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部门文件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02-11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02775

九江市柴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2023年度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 2023-02-11 15:27 来源:
字号: 〖大 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围绕打造“建设生态环境执法阵地、打造企业环境管理高地、营造经济发展环境洼地”目标,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增加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助力企业环境管理提升,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化解环境安全风险,保证群众环境权益。为扎实做好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现将本年度执法工作要点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围绕“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保持严峻打击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着力打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重点内容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执法工作落实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立总要求,对照省、市关于生态环境执法系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和生态环境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文件要求,自觉担当环境污染攻坚重任。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真抓常抓狠抓队伍思想、工作、廉洁、生活作风,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法铁军。

1、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法人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党建与执法业务融合,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开展宗旨意识主题教育。

2、聚集专项整治。对照生态环境执法系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6个重点和生态环境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5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自查发现的问题,狠抓整改落实,确保整出实效,切实提升环境执法能力。

3、坚守廉洁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增强执法人员的规矩意识、廉洁意识,敲响廉洁“警示钟。

(二)开展宗旨意识主题教育

按照“有令必行、有案必查、有错必究、有难必帮”原则,结合执法作风专项整治,开展执法队伍宗旨意识主题教育。

1、有令必行。群众的环境需求就是命令,上级下达的任务就是命令,党纪和法律的规定就是命令。有令必行,令禁则止。执行无借口,落实有回音。不推诿、不拖拉。常怀敬畏之心、常拥感恩之情。
    2、有案必查。公正执法、廉洁执纪。管理有方、执法有度。工作有原则,执法有底线。

3、有错必究。敢担当、善作为。有闯劲、擅自究。勇争先、不躺平。

4、有难必帮。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发现问题能力、有解决问题智慧。事事放心不下、时时放心不下。

(三)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

按照“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增强、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公众环境管理参与度提高”的要求,开展“塑执法形象,纠不良作风”活动,将各类专项执法行动与执法大练兵活动贯穿于日常执法全过程,扎实做好生态环境领域各项执法工作。

1、规范执法程序。按照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规程,进一步细化明确执法事项的工作程序、履职要求、办理时限、行为规范、证据收集等,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程序规范化建设。

2、实行检查规划。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要求,落实现场检查计划,科学统筹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等所有现场检查任务,日常检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的检查调度,联合部门“双随机”抽查。检查计划、检查结果及时、准确、规范向社会公开。

3、开展案卷评比。为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和办案规范化水平,组织各中队开展业务培训、执法稽查、对行政处罚案卷集中讨论等方式,提升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调查取证、法律适用、程序遵守等方面能力,对案件文书制作进行规范,全面提升办案规范化水平。

(四)加大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广泛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摸清可能存在的环境隐患底数,督促做好环境问题的整改工作。充分利用随机抽查、非现场执法、执法帮扶等多种手段,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辖区环境安全。

1、完善分类监管。按照《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的指导意见》,结合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梳理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将实施正面清单制度作为服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根据“分类监管”“分类处置”原则,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对设施完备、排放达标、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次数,对恶意违法严惩重罚、对稍微违法审慎包涵、帮扶指导。通过约谈、限期整改等方式,催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2、严厉打击违法。对各级环保督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对工业园区企业、重点行业企业加大执法力度。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安全检查,继续严厉打击非法收集、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严查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提供虚假证明等行为。

3、落实司法联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与公检法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制度,落实执法联动、加大重大案件联合执法、联合现场督导、查处力度,精准打击不法行为。

(五)探索生态环境执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继续邀请生态环境智库专家和技术顾问参与生态环境执法,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生态环境执法过程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探索第三方参与辅助执法新模式,展示执法成效。

1、咨询服务。生态环境工作涉及面广,在执法过程中遇疑难问题,联系智库专家提供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邀请专家对开展对环境执法人员的培训。

2、现场指导。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安全隐患排查、执法检查、专项整治等,现场执法过程中涉及专业方面知识,邀请智库专家参与现场检查,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意见  

