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1-1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0571

柴桑生态环境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4-01-12 10:03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九柴环文〔20241签发人:汪超群


柴桑生态环境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

2024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大力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统筹协调,助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全区优良天数为337天,空气优良率为92.3%,中心城区排名第1位,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增加13个优良天。全区9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国考和省监测断面平均水质均达Ⅱ类水标准,截至202311月,水质综合指数3.4200,排名全省第49、全市第6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93%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

2.主体责任持续压紧压实。充分发挥环委会办公室职能,推动区委、区政府及各地、各单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2023年以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党政班子联席会累计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议题16次,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次召开全体会议调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专委会定期组织召开调度推进会议,研究部署和调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环保夜查暗访行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一线调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40余次。区环委会各成员单位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协调配合、压紧压实责任,推动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二)围绕三大战役,助推污染防治纵深推进

1.深入打好蓝天提升攻坚战。组建大气巡查管控专班,累计开展大气巡查管控工作600余人次,检查工业污染源110家次,检查城区在建工地25个,全面排查餐饮企业359家,发现露天焚烧火点104处。委托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团队为全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精准预测分析、精心部署安排、精细落实管控等措施,成功保良可能出现的臭氧超标风险天11天,有效应对4次沙尘传输天,累计挽救扬尘超标天2。持续推动臭氧和颗粒物协同管控,推进全区18家涉VOCs汽修企业整改,督促中心城区12个在建工地全面落实“八个百分百”降尘措施。

2.深入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持续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开展《九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宣讲,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积极服务推进江州大道西片区管网整治项目,实施箱涵周边市政管网混错接改造、市政管网修复与建设等工程。强化污水冒溢和直排巡查,对问题点位周边管网进行溯源排查,采取工程性措施加大整改力度。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开展城区水体联合清查。推进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提升,成立柴桑区赤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提标升级工作顺利推进。

3.深入打好净土提升攻坚战。全力服务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赣北小腊子山及周边历史遗留污染治理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即将开工建设。开展危废安全隐患排查行动,督促涉危省、市重点企业完成问题整改8个,督促全区17家医疗机构完成监管平台申报管理计划并执行电子联单。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5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任务2个,辖区88座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委托区农垦集团统一维修改造、统一运维,着力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措施“晒太阳”问题。

(三)坚持问题导向,助推服务水平优化升级

1.强力推动环境问题整改。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18件信访件,已销号办结17件,剩余1件涉及丁家山问题信访件正在有序推进整改顺利完成今年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的办理回复、资料收集、下沉督察等各项协调配合工作,督察组交办信访件已完成整改办结12件,正在整改1件,整改完成率92.3%。聚焦群众身边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受理回复群众环境信访166件,办结率、回复率均达100%

2.全力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以“两服”“三限”“四减”持续提升全局服务水平,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今年以来,累计召开11次企业接待日,接待企业23家、现场解决问题25个。重点跟踪帮扶全区200个重大项目环评手续办理情况,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累计帮扶33家次,解决问题7个。累计审批环评项目22个,发放排污许可证38张,帮助18个项目环评引用监测数据。

3.创新打造学习交流平台。举办4期“绿色柴桑讲坛”,参训150余人次,有效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环保专业水平。强化政企沟通,协助11家企业成立柴桑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学校,健全普及环保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的政企交流、企业互助平台。

(四)紧扣主责主业,助推监测执法能力提升

1.加强环境现状监测。完成辖区内15个重点水环境断面水质、14个地下水监控点水质、8个千吨万人和1个百吨千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5家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情况的监测任务,配合驻市监测中心完成5家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4个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采样送样工作和工业园区12个地下水点位监测工作,及时掌握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2.推进监测能力提升。申请5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监测能力提升,购买一批检测设备、试剂耗材、玻璃器皿,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升级。组织开展10期集中理论与15次实操培训,完成培训资料、监测设备、药品试剂等采购工作,上岗证考核理论考试通过率达91.3%,现场实操、盲样测试、实样测试通过率均为100%,持证上岗考核合格项目总计144项。

3.推进执法能力提升。投入40多万元,持续加大对环境应急物资、设施设备储备情况的更新改善,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提升执法实战能力,先后派员参加“蓝天保卫战”执法监督帮扶实战比武、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活动,在实战中提升执法能力。提升应急联动能力,先后与区消防救援大队、应急管理局签订突发环境事件联动合作协议,畅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沟通渠道。开展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多形式培训,今年顺利完成了本单位监测采样考试工作,参加考试的27名执法人员全部通过。

