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1-01-1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1-08560
九江市柴桑生态环境局 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关联导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验收之年。今年以来,在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市对区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围绕“六稳”“六保”工作,扎实做好企业帮扶服务,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不断强化环境监管执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一、辖区环境质量状况
(一)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截止12月31日,我区2020年PM2.5、PM10、NO2、SO2、CO、O3-8H年均浓度分别为35.7微克/立方米、55.6微克/立方米、27.8微克/立方米、9.3微克/立方米、0.7毫克/立方米、76.8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5.4%、12.7%、9.7%、30.4%、12.5%,5.5%;空气优良天数为336天、优良率为91.8%,较去年同期增加19天,上升5个百分点,优良率排名全市5位。
(二)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2020年1-12月份,我区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总体趋势良好。我区国控大屋何断面水质优良(I-III类)比例为100%;省控断面九江县青龙寺、赛城湖闸口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县界断面(大屋何断面和青龙寺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水质较好湖泊中,我区赤湖三个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为96.1%,未出现V类、劣V类水质。全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三)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我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比例为100%。港口街镇历史遗留矿山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已完工,效果评估报告已出,已申请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评审。
二、2020年主要工作亮点及做法
(一)扎实推进综合治理,污染防治取得实效
一是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委托专业团队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抽调6人成立大气巡查专班,实现大气巡查常态化管控。投资399.8万元,新建了20套高空瞭望系统的建设,并采购无人机、走航仪等仪器,不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力量。完成11家工业企业炉窑综合治理,完成5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有组织和无组织项目改造,5家页岩砖厂完成整治并安装在线监控,富美家、思科防水完成VOCs在线监控设施安装。城区20个工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全部落实“六个百分百”。整治餐饮油烟,城区餐饮服务单位340家,安装率达到100%。禁放区内未发现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件。
二是抓好水污染防治。全区8个乡镇级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全部完成,港口街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完成划分,已报请省政府批复,取水口迁移工程已开工。全面排查80个入江排口,抽查31个排口水质情况,完成问题排口整治11个。持续完善城区管网建设。已完成城区管网新建改造管网16.4千米,城区污水收集率不断提升。建立流域补偿机制,与瑞昌市签订了流域补偿协议,争取流域补偿奖补资金1000万元,启动实施沙河干家河水质提升工程。
三是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港口街镇历史遗留矿山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收尾,治理效果评估报告已提交省生态环境厅评审。二期农用地治理已于11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扎实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完成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全年完成4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完成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城门山铜矿自行监测和隐患排查。不断加强地下水保护,完成沙河街道封井回填项目建设,启动赤湖工业园地下水监测项目。
(二)全面落实防控措施,疫情防控扎实有效
一是打好疫情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局始终以大局为先,将疫情防控工作放到所有工作之首,积极响应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年初二组织安排全员上班,安排全局党员干部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社区网格化防控工作,常驻帮扶的杨桥村和上海苑小区开展防疫工作。
二是落实好监管职责。为全面加强疫情期间辖区内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工作,我局安排专人,每天对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区红十字会医院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医疗废物台账登记做好指导和监管,及时掌握疫情期间每日医疗废物产生转移情况,做好日常监管工作,确保各类污染防治设备正常运行,杜绝未经消毒处理达标的医疗废水直接外排。同时,我局牵头,做好市第四水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8个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巡查监管,切实保障疫情期间饮水安全。
三是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我局严格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切实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干部职工日常体温检测,安排专人,做好来访人员的扫码、测温、登记等常态化防控工作。
(三)不断强化监管手段,执法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组织实施环境监管包企负责。将50家重点企业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增加现场检查频次,不定期地进行明察和暗访,全面梳理各类重点企业。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的要求,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深入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遏制较大以上环境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化工园区整治、“散乱污”整治、零点行动等各类专项行动。建立执法正面清单和分类监管清单,将36家企业纳入执法正面清单,通过采取无人机巡航、在线监控、视频等方式进行监管。今年以来,对5家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处罚,累计处罚41万余元,取缔“散乱污”企业10家。柴桑生态环境局安排专人负责环境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接听12369环境信访举报热线,及时处理环境信访问题,2020年通过各种途径共受理各类环保信访投诉189件,已办结189件,办结率达100%。
三是完善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系统。将全区重点监管企业数据、工业园区监控平台数据纳入平台管理,实现数据实时查看、动态实施监管,超标实时溯源的目的,实现了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环境监管无死角。目前全区纳入在线监控平台管理的污染源点位有39个,其中涉水重点企业点位16个、涉气重点企业点位14个、园区管网监控点位9个(赤湖园区7个、沙城园区2个)。
四是积极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以练促学进一步规范调查取证、污染源监管、信访查处等执法流程,统一文书格式和健全档案管理,全面提升执法办案效能。组织全员参与大练兵知识竟答,营造学业务技能、当岗位标兵、打好攻坚战的浓厚氛围。
(四)强化环保责任落实,整改成效不断巩固
一是认真履行整改牵头单位职责。定期向区委、区政府报告整改进展情况,累计提交区环委会全体会议、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整改工作12余次,不断压实环保督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责任,大大促进了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环保督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成效不断巩固。
