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1-3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3002

九江市柴桑区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4-01-30 10:00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柴桑区商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五大战略”和“八大攻坚行动”部署要求,推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努力恢复扩大消费、加快推动产业链招商。2023年2月、4月分别荣获九江市扩大开放领导小组授予“全市数字经济招商奖” 、省委、省政府授予“2020-2022年度全省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先进单位”,为全区经济呈现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招商引资。全区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53个,合同资金68.54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0个(含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2个),合同资金59.67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11亿元的国瑞重工35万吨高强铸锻件项目、投资10亿元的佳拓碳酸锂项目),5-10亿元项目1个(昂达环保节能复合发泡门项目)。 

(二)引进内资。2023年1-12月,我区利用省外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以上新项目25个,项目个数列全市第7位;实际进资107.29亿元,总量列全市第5位,同比增长5.57%,列全市第10位。

(三)利用外资。利用外资。2023年1-12月,我区完成现汇进资53万美元,现汇任务完成比2.12%,同比增幅-90.26%,列全市第14位。

(四)外贸出口。2023年1-12月出口累计人民币27.6亿元,增幅-32%,其中生产型8.68亿人民币,生产型出口增幅25.6%,非自营出口18.92亿人民币。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2023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2亿元,同比增长5.5%,低于全市平均增幅0.7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11位。升规入库工方面:今年共入库82家贸易单位,其中月度入库42家、年度入库40家。

(六)网络零售额。2023年完成网络零售额6.67亿元,同比增长8.79%。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招商引资精准推进

(1)坚持率先垂范,高位推动抓招商。今年以来,我区始终牢固树立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率先垂范,亲力亲为,更是做到“五个亲自”,即:坚持亲自带队外出招商、亲自会见重要客商、亲自陪同重要考察团、亲自洽谈重大项目、亲自协调招商难点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外出招商23次,参加外埠商会庆典、推介会共4次,在上海成功签约金融战略合作,在北京成功签约100MW风力发电新能源项目、强师计划教育项目、金融战略合作。举办三请三回活动共12次,通过三请三回活动签约重点项目投资2亿元的本铯智能科技项目。成功举办了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森陶智能新型锂电池窑炉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参与集中签约的投资项目共23个,总投资额超5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7个,服务业项目5个,农业项目1个。

(2)坚持多措并举,强化队伍抓项目。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实现全民招商与骨干队伍招商有机结合,我们做到“四措并举”,即:注重领导招商、组团招商、小分队招商、聘请顾问招商。截至目前,25名挂团区领导累计外出招商56次,12个组团单位累计外出招商113次,对接有价值招商信息129条,引进过会项目32个;4支小分队共外出招商29次,收集省外招商信息50条,成功招引了投资1亿元的远洋船用阀门项目、投资1亿元的奥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及储能设备项目;先后聘请上海、北京、广东商会会长为我区招商顾问、商会秘书长为招商专员,充分利用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柴桑商会成立大会和换届大会成功举办3次“双招双引”推介会。

(3)坚持完善机制,聚力攻坚抓落实。为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区从规范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流程着手,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强化招商调度推进,狠抓招商引资工作落实。一是在项目落户上注重项目质量。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落户上始终坚持标准、注重质量、严格把关,做到“五注重”,即:注重优选绿色环保重大产业及配套项目、注重引进项目的增加值、注重项目方的综合实力、注重项目的建设速度和市场需求、注重项目的投资强度和税收回报。尤其是永园阀门项目从签约落户到开工建设,历时5个月已完成总进度的90%,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二是在政策制定上注重项目效益。进一步明确了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强度、规模和税收贡献率,把注重项目落户前端基础设施、装修、租金等扶持转化为加大后端税收、租金减免等扶持,把标准厂房租金600元/平方米调整为300元/平方米,新增租赁标准厂房项目税收“三免两减半”扶持等政策。三是在调度推进上注重工作成效。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调度招商引资工作13次,区分管领导调度招商引资工作11次,及时调度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洽谈签约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等,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见效落地

(二)投资环境持续优化

(1)积极兑现惠企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服务效能,2023年已兑现相关扶持资金3007.07万元,其中税收扶持资金399.07万元、装修补贴25万元、租金扶持147.39万元、基础设施扶持2311.9万元、资产转让扶持123.71万元。

