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0-06-0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0-875295

柴桑区商务局疫情防控工作阶段性小结

发布日期: 2020-06-02 10:42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局全体干部一直奋战在防控一线,切实做到了“忠诚、干净、担当”,为打造“五型”机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相关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部署突出一个“早”字

在柴桑区还没有发布I级响应前,我局就提前谋划,准确摸清了底数,切实做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1.本职工作早部署。我局1月21至22日就派专人到各大商超调查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及储备情况,为后期出现的抢购风消除了隐患。1月25日(大年初一)受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散的影响,居民开始出现抢购,1月26日(大年初二)居民恐慌情绪高涨,我们监测到各大商超出现市民抢购米、面、油等商品现象,米、面开始断档,1月27日(大年初三)抢购大米出现高潮,上柜的大米无论优劣,一小时内抢购光。针对这种不理智的抢购行为,自26日开始,我局派员到商超督促调米,要求各商超增加上货频次,保证供应且不能涨价,同时请电视台现场釆访报道,稳定市民恐慌情绪,并且要求各商超张贴安民告示,28日(大年初四)抢购的市民开始减少,直到29日全部恢复正常。

2.应急工作早谋划。区指挥部将应急物资调配和发放工作交由我局承担后,我局立即进入临战状态,1月22-23日紧急协调相关企业,1月24日(除夕)购入一次性口罩56000个,极大地解决了I级响应后口罩奇缺的燃眉之急。

二、工作突出一个“勤”字

(一)嘴勤

1.做好上传下达。疫情就是命令,接到命令后,我局全员下到各包保单位,将上级的精神迅速贯彻落实到责任单位,同时将他们的难点、热点问题带回来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请求上级帮助解决,很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首肯。

2.加强信息报送。这次疫情,我局坚持每天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送动态信息,截止目前,共在上级部门及主流媒体刊登各类信息6条,上级部门及主流媒体转载我局信息2条。  

3.及时沟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因疫情防控需要只能靠手机沟通,我局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做到了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两不误”,目前洽谈项目8个,签约项目5个。

4.协调解决问题。疫情期间,各方面工作都暂缓甚至停滞,为确保出口企业开展业务,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的形式联系凡达建材、福美泰生物科技等公司,询问公司当前出口困境,及时联系九江海关、上港集团(九江)公司,咨询传达当前货物出口形势,确保企业正常开展业务。

(二)手勤

1.应急物资登记造册。这次疫情的应急物资种类和规格繁多,为了保障物资科学合理调配,我局设置了3本台账,即:《资金使用台账》、《入库物资台账》和《物资调拨台账》,切实做到了进出详实、数据精准、条理清晰。

2.督查单位建立台账。我局服务的单位点多、面广,有重点企业6个、重大项目3个、社区1个、帮扶村1个、大型商超4个,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督促各单位落实责任分工、应急机制、测温、消杀、垃圾处理、工作人员行动轨迹、疫情防控宣传、疫区人员劝返、食堂分餐等9个项目建立台账,以便核查。

(三)腿勤

1.全方位调配物资。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我局干部职工的一次大考验,局主要领导带头上阵,不分日夜,到南昌、赴疫区、临一线,倾全力保障物资供应,在区主要领导的指导下合理调配物资,使各项物资及时保障到位。

2.多形式督导项目。按照我局制定的相关措施,各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每天必到各责任单位实地督导,同时通过电话、微信等其他方式及时了解各项目的进展情况,为疫情结束后相关项目的签约、兴建、搬迁的顺利进行做好了扎实工作。

3.高频次回访企业。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确保2020年外贸出口稳步增长,商务局多措并举。积极做好外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使得全区12外资企业全部复工、42家外贸出口企业在2月29日之前顺利复工41家。

三、任务突出一个“实”字

(一)强化管理,压实责任

1.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各责任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督促相关企业严格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检疫查验和健康保护措施,切实做到“五个到位”,即: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防控物资到位、防疫措施到位、人员管控到位。   

2.落实跟踪监管责任。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各责任人严格履行监管责任,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帮扶以及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工作。