二是积极推进整改销号工作。全区“8+1”类生态环保问题一共188个问题,已经完成整改188个,完成率100%;其中交办信访件70件,已办结70件,办结率100%。2015年生态环境部综合督查反馈问题5个,已全部完成整改;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7个,已全部完成整改;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5件,已全部完成整改;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8个,已全部完成整改;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信访件21件,已完成整改21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审计反馈涉及我区问题4个,已全部完成整改;2017年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8个,已全部完成整改;2017年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共37件,已完成整改37件;2019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8个,已完成整改2件,达到序时进度6件;2019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信访件7件,已完成整改销号7件;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综合执法检查发现问题68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五)创新环保服务方式,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简化环评审批流程。2020年全区共有65个项目通过环评审批,其中通过承诺制审批项目10个,环评审批时限从最少22个工作日缩减至最少5个工作日。
二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生态环境工作6条措施》等各类文件要求,严格按照正面清单和省6+20条措施要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实施环评豁免、告知承诺制审批管理,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对于纳入江西省生态环境评价审批正面清单的企业可以豁免或者按照承诺制程序办理环评手续。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与其他环保设施企业自主验收制度,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只验一次”。
三是开展企业帮扶活动。将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三列为生态环境部门企业接待日,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开展了“大走访”活动,深入27家企业,了解环境保护方面及其他方面的诉求,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将逐一协调解决。每个月开展企业接待日活动。目前已召开9次企业接待日,累计接待企业23个,帮助企业现场解决29个问题,收集企业意见9个。对20家VOCs排放企业进行臭氧帮扶指导,聘请专家对100余家涉固废危废企业进行了新《固废法》培训,确保各类企业及时知晓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六)全面落实排污许可,排放总量有效控制
一是扎实做好污染减排。有序推进我区水和大气污染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工作,建立一企一档的核查减排工作材料。完成的水污染物减排项目为我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项目1个、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项目9个、赤湖网箱养殖拆除项目1个以及畜禽养殖(九江博莱农业生态园)关停项目1个;我区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实际减排量分别为:①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2020年共削减241.73吨;②氨氮(NH3-N)排放量2020年共削减26.01吨,已完成省、市考核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下降率4.6%,氨氮(NH3-N)排放下降率4.2%的目标任务。完成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通过开展砖瓦窑行业大气污染集中整治,关停取缔了辖区所有粘土砖厂,对5家页岩砖厂进行集中整治,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完善烟气收集系统;开展燃煤锅炉专项整治,2018至2019年辖区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淘汰;鑫山水泥完成脱硝工程建设。2020年我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全面完成市里下达的分解目标任务,即二氧化硫比2015年下降9.00%削减204.2吨、氮氧化物比2015年下降1.87%削减58.7吨。“十三五”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规定的减排目标顺利完成。
二是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发放制度。从源头上把控辖区内排污企业的排污情况,我区全面完成清理整顿阶段和2020年度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清理整顿阶段发证5家,登记156家,2020年阶段发证38家(其中5家为限期整改通知书),登记317家,提前一个月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实现我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三是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我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于2020年6月全面完成,全区纳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322家,农业源109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1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20家,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场(厂)1家),移动源(加油站)19家,生活源141家(其中1家生活源锅炉,103个行政村,37个入河排污口),所有普查相关数据与资料均已按照国家要求制定普查档案并入归档。熊婷同志获得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先进个人表彰。
(七)监测工作有序开展,监测体系基本健全
一是做好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将沙河、干家河、蛟滩河等重要水体水质、9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列入每季度例行监测范围,定期掌握环境质量状况,以便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二是做好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将城区污水处理厂、赤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港口街镇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设施的进出水浓度,城区4家医院出水水质,九江县汇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10余家涉水重点企业排水,鑫山水泥、华林特钢等8家涉气重点企业的废气排放纳入每季度监督性监测范围,定期掌握重点排污单位排污情况,为生态环境执法提供依据。
三是做好自动监测站点建设管理。投资1516.9万元,新建了1座监测6参数的“中心幼儿园”空气自动监测站、1座“九江县麦沟”水质自动监测站、1座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和13座3参数的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全区环境质量状况自动监测体系不断健全。
(八)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干事热情不断激发
一是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我局高度重视,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基层党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印发了《九江市柴桑生态环境局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九江市柴桑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切实履得“一岗双责”责任清单》《中共九江市柴桑生态环境局党总支“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工作细则》等文件,每季度对各股室负责人进行谈心谈话,真正实现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同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警示教育。
