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9-0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6758
九江市柴桑区商务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关联导读:
今年以来,区商务局以“大抓落实年”活动为主抓手,紧扣区委、区政府“三大攻坚行动”和“八大攻坚突破”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招引主攻产业方向,持续招大引强、招先引优,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以高质量招商引资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2024年5月、6月分别荣获九江市扩大开放领导小组授予“中国-新加坡经贸合作推介会项目对接工作突出单位”“第十三届中博会项目对接突出县区”“2023年度共享招商先进单位”、九江市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工作领导小组授予“2023年度推进商贸物流发展工作先进单位”。
一、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一)招商引资。2024年1-6月,全区累计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合同资金62.4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5个(含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合同资金50.22亿元。目前,全区已签约项目17个。
新引进的40个项目中,在建项目9个,在建率22.5%。投产或运营项目7个,投产运营率17.5 %。
(二)引进内资。2024年1-6月,我区利用省外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以上新项目19个,项目个数列全市第5位;投资额31.08亿元,列全市第11名;实际进资95.91亿元,总量列全市第1位,同比增长8.01%,列全市第5位。
2024年1-6月,我区利用省外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新项目8个,项目个数列全市第3位;投资额20.2亿元,列全市第11名;实际进资54.76亿元,总量列全市第2位,同比增长-36.21%,列全市第13位。
(三)利用外资。2024年1-6月,我区完成现汇进资60万美元,现汇进资完成比3%,列全市第10位,同比增长13.21%。
(四)外贸出口。2024年1-5月,我区累计外贸出口4.92亿元人民币,预计总量列全市第6位,同比增长61.8%,预计列全市第3位。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2024年1-2季度,我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87亿元,同比增长5.6%,列全市第4位。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方面:2024年1-6月,完成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7.107亿元,累计同比增长9.1%,列全市第4位。升规入库工作方面:2024年1-6月,我区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4家,列全市第1位。
(六)网络零售额。2024年1-6月,我区完成网络零售额3.655亿元,同比增长4.42%,位列全市第12位。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高位推动抓招商。一是始终牢固树立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党政主要负责人“头雁效应”。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率先垂范,亲力亲为,重要客商亲自拜访、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活动亲自挂帅、重点问题亲自协调解决。2024年1-6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外出招商10次,参加外埠商会庆典、推介会共4次。二是强化调度推进,提升招商实效。2024年1-6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度招商引资工作2次,区分管领导调度招商引资工作18次,及时调度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洽谈签约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落地见效。三是组建招商引资小分队,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由区级领导带队,组建驻上海、深圳、杭州三支招商分队,大力开展驻外招商活动,围绕“招什么、怎么招”,聚焦目标任务、重点领域、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用活产业链招商、乡贤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方法,广泛收集信息、精准识别项目,不断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二)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全力以赴抓招商。一是压实目标责任,提升招商质效。压实全区66个引资单位招商引资工作责任,优化调整12个招商组团,进一步分解细化招商引资工作任务,规范招商工作流程,明确招商重点,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考评机制,每月对各单位招商引资活动情况和项目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充分压实招商引资责任,营造大抓招商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12个组团单位累计外出招商83次,对接有价值招商信息136条,引进过会项目40个。今年以来,共开展“三请三回”活动10余场,参加活动人员200多人,获取意向投资信息近10条。二是加快项目审批,提升招商成效。区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审批招商引资项目,提升到每周三定期召开会议审批招商引资项目,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项目审批时效,今年以来,共召开7次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会,审批40个项目,合同资金54.08亿元。
