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名人轶事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08-09-29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0-870493
杨 收
关联导读:
杨 收 字藏之,生卒年不详。其先世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县一带)人,祖藏器曾为江州都押衙,遂定居浔阳(今江西九江)。父维直始任菌溪县主簿,终职濠州录事参军,初娶元氏,生发、假;继室长孙氏,生收、严。兄弟四人分别以春、夏、秋、冬为“义”,皆登进土第。
收七岁丧父,家贫,赖母亲授。年十三,略通经义,善文咏,人称神童。及长,博闻强记,他艺无不通解。因仲兄假末第,收从不应乡试。唐开成未年(40年),假登第,收于是冬赴长安,来年一举擢第。宰相马植奏授收渭南尉,迁集贤校理,改监察御史。收辞曰:“仆兄弟进退以义,当初仲兄杨假乡试未第,仆不敢出衡门;今仲兄杨假从事侯府,仆不忍先为御史。”马相极赞赏,任收为西蜀节度判官。未几,假自浙西观察判官迁监察御史:收亦由川人为监察御史,兄弟并居宪府。后收历任吏部员外郎、库部郎中、中书侍郎,咸通四年(863年);擢同平章事。
收以交队未复,“南蛮”常扰,请治军江西,以壮出岭之师。诏准于洪州置镇南军,屯兵积粟,以饷南海,因功进尚书右仆射。时杨玄价兄弟掌机务,招来方镇贿赂。屡有请托,收不能尽从,玄价以为异己,从中加害,致收罢相、流放灌州(今越南境内),继赐死。后追雪其辜,复官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