口服务事项:行政事项公示栏、行政服务事项示范文本、行政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单等其他服务事项。半年来,我窗口受理业务共10余件,在受理时,我们对每一份申报材料都认真核对、审查,无误后才进行登记,对不符合登记条件和材料不全的一次性告知,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不延误、不漏登、不错登。二是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水利专业交流学习,提升水利技术干部专业素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干部参加网上学习,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提升。三是常态抓好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综治维稳、信访舆情、三城同创等工作。狠抓工作落实,优化发展环境,四是加强监督工作。设立监督股,本着实事求是、应查尽查的原则,对我区水库、水闸、提防、农饮、水资源管理、山洪灾害防御等六个领域,开展了六批次监督检查工作,检查水库67座,检查问题12个。水闸11个,检查出问题6个。堤防17个,检查出问题7个。农饮工程26个,检查出问题8个。水资源管理23个,检查出问题8个。检查水旱灾害防御点154个,检查出问题3个。全年共计检查工程数298处,问题44个,目前已全部销号。对外服务平台提高办事效率,以转变作风来推动实现工作新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马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溢洪道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岩石断层带,影响边坡稳定,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建设单位及时联系省水利设计院地质和水工专家到现场勘察。下一步将督促设计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溢洪道开挖方案,编制重大设计变更报告报市水利局审批,可能会对总工期有影响。
2.马头水库新建溢洪道灰岩矿处置项目因市水利设计院对岩石岩性勘察有误差,开挖石料发现有五分之二的石料为页岩矿。经协调财政、自然资源、行政审批、司法局等部门,需要对页岩矿价值进行评估重新挂拍。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推进缓慢。2021年列为整体推进县后,需要完成工作任务重,在改革制度体系建立上存在制度不健全、“四个责任”主体及职责未明确、维养资金未落实到位等方面问题。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着重在党的建设,防汛抗旱,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价综合改革,供水保障项目建设,河长制工作、水土保持等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抓好党建工作。坚持以精神统领党建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我局制定了《柴桑区水利局做好党建实施方案》并印发给全局所有党员干部职工,认真谋划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三会一课”中,结合水利工作实际,认真谋划、狠抓落实,坚持以抓党建统揽水利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学习,以作风建设的转变,积极推进区水利工作的全面提升。
2.进一步做好防汛尤其是抗旱工作。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落实各类水利工程防汛抗旱责任制。督促逐一落实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五个责任人"、重点山塘"三个责任人"和堤防防汛"四个责任人",水闸、灌溉、排涝、水文等水利设施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各类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落实,并在工程现场公示防汛抗旱责任人。对堤线跨行政区域的堤防要分行政区域明确防汛责任,并逐段逐级细化落实;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库、堤防等在建或已完工但未经洪水考验的涉水水利工程逐座明确防汛责任。
3.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加快推进马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督促施工单位加大机械设备和人员投入,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抢晴天、战雨天,赶超落后的施工进度,确保年底全面完工;二是长江崩岸江西柴桑区段应急治理工程因长江水位低,航道窄,施工船舶影响航道安全,无法施工,主动调整施工计划,抓紧实施水上护坡修复和丁坝拆除工程;三是抓紧实施戴山、螺山水库除险加固、高铁新区防洪工程(三桥河治理)等工程建设,力争年底主体工程完工。争取2023年螺山、戴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资金。四是做好港口泵站改造工程,争取2023年汛前完工;五是启动赤湖电排站的前期工作;六是加快水库移民项目推进,加强档案管理,进一步做好水库移民工作;七是配合好市积极推进长江干流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实施。
4.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在2021年改革制度、框架等建立下,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各项内容,按照批复水价和政府精准补贴机制严格开展骨干、田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把好报批、审核、验收程序。对有条件地区开展计量工作,探索水权交易模式,加强管水培训和节水宣传,营造良好用水氛围,在完成改革任务的同时,达到改革目的。
5.抓好供水保障工作。一是继续推进“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2023等实施岷山、新洲、高铁新区(狮子、城门片区)等三个片区供水保障项目建设,早日并网通水发挥工程效益,并按照区政府的要求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实施其他片区项目建设。二是推进农村供水统一服务工作。确保农村群众喝上健康水、放心水、幸福水。三是扎实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指导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管理和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开展节水载体建设验收工作,持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开展水权交易试点。
6.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一是做好水土保持信息化项目监管和水土保持信息化区域监管和水利部和省厅每年二次的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图斑)现场复核和违法违规项目查处整改工作;二是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水土保持竣工验收报备和核查、水土保持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三是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任务,加强全区矿山开采时的监管工作。四是积极推进省级水生态文明村申报和评估工作。
7.夯实河长制工作成效。一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联合有关部门,构建共管共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打击水域违法犯罪活动。二是跨区域落实联动机制。赤湖、长河由柴桑区、瑞昌市跨区域管护,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水利、生态环境、农业、林业、自然资源、住建、城管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依法履行河湖管护职责。三是重点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尤其是河湖岸边村庄的环境整治,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置问题。四是持续抓好“清河行动”16项专项整治,积极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推进各级河湖长开展巡河湖督导工作,继续实施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8.抓好安全生产大检查等项工作。一是按照省市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安全工作落实。成立专项检查组,对全区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加强值班值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及时组织抢险救援,妥善安置。二是继续围绕“生态长江,畅通长江,安全长江”目标,进一步履行水行政执法职责,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和保障能力建设,加大涉砂违法案件的监管和查处力度,形成多部门联动的水行政执法体系。三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问责为抓手,深入查找水库、水闸、堤防、农饮、水资源、山洪灾害防御等领域以及涉及水利部门的敏感突出问题,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水利工作落实到位。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