(三)优化商贸体系建设,多措并举促消费。一是推进县域物流配送体系试点建设。2024年4月成功申报2024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柴桑区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24修订)》已经发布并详细规划项目及资金使用计划书,确定建设内容、建设方向。同时对全区12个乡镇、街道,108个行政村全面摸排,基本完成冷链配送中心、快销品分拨中心、快递分拨中心、乡镇中转点、村级便民服务点选址,已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拟定设计改造、建设标准要求,并与区内主要批发零售供应商、邮政快递公司、工程建设方、软件信息服务商进行先后洽谈,就县域物流配送体系试点建设工作中需要协调的问题、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前期评估。二是促进消费持续提升。持续挖掘消费潜力,扎实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先后开展了2024年迎新购物消费券活动、2024“乐购新春·惠享柴桑”年货节展会、2024年马回岭“百年庙会”、2024年涌泉中华花朝节、2024柴桑区第六届“双品网购节”暨春季柴桑特色产品直播活动、城子镇“端午龙舟赛”等各类消费促进活动。积极发挥餐饮、汽车行业协会作用,引导商贸流通企业适时开展多种形式促消费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消费券300余万元,开展促消费活动6次,参与企业30余家,带动消费金额3468.2万元。协助我区公园社区申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申报国家级示范试点,通过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改善社区消费条件,创新社区消费场景。三是助力企业品牌打造。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和信息引导,深入挖掘我区企业传统优秀文化,积极培育老字号企业,推动老字号企业的申报认定工作,协助我区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第三批“中华老字号”称号,九江新合豆条厂获得第六批“江西老字号”称号。积极走访动员我区符合评审条件的A级物流企业参加申报工作,助力物流企业创A评级,协助柴桑区首家4A级物流企业江西八八九三商贸有限公司获评估通过,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九江华祥物流贸易有限公司2家3A级物流企业通过国评待公示。
(四)坚持创优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抓惠企。一是支持企业发展,积极帮助企业申报扶持资金。开展“一对一”挂点企业服务机制,定期走访企业,认真了解企业业务现状、发展前景和项目工作开展情况,全方位梳理符合申报省、市、区扶持政策的项目,做到应享尽享、应报尽报,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已兑现相关扶持资金2099.2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235.2万元、装修补贴50万元、基础设施扶持1364万元、运营扶持资金450万元。二是围绕企业需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展会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线上线下展会,增加潜在订单可能性,引导企业依托展会载体,全力打通销售渠道,同时组织企业参加政策宣讲活动,帮助企业深入研究政策、用好政策,切实打通惠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共组织凡达建材、德运实业等10家外贸企业参加江西省境外重点展会共计20余次,组织18家区内企业参加广交会、消博会等境内重点展会共计80人次参加;累计组织30余家企业参加政策宣读“大篷车”等活动,开展企业遍访活动,为企业宣传惠企政策,送政策到企业,协调、推动解决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招商引资方面。一是招引项目投资规模偏小。从投资规模看,新招引项目投资规模普遍偏小,有影响力、聚集带动力的重大项目还不多,尤其是在新材料(金属)、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延链、强链、补链大项目不多。二是缺乏有效招商信息。捕捉招商信息的力度不足,有效信息不足,目标企业对接难,目标企业投资意愿难以判断,目标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难以了解。
(二)引进内资方面。一是落户项目体量小。2024年以来全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6个,没有投资10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在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考核和后续省外系统亿元以上项目的考核上较为被动。二是投产项目储备少。目前省外系统尚未认定的亿元以上项目仅有投资8亿元的江霖环保年产15万立方刨花板项目、投资2亿元的航达环保新材料、投资1亿元的智盛年产纺织面料8000万米织布定型扩建项目、投资1亿元的盛然年产600台套医药设备制造及其配套设备智能化项目。三是用地项目落户少。用地项目落地制约因素较多,包括土地指标、能耗指标、环保要求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一些用地项目无法顺利落地,后续可申报亿元以上项目不足。根据省外资金项目认定标准,亿元以上项目若为供地项目申报亿元以上省外资金项目时认定通过率较高,亿元以上项目若为租赁项目申报亿元以上省外资金项目时很难认定通过。
