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议案提案办理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1-08-2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1-590791
对政协九江市第十五届六次会议提案第20210113号提案的答复
关联导读:
分类:(B1)
九柴环案字(2021)第01号
对政协九江市第十五届九江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案第20210113号提案的答复
区政府办:
关于“降低噪音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沿街商业广告产生噪音扰民问题时有发生,这既影响了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又损害了九江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形象。对于曹敏委员提出的《降低噪音提升老百姓幸福感》,柴桑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积极协调有关主管部门,共同抓好此项工作。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强化城区噪声定点监测工作
2020年,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九江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和《九江市声环境质量监测布点技术报告》,对我区噪声功能区划分进行了完善和调整并启动了噪声监测工作。该方案的实施,将对今后我区控制噪声污染、加强声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安静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已定期开展噪声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我区城区声环境质量情况,科学指导我区开展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二、建立建筑工地夜间施工许可制度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些施工工艺必须连续完成,比如混凝土的浇筑工程,施工单位应事先向具有审批权限的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夜间施工许可证”。当施工单位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后,须在影响区域进行公示,而且必须采取降噪措施,确保其排放噪音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三、强化宣传教育引导
《九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将“在城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居民区举行娱乐、健身、集会、商业促销等产生环境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活动”列为不文明和重点整治的行为。我区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展板等多种渠道宣传噪音扰民的危害,使广大商户提高意识,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不人为的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学习和休息。公安机关也加强对沿街商户的法制教育,让这些经营者了解法律关于噪音扰民的相关规定,引起其对噪音问题的重视,清楚制造噪音要承担的后果,从而使商户自觉的控制音响音量,减少噪音的产生,减少扰民问题的发生。区文明办、市场监管局、城市管理局、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引导、教育商业经营户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引导经营商户依法依规经营,通过改善经营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顾客,从源头上减少商业噪音的产生。
四、加大商业噪音巡查管控
区公安局治安巡查大队、各派出所加强对易产生噪音的商业区、市场周围进行巡查检查,并依靠社会综合力量,充分发挥社区活动室、居委会、工商业户、个体协会、群众健康活动组织的作用,共同管理生活噪声,维护良好生活环境。
五、构建联防联控体系
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区公安局依靠社区、志愿者、帮建单位,以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监督管理的方式,及时调解噪声扰民纠纷。区公安局本着有噪声扰民案件报警必须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原则,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导致案件升级。
六、从严查处违法行为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噪音污染行为,区公安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九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及时查清事实,坚持以人为本,文明执法,及时劝阻制造噪音扰民的行为,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噪音扰民升级为殴打他人等其他案件。对经教育劝说拒不整改,继续扰民的,及时固定证据,并依据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处罚。
2021年8月19日
签发领导:吴珊珊
联系人及电话:熊婷 18007027580
抄报:区政协提案委,区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