(2)主动服务抓惠企。一是坚持“项目为王”工作导向,扎实开展项目大会战,28位区级领导分包全区200个重点项目,深入实施“12345”项目推进机制,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二是聚焦“四办” 打造“柴好办”新品牌。截至目前,为30余家企业申报省区市外经贸扶持资金1579.6万元;为6家企业兑现相关扶持资金3007.07万元,其中税收扶持资金399.07万元、装修补贴25万元、租金扶持147.39万元、基础设施扶持2311.9万元、资产转让扶持123.71万元。三是围绕企业需求,积极搭建为企业“办好事”。截至目前,为福睿科技申报了广交会展位,组织4家参加广交会、组织10家外贸企业参加34次国内外大型展会;累计组织13家企业参加政策宣读“大篷车”、4家企业参加校企人才对接会、32家企业参加“三同”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开展企业遍访活动,为企业宣传惠企政策,送政策到企业,协调、推动解决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

(三) 社会消费提振复苏

(1)激活市场拉增长。组织开展新春年货节、马回岭百年庙会、盛夏汽车消费季、新能源汽车展销会、美食文化节、双品网购节、电商直播大赛等一系列会展活动。同时,通过“政府搭台、商家合作、全民参与”形式,先后在春节、五一、国庆期间分三批次发放消费券共计950万元,带动消费近5亿元。有力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极大地拉动了市场消费。

(2)升规入统育主体。批零住餐等贸易业仍然是群众消费的“主战场”。今年我区成立工作专班,采取“产销剥离、主辅分开、清楼扫街”等方式,上门上户走访企业,全面摸排商贸企业,对临规企业进行重点帮扶。目前,我区共有限额以上贸易单位140家,其中批发28家、零售59家、住宿6家、餐饮41家。

(3)深耕商贸谋全局。按照江西省商务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达标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赣商务建设字〔2023〕203 号)的要求,计划对各乡镇、街道进行工作验收,力求实现我区13处乡镇、街道,93处行政村按照计划要求完成验收。同时准备出台关于建设柴桑区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重点,确保明年完成物流配送体系试点工作。

(4)打造品牌促消费。加快培育老字号企业,积极协助我区企业申报老字号品牌。2023年我区已申报中华老字号1家,江西老字号1家。加强老字号品牌宣传推介,组织我区老字号企业报名参加2023年山东、浙江、河南、江西、天津等5省市的老字号专业展会,并为企业减免了参展摊位费等费用。

(5)弘扬诚信促发展。弘扬商务诚信文化,推动柴桑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发放《诚信经营倡议书》《商务诚信宣传手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手册50余份,并在超市及加油站LED屏幕滚动播放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主题标语“铸诚信、提信心、促消费”,现场签署承诺书40余份。

(6)发展绿色降污染。2023年我区在商务部网站备案的再生资源企业45家,同比增长81%,商贸流通企业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量与同期环比减少16%。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招商引资方面

(1)招商任务完成不平衡。从引进招商项目看,截至年底,全区共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53个,合同资金68.54亿元,其中:14个乡(镇、街道、场)还有2个(岳狮街道、新洲场)没有引进项目,51个部门只有21个部门引进项目,4支产业招商小分队还有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小分队未引进项目。

(2)招引项目投资规模偏小。从投资规模看,从投资规模看,今年我区只引进2个10亿元项目(11亿元国瑞高强铸锻件项目、10亿元佳拓碳酸锂项目),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2个。由于引进项目个数不多,且投资规模偏小,将会直接影响利用省外、市外项目入库个数和进资空间。

(3)引进项目未有外资项目。目前我区引进53个招商项目中没有1个外资项目,而目前在建外资项目仅2个,分别是江西佳士能源和九江福睿科技,且两个项目今年现汇进资53万美元,导致利用外资进资空间非常小。

(4)部分落户租赁项目质量不高。2020年至今,共计有6家租赁标准厂房的企业已兑现装修扶持资金共计1694.93万元,由于项目方原因至今未履行合同,项目停滞未生产落地。分别是半导体产业园项目、凯森硕光电项目、美森LED显示屏及智能开关插座项目、科震半导体芯片封装项目、锂电池生产项目、正立摄像头模组项目。

(5)部分洽谈跟进项目落地难。个别项目因土地原因未能及时落地,其中朗琪涤纶短纤维项目批准用地为一类工业用地,而项目建设需要二类工业用地;优邦电子装联材料项目批准的40亩土地中30亩为工业用地10亩为消防用地,不能满足企业用地需求。远洋船用阀门项目和永晋软包装彩印产品项目因标准厂房不够,同时想落户沙城3号标准厂房。

(二)内贸方面

(1)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乏力。2023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2亿元,同比增长5.5%,低于全市平均增幅0.7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11位,未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原因为限上停业企业数量多。共10家零售单位停业或注销,2022年度零售总额基数为6.76亿元,占比32.26%,直接影响到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2)体系建设工作进展缓慢。根据2022年发布的商业体系建设工作计划来看,各地完成率普遍不高,受资金、人口、交通等因素影响完成意愿不强。部分项目因拆迁等问题仍处于规划之中,同时对政策研究不细导致了项目推动的滞后。