二是推进党建三化建设。我局积极推进党建“三化”建设,把“三化”建设列为党建“一号工程”,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按照基层党建4个标准化,6个规范化的目标要求,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强化了党支部建设,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完善“党建+环境保护”新模式。我局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将主题党日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构建了“党建+环境保护”的新模式。先后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庆祝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包干联系帮扶疫情防控活动、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新《固废法》系列宣贯活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理论学习月暨网络竞赛答题活动、保护生态环境,守护候鸟家园以及驻厂帮扶重点企业,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党建+特色活动,将本职工作和党建活动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参加支部活动的积极性,支部活力进一步激发。
四是全力展现环保铁军风采。积极参加最美环保人,柴桑好人等评选活动,向社会各界展示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新时代生态环境铁军的风采。董淳淳同志荣获“2020九江市最美环保人”称号,江春旭同志荣获“爱岗敬业柴桑好人”称号。
(九)丰富环境宣教活动,环保理念广泛普及
一是对政务网生态环境内容进行改版升级。及时上传生态环境保护最新工作动态、环保督察、部门职责、权责清单、行政处罚、项目审批、环评及验收公示和工作特色亮点等(部门动态、机构职能、行政权力、公示公告、环保督察、污染防治、回应关切等)内容。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宣传,积极向主流媒体投稿,宣传报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新典型。今年以来,向各类报刊杂志和上级部门报道活动信息98余篇,在《中国环境报》上刊登1篇,在江西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网刊登1篇,在省厅微信公众号上稿13条,在《九江日报》刊登2篇。同时,收集整理了活动图片500余张,在区电视台栏目专题报道3期,综合性报道9余次。今年完成了环境报征订任务101份。同时我局还对“柴桑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整改,聘请第三方开发设计了我局的“环境信访平台”,从而更加方便群众办理投诉事项。公众号及时更新我局的工作动态和我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并链接至政府门户网站。
二是“六·五”活动丰富多彩。今年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又各具特色的主题宣传活动,举行了柴桑区环境质量状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布群众关心的区环境质量状况;开展了线上云开放“垃圾填埋场和柴桑区环保局空气自动监测站”两个环保设施运行情况。通过拍摄视频、网上科普等方式,让广大市民朋友足不出户就可以“云游”环保设施,共同见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了环保进社区、进企业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环保袋。
三是积极开展新媒体宣传。今年以来,我局相继组织拍摄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环境自动监测站、垃圾填埋场云开放环保设施”简介、“我的环保故事-江春旭”“最美环保人-董淳淳”、“扫黑除恶主题片‘废机油背后的黑网”等视频宣传片。宣传片通过多个角度,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弘扬生态文化和生态价值观念,进一步动员引导社会各界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人人争当建设美丽中国的践行者、倡导者和引领者,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走进日常。
(十)着力做好环保垂改,队伍力量不断加强
一是积极整合职能。我局积极协调,积极整合其他部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职责,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充实监测、执法人员,新增监测编制5人、执法编制6人。现实有行政编制12个、综合执法编制23个、环境监测编制12个。
二是全面完成人员上收工作。我局积极协调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顺利完成划转、调入9人的档案审核,编制、工资等相关手续的办理。划转、调入的人员已于2020年12月底到岗到位。
(十一)扎实做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取得胜利
组织全局干部职工30人,做好新合镇杨桥村和爱国村29户贫困户的帮扶工作。继续派驻董威同志担任杨桥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主动帮助贫困户寻找就业机会,推进产业扶贫发展,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发动帮扶人主动作为和不断激发贫困的内生动力,我局帮扶对象已全部实现脱贫,每户年人均收入均在11000元以上;帮扶对象中已有26人成功申领慢性病保障卡,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全覆盖,切实解决医疗保障问题;保障了贫困户饮水安全,我局帮扶对象已全部完成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任务,切实解决住房保障问题。新合镇杨桥村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环境质量状况有待进一步提升。水污染方面,由于赤湖为我区与瑞昌市共有,赤湖水质还不够稳定,联防联控还有待加强;大气污染方面,重大项目较多,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柴油汽车尾气排放监管还有盲点,PM2.5排名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020年,虽然我区完成了生态环境垂直管理改革,完成了转隶、划转调入人员的上收,组建了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但是执法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较当前繁重的工作任务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专业技术人员还相对较为缺乏,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待进一步联动。污染防治覆盖面广,各项工作还需要各相关部门大力配合,部门在联合执法、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科学治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和监测硬件条件还有待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设备还需进一步完善,科学治污、精准治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2021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每月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央、省、市、区最新政策精神,及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为切实做好我区生态环境工作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全力推进三大攻坚战。加强排污总量控制,持续开展“四尘三烟三气”专项整治,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调管控,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建设机动车尾气黑烟抓拍系统,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现精准执法高效执法。打好净水保卫战,强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实施沙河水质提升改造项目。集中治理工业园区水污染,启动实施赤湖工业园地下水管控,全面清查“散乱污”企业,持续开展“清管”行动。打好净土保卫战,积极做好港口街镇农用地污染治理项目的监管和服务工作,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三)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格建设项目管理,把好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加强整治影响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各类环境污染,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四)强化整改责任落实。加强跟踪协调、督查检查,加快推进各级督查反馈问题后续整改工作,不断巩固环保督察整改成效,严防反弹回潮;对长期推进、持续完善的整改任务,常抓不懈,抓出成效。同时,积极做好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
(五)做好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基层党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2020年12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