3.加大应急物资储备。明确专人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截止目前,共调拨一次性口罩504510个、KN95口罩1480个、KN90口罩199个、KF94口罩1675个、医用外科口罩5140个、医用防护服1150套、隔离服731套、医用隔离面罩100个、护目镜208个、一次性手套53000只、消毒酒精2929瓶、消毒液5675公斤、测温枪280支、体温计3240支,其他物资储备充足;同时为了企业复工复产,我局特别为各类企业众筹了60万个口罩,充分保障了这次疫情防控工作。

(二)因企施策,对口帮扶

1.加强生活必需品的日常监测。每天派专人到各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调查,主要对粮、油、肉、禽、蛋、奶、蔬菜等进行监测,出现断档的及时要求企业补货,并要求加大储备;对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出现积压的,要求民生保供企业加大对接,及时消化积压产品。同时严禁企业哄抬物价、贱价伤农现象。

2.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的难点问题。针对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运输和人员返岗遇到困难的情况,我局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保证生活必需品的的运输和工作人员返岗有序进行。

3.帮助企业争取政策和防护用品。疫情防控以来,省政府《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20条政策措施》(赣府发[2020]2号)和市政府《关于印发积极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26条政策措施的通知》(九府发[2020]2号)文件精神,我局主动作为,帮助企业在做好保供稳价的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先后帮易佳购争取省级扶持资金,柴桑购物广场等10家单位争取融资贷款,博莱等6家企业争取市级扶持资金。协调解决生活必需品生产和流通企业提出的运输车辆、物流配送、资金需求、生产资质、产品检测、市场价格等问题。同时,针对部分保供企业防护用品不足的问题,我局不等不靠,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口罩和部分消杀用品,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需。

(三)增加储备,平衡供需

建立健全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临时储备库,鼓励本地储备规模大、配送能力强的应急保供骨干企业开展生活必需品商业储备,确保有效满足本地居民7天以上的生活必需品消费量。到目前城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粮食库存366.8吨、食用油库存39吨、蔬菜库存16.9吨、肉类产品库存17.9吨,确保了生活必需品市场不断档、不脱销。

(四)畅通交通,保障运输

按照上级部署,我局专门开辟了生活必需品运输绿色通道,积极协调区交通运输局在统筹做好交通管控的同时,要对运输大米、蔬菜、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车辆简化通行程序,对持有区内外有效通行证车辆,在全区范围内一律放行。

(五)鼓励开业,活跃市场

鼓励商贸骨干企业的商铺商户尽可能开业出摊,组织动员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通过临时顶岗、合理排班、动态调岗等灵活措施,统筹安排员工上岗。引导大型商场和连锁超市等流通企业增加补货频次,增加蔬菜等鲜活产品上架。

(六)恢复经济,复工复产

因疫情防控的需要,除民生保供企业正常运转外,其他企业都处于停滞状态,为了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我们积极协调各方,让未停工的企业做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应急保供“三不误”;让未复工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尽快恢复产能。

(七)多措并举,网上签约

疫情发生以来,我局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创新和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在前期接洽的基础上,积极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网上签约等方式推进网上招商。按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做到战疫招商两不误,2月22号,我们举行招商引资项目“网上签约”活动,这次“网上签约”以网络视频方式,与萨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晶彩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钜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江西福美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4个项目方签署了合同。主要涉及智能充换电设备生产,LED电子显示屏的研发、生产,高端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环保新材料生产等领域。四个项目总投资额27亿元,预计每年实现税收超过1亿元人民币,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夯实了基础。

四、使命突出一个“担”字

1.及时出台制度。自疫情开始,我局先后出台了《九江市柴桑区商务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关于认真做好我区商务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工作的通知》和《九江市柴桑区商务局包保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人”。

2.严格落实核查。各责任人每天不定时到相关企业进行核查,对各自包保的责任单位的防控责任分工、应急机制、测温、消杀、垃圾处理、疫情防控台账、工作人员行动轨迹、疫情防控宣传、疫区人员劝返、食堂分餐、扫码等项目进行逐一核查,对防控措施不到位的现场进行整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产停业。

3.切实履职尽责。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各责任人切实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两手抓”,同时督促相关企业确保做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应急保供“三不误”。

4.强化责任追究。对工作中浮于形式、敷衍塞责的责任人实行严格的问责机制,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商务系统不出现任何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