(3)老字号发展存在多重难题。一是商户对老字号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在开展老字号申报工作时企业及商户不积极、主动,申报工作进展缓慢;二是对老字号申报条件对企业"字号"的原始资料要求的限制,影响了传统行业的老字号成功申报。

(三)引进内资方面

(1)项目规模较小,今年我区只引进1个10亿元项目(10亿元佳拓碳酸锂项目),亿元以上项目16个,2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15个。由于引进项目个数不多,且投资规模偏小,将会直接影响利用省外、市外项目入库个数和进资空间。

(2)部分项目进度缓慢,项目签约到项目动工投产的周期较长,项目花费较长时间在前期规划和报建手续上,项目建设进度慢导致项目达不到报送和认定要求。

(四)利用外资方面

我区缺乏外资项目储备,外资项目招引成效不明显,现有在建外资项目3个,其中福睿科技去年进资224.53万美元今年进资28万美元,佳士新能源去年进资60万美元今年进资20万美元,今年新增森陶锂电窑炉1个外资项目今年进资5万美元,三个项目目前建设进度缓慢,都没有启动主体建设,直接导致现汇进资慢。

(五)外贸出口方面

外贸出口总量偏小,预计今年我区外贸出口总量约30亿元人民币,预计比去年减少17.56亿元人民币,减少约37%,主要原因是今年流通型企业出口叫停,明年流通型出口也不再纳入外贸考核体系,明年一季度出口会出现断崖式下跌。在全球经贸环境动荡的大背景下,外贸企业面临多重超预期压力,我区生产型企业出口保持正增长。预计今年1-12月生产型企业出口总额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23%。

四、2024年工作计划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强调的“解放思想、扬长补短、开拓进取、固本兴新”,“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坚持产业兴区,重点开展制造业“5310”行动,着力打造以新材料、装备制造、生态循环、生命健康、电子信息产业链5大制造业产业链,重点打造金属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生命健康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的蓝图中,贡献柴桑商务力量。

(一)总体目标

(1)招商引资:全区计划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亿元以上(或外资注册1000万美元)项目40个,“50·20”项目2个,力争100亿元以上项目有突破。

(2)商务经济:力争引进市外固投2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同比增长10%,达2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2000万美元;实现生产型外贸出口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

(二)具体工作措施

(1)精准高质招商引资

进一步压实招商引资责任。在全区上下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明确提升招商质量、招商效率、招商精度。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督查。对意向在谈项目、对已签订合同的项目、对已建成投产的项目等加强跟踪问效。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效,强化全区“一盘棋”统筹推动,乡镇部门协同联动,健全完善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努力在引进百亿元项目、产业链头部企业、引领带动强项目上下功夫。

(2)多措并举提振内贸。施政策抓培育,加大企业申规培育力度;纾企困解企忧,扶持商贸企业做大做强;抓消费促增长,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助燃市场消费活力;积极推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形成与县乡村三级商业体系建设的双轨并行制度;推进老字号的保护与促进工作,弘扬老字号文化;讲诚信促新风,扩大宣传,净化营商环境。

(3)加速项目推进落地。项目签约后,成立服务工作专班,由各招商组团挂团领导亲自挂帅,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跟踪问效。在企业发展上再助力,强化对接帮扶,加强企业用工、用电、资金等要素帮扶,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

(4)强化内资项目储备。落实“三新一高”要求,按照“强招商兴产业”思路,实施延链、补链、壮链、强链招商,突出抓好项目招商,对内资项目优先引进、优先供地。强化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加大招引力度,实施招大引强工程,着力对接一批招商项目落户。

(5)落实项目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优化招商引资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柴办字〔2022〕4号)文件,聚焦扶持政策,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倾心服务、实干实绩赢得企业满意,为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培植保驾护航。

(6)加大对制造业外资引进力度。实施精准产业链招商,推动开展外资“链主”招商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制造业外资招商,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同时深度挖掘富美家、福美泰、微得智能家居、广门电子等外资企业潜能上二期项目,为现汇进资打下坚实基础。

(7)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针对我区部分中小企业外贸出口面临的退税和收汇瓶颈问题,在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上下功夫,为企业提供从接订单、起草合同到报关、退税、联系物流等全流程外贸综合服务,做大出口数据,突破新的增长点。

(8)推进对外贸企业出口规模。支持本地生产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充分利用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各项稳外贸支持政策,推动我区外贸企业出口规模壮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