(五)强化宣传引导,助推生态理念蔚然成风

1.强化信息公开。柴桑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发布原创稿件101篇,其中被九江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采纳上稿57篇,中国环境报上稿3篇,中国环境app上稿8江西环境微信公众号上稿1篇。每月向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报送政务信息2篇,今年来,共计报送24篇政务信息。

2.开展系列宣贯。积极开展环保知识“六进”活动,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生物多样性日和全国低碳日等重要节点,通过开展环保知识“进社区”“进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进校园”、生态文明理念“进机关”“进乡村”和“送法企业”等系列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开展环保设施线下公众开放活动,累计开展6次线下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共130人次。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与柴桑区委宣传部联合召开“九江市柴桑区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布我区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等情况。

3.展现铁军风采。积极参加2023年“江西最美环保人”“九江最美环保人”和“最美基层环保人”评选活动、“环保设施云开放”活动和“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选拔赛。629日,我局荣获江西省2023年“我是生态环境局讲解员”选拔赛优秀剧本二等奖。

(六)立足党建引领,助推党的建设走深走实

1.突出政治建设,强化思想引领。局党组坚持以上率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及时发放主题教育相关书籍,为全局党员讲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岷山红色文化园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2.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工作效能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创建“四强”党支部及“三比三创”活动,我局党支部荣膺区直机关“三比三创”行动“第一比”之“三会一课”规范记录评比“红旗先锋单位”称号。结合“双进双联”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环保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宣讲等“党建+”特色活动,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共计150余人次,主题党员活动12次。组织局党员干部借助柴桑区企业环保学校平台,为园区企业代表进行环保专题授课,有力提升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3.加强作风建设,严明纪律规矩。持续开展环评审批、生态环境执法、资金项目等三个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四项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不断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注重重大节假日廉洁提醒,组织开展了节前廉洁提醒会4次。开展新入职人员的廉政谈话,切实扣好廉洁从第一粒扣子”。对财务、环评、执法等重点领域的负责人开展廉政提醒谈话,提醒告诫严守廉洁纪律,切实防范廉政风险。2023年,通过传达有关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接受红色教育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共15次,开展廉政谈话20人次。

二、存在问题

(一)空气质量未能实现持续改善。柴桑区PM2.5平均浓度为32.8微克/立方米,同比恶化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3%PM2.5浓度在全省排名第105名,全市排名第13名,年度空气质量未能实现持续改善。

(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还有差距。部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级交办的重点问题整改进展还不尽如人意。例如,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18件信访件,剩余1件涉及丁家山问题信访件还未完成销号

三、2024年工作思路

1、聚焦环境质量提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PM2.5年平均浓度、空气优良率、水质达标率等关键指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实施,持续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蓝天提升攻坚战。强化“四尘”“三烟”“三气”管控,强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持续推进污染减排,提升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水平,强化秸秆露天焚烧管控。深入推进碧水提升攻坚战。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系统谋划水环境治理,持续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逐步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持续开展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提升专项行动,20244月底前,完成赤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深入推进净土提升攻坚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和风险防范,强化部门联动和监督指导,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深入开展企业周边污染耕地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动态监管,完成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年度任务。

2、聚焦突出问题整改,做好环保督察迎检工作。聚焦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着力解决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件整改,及时制定整改方案、部署整改工作,力争问题早整改早见效早销号。加快推进柴桑区赣北小腊子山及周边历史遗留污染治理项目,确保丁家山周边环境问题有效管控。持续推动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治理城区生活污水问题。聚焦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妥善处置群众环境信访诉求。围绕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全面排查辖区内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3、聚焦美丽品牌创建,全面推进美丽柴桑建设。深入贯彻美丽中国、美丽江西、美丽九江建设任务要求,全力推动美丽柴桑建设,打造一批美丽乡镇、美丽农村、美丽园区、美丽工厂、美丽河湖等标杆,及时总结宣传美丽建设和生态宝地建设阶段性成效和创新性成果,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循环产业发展,创建一批“无废工厂”“无废社区”等“无废细胞”。擦亮改革品牌,做响柴桑区企业环境保护学校亮点特色,助推企业、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4、聚焦党建统筹引领,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廉政教育,以铁的决心倒逼全局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深入,为柴桑生态环境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0241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