(六)持续开展环境管理规范提升帮扶活动

帮助企业按照“手续合法、排放达标、厂容整洁、管理规范”四方面32项进行环保管理规范提升。

1、服务小微企业。探索小微企业固(危)废处置便捷化,废水处理市场化,小微企业环保管理集中化,大型企业环保管理专业化等新模式。

2、开展企业座谈。组织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各中队与企业代表直面交流,引导更多企业守法,纳入正面清单企业管理,将企业生态环境管理提升新台阶。

3、组织企业培训。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和自主守法意识,邀请专家授课,从企业基础环境管理、常见环境问题及处罚条款方面讲解,增强企业主体责任和守法意识。

(七)深化生态环境信访新模式

把为民解难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妥善解决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沿哨兵”。进一步拓宽渠道,全民参与,开门接访,招募环保志愿者,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探索大生态环境信访综合协调机制。建立跨行业、区域、流域信访、环境问题联防联控机制。

1、规范流程。梳理完善环保举报及信访办理流程、规范环保举报平台的管理工作,对照柴桑生态环境局信访工作制度,严格规范信访件的接收、登记、录入、存档、回访等各个环节,推进生态环境信访工作规范化。

2、畅通渠道。充分发挥12369电话热线、12345平台、微信、网络等举报渠道的作用,有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3、服务群众。继续开展服务群众接待日活动,重点对重复信访问题的攻坚化解,及时化解群众信访矛盾,有效降低环境信访总量。

(八)加强应急管控化解环境风险

1、制定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建立生态环境执法、应急与监测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细化应急管控工作,确保安生突发环境事件,能迅速、专业、高效进行处置。

2、做好应急物资储备。认真分析辖区易发突发环境事件涉及的重点行业、污染物科学确定常用环境应急物资的种类及数量,建立应急物资政府统筹储备、生产企业产能储备、与重点企业协议储备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确保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物资调用,控制风险扩散。

3、扎实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深夜压实环境安全工作全过程治理责任,及时有效遏制对环境的影响。深刻吸取宜春市“7.6”火灾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警示教育,组织开展水、气、土壤、固废、辐射污染等各种事故的应急演练,准时妥当处置突发环境大事,确保全年无重、特大突发环境大事发生。

(九)创新非现场执法方式

充分应用环保智慧平台,科学利用污染源在线监控、排污许可证、危废管理平台、地表水和空气环境质量等大数据开展非现场执法。

1、规范在线监控管理。加强对各类排污单位的监管监控力度,对重点排污单位,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等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展非现场监管;对其他企业,通过各类生态环境管理数据、自行监测数据或利用能源管理部门数据等开展非现场监管。

2、加强用电监管管理。按照市局《关于切实做好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用电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计划名单内涉气工业企业按时完成安装、联网、验收。

3、运用科技手段监管。采用“无人机、走航监测及卫星遥感等应用,通过移动监测车边走边测、实时监测分析各类污染因,直观反映污染情况,摸清污染分布规律,精准溯源,分析成因,提出针对性管控措施,提升环境精细化监管能力。

4、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测数据分析预警,通过深入分析监测数据,发现环境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预警提醒,精准发现并锁定违法行为。

5、破解执法瓶颈。对执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研,化解环境风险。开展小微企业废水集中处理、小微企业固(危)废定点处理、中小企业共享环保管家、废塑料全资源化利用调研活动。编撰调研文集。

(十)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继续打造“绿色柴桑”讲坛,开展环保业务进企业、环保知识进社区活动,营造人人参与氛围。

1、集中宣传。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多形式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

2、特色活动。加强法律宣传,认真落实惠企纾困工作要求,广泛开展“送法入企”“以案释法”等普法工作,推动全区排污单位普遍守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打造品牌。继续打造“绿色柴桑”讲坛品牌,邀请智库专家开展培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授课,主动对接企业,邀请将企业参加集中培训,与专家“面对面”,深入答疑解惑,执法人员主动上门开展帮扶服务。

4、通报案例。曝光典型案例、召开处罚案例现场会,以及案例的形式,分析涉案结果的严重性,提醒企业依法依规生产排污,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九江市柴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2023年2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