(三)利用外资方面。现有外资项目的年度储备进资不足。现有外资储备项目2个,其中:福睿科技尚未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今年8月底建设开工,预计到年底可进资150万-200万美元;佳士新能源现已正式开工,计划于年底竣工,预计可进资150万美元,但是使用外资的进度不够,项目方选择使用部分国内资金进行项目建设。进资总量距离2000万美元进资目标仍存在很大差距。
(四)外贸出口方面。受国际环境、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全球市场产业链转移冲击加剧,企业外贸市场随之受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市多数县区生产型外贸出口均出现负增长,我区外贸出口尚能实现较大的正增长,但是受外贸奖励政策变动的影响,外贸出口的增长点有待突破,今后还需加大引进外贸出口型企业的力度。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方面。去年退库企业数量多、保留基数大,亟须补充月度入库零售企业发展新动能。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工作举措。一是推进精准高质招商。进一步压实“一把手”招商责任,通过人盯人、点对点、企联企、主动出击,在全区上下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氛围,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同时强化全区“一盘棋”统筹推动,乡镇部门协同联动,健全完善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努力在引进百亿元项目、产业链头部企业、引领带动强项目上下功夫。二是做好项目服务。根据各招商组团上报的项目,按照园区规划、产业布局、产业方向,征询相关部门意见,拿出初步落户意见。在项目洽谈的分析阶段,商务局将随同服务单位外出考察,商务局充分了解项目相关情况后,组织区直相关职能部门拿出落户意见,提交区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会研究。在项目落地的跟踪服务阶段,商务局将在签订协议、注册等方面和服务单位一起做好各个环节的服务,实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三是明确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紧扣区委提出的制造业“5310”行动要求,围绕产业链条靶向招、紧盯优质项目重点招、紧跟骨干企业主动招,定点跟踪、持续发力,促进招小引大、招大引强。聚焦高铁新区、工业园区,面向特定区域、特定行业,密切跟踪对接重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乡贤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招商。同时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乡贤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精准度和成功率,争取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抢占先机、拔得头筹。四是加强业务提升。对省市区相关的人才、外资等招商政策,本区可用的厂房、土地以及资源,乡贤、商会、本土企业上下游相关的人脉资源进行梳理整合,集中开展招商干部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干部的业务学习能力、信息捕捉能力、项目跟进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做到政策、资源、人脉情况明、底数清。
(二)落实工作重点。一是引进内资方面。全面梳理近年来过会项目情况,掌握项目详细进展,及时收集项目资料,做到投产的永园阀门、户外猩球、航达环保新材料等项目应统尽统。根据项目建设时间做好规划,储备一批新投产项目,主动对接国瑞重工年产35万吨高强锻铸件、融旭汽车部件及塑件部件、宇达为智能穿戴产品等项目。二是利用外资方面。深挖现有企业外资背景,协助做好内资转外资登记。围绕工业领域外,再充分挖掘全产业领域的“资源+外资”的潜力,在重点矿产能源资源等领域,不断拓宽现汇进资渠道。三是外贸出口方面。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行动,让企业了解出口退税优惠政策、最新外汇管理政策外贸涉税政策等省市外经贸政策,并对外资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应对办法。同时支持生产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动员和组织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重点展会,助力我区外贸企业抢订单、引投资、稳市场。四是社会销售品零售方面。抓住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契机,结合即将实施的汽车置换政策,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为下半年的贸易业稳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狠抓月度升规挖增量,加大贸易单位培育力度,全力抓好贸易业升规入库工作,把推进月度升规作为拉动经济指标增长的重要举措来抓,补缺口、挖增量。利用我区出台的电商扶持政策,加大招引电商企业入驻力度,通过电商企业入库调整库内企业结构,补齐汽车销售行业一家独大的短板,指导已达标企业统计人员,根据电商企业入库的要求,准确测算网络零售额及提供支撑数据的相关凭证,确保规上电商企业入库工作顺利推进。
(三)加强工作对接。一要积极向上沟通对接。紧紧围绕考核方案和目标任务,加强与省厅各处室和市局各科室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新要求、新趋势、新动态,把握好考核时间节点及考核方式,准确了解各考核数据指标信息,确保渠道通畅,全力以赴争资金、争要素、争项目、争政策,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二要加强工作沟通衔接。积极主动与各乡镇、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了解项目跟踪洽谈、征求项目落户意见,服务好、储备好项目,全力以赴做好项目信息收集、项目联审联批、项目签约落户等工作,加快推进招引项目落地见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