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1-0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3022

文旅旺区指挥部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4-01-05 15:05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2023年“文旅旺区”指挥部深入贯彻落实区委提出的“文旅旺区”战略目标,聚焦文旅项目建设、文旅品牌提升和文旅产业壮大等重点目标,全面深化文旅融合,提升产业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文旅事业繁荣。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作

1.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建设了3个开放共享、布局合理、运营规范的城市书房。二是积极推动图书馆、老文化馆场所提档升级,自筹资金50万将老文化馆提升改造为群众文化活动室,自筹资金100万进行图书馆场所升级搬迁。三是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积极开展了世界读书日4场专题讲座、2场全民阅读活动及青少年“寻书”阅绘活动。四是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开展了赣鄱地方文献荐读、传拓文化专题讲座及体验活动、《复兴文库》推介展等活动。

2.丰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载体。一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各基层针对当地业余剧团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业余剧团戏曲辅导培训班24期,助力提升社会艺术团体专业水平。二是大力开展群文活动,开展了共21期的迎新春系列活动、持续8天的“第四届柴桑区戏曲展演月”活动和为期13天的“戏曲进乡村”活动,得到了市民们的一致好评。三是积极举办了“大地欢歌”九江市乡村文艺明星柴桑区选拔赛,并承办了九江市中心城区的复赛。四是举办了“红色八月”公益电影节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电影6场;组建了11支电影放映队伍,并对所有数字放映员进行了培训和考核,全年完成了1900场电影放映,观众达20万人次。五是举办了“2023柴桑区迎新春暨首届‘感动柴桑’系列人物颁奖文艺晚会”、陶渊明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艺活动62场(次)。

3.创作精品艺术作品。一是区文化馆组织编创的九江采茶小戏《香樟树下》荣获江西省第二届现代地方小戏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银奖。二是积极组稿编印《绝上柴桑》等反映柴桑文化特色的地方文化丛书,出版了《靖节高风在柴桑》。三是举办陶渊明诗歌节,邀请了全国50多位诗人来柴桑创作采风,征集了四千多首歌咏柴桑的作品。

4.推动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一是我区7名非遗传承人成功入选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二是开展了第三期丝弦锣鼓(大鼓)培训班及以“九江采茶戏”为主的业余剧团培训辅导班。三是开展了九江山歌青少年传承人培训班,对30名柴桑区青少年进行为期三年的九江山歌教学及音乐培训,着力培养九江山歌青少年传承人。

(二)不断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利用

1.推进文物监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了上级专项资金,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我区29处省县保单位的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并已投入使用。

2.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全年开展了文物安全检查5次,出动工作人员28人(次),全面排查了文博单位、文物建筑等30处(座)。

3.推动荞麦岭遗址公园建设。一是积极组织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荞麦岭遗址申报江西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材料已上报。二是成立了荞麦岭遗址公园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推进申报荞麦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三是聘请了省考古专家、省非遗教授来我区指导荞麦岭遗址公园项目申报及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启动了荞麦岭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四是最新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古墓群,目前正在发掘中。

4.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组织了赣北岷山革命陈列馆、马回岭火车站、狮子·印记馆共3家乡村博物馆申报江西省乡村(社区)博物馆名录,申报材料已提交市文广新旅局。

5.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岳母祠、李夫人墓修缮提质项目顺利完工,我区两大“省保”焕发新生机。

(三)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1.强化品牌创建。一是凌华蚂蚁河生态农庄、新豆涞民俗文化园获批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二是守信田园和博莱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企业(园区)。三是组织大岷山红色景区和岳飞文化园申报国家3A级景区,世名田园综合体申报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目前省市专家组已对大岷山红色景区、岳飞文化园、世名田园综合体进行了实地检查,待下步公布结果。

2.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一是今年,新增5家旅行社,行业发展预期良好。二是岳飞文化园、户外猩球野生动物世界、牧心谷民宿园相继开业,激发市场活力。

3.加强宣传推介。一是邀请全市20余家旅行社开展柴桑区精品旅游线路采风活动,推出3条精品线路。二是参加2023“九鹰抚景·嘉游赣”江西文旅(广东)推介系列活动,向汕头、潮州、揭阳等地朋友们推介我区的旅游资源。三是在守信田园承办了“清凉一夏·驾游九江”2023九江文旅消费季活动启动仪式,着力拓展九江文旅消费市场,增强文旅消费对经济的牵引带动作用。四是积极响应全省“嘉游赣”四季推广活动、全市“惠游九江”营销活动等,积极开展“百县百日、百城百夜、百企百创”文旅消费季活动。五是邀请九江日报社记者来我区各景点采风。

4.构建节庆活动体系。今年,先后举办了马回岭庙会、涌泉花朝节、江洲生态旅游节、城门守信樱花节、狮子春种节、柴桑区美食节、岷山红色文化旅游节、城子镇龙舟赛、农民丰收艺术节、陶渊明文化艺术节、新塘金柿子文化节等25次节庆活动。

5.创新开发文创产品。与柴优桑品公司、匡德公司加强合作,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开发特色文创产品,目前已开发出十余款文创产品。

6.优化景区交通标识牌。优化设置了全区国省道和城区出入口的交通旅游标志牌共11面,进一步完善了我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升我区全域旅游形象。

(四)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1.推进重点项目招商。一是积极推进中华贤母园夜经济、九江深海星空海洋馆、岳飞国防教育影视基地、诗词博物馆、岳飞文化园二期项目招商引资,推动项目签约落地。二是抓紧推进江洲镇与国能九江发电厂共建的项目,同时继续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打造多元业态,推进江洲绿色低碳旅游岛项目建设。

2.加快项目建设。一是强力推进了户外猩球九江野生动物世界在中秋国庆“双节”前顺利开园,至11月底游客量达16万人次,成功打造了国内首个集野生动物园与极限探险乐园与一体的景区。当前正在加速建设探险乐园板块,持续完善野生动物世界。二是积极组织荞麦岭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申报了国家储备文化传承“专精特新”工程项目,与省考古研究院对接完成了115件荞麦岭遗址发掘汉唐文物的核对工作。三是涌泉洞景区改造提升项目一期集镇外立面改造和景区道路建设,预计12月底完工。四是加速推进了天鹅湖景区项目建设,目前科普馆的三层主体建筑已完工,正在装修;民宿酒店已完成设计、预算,因主体结构为轻钢结构,施工周期较短,预计12月底完工。

(五)强化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

1.加强文旅市场监管。一是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4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3次,检查文娱场所48家次。二是相继开展了“扫黄打非·新风”、“扫黄打非·正道”集中整治,“固边”、“护苗”、“清源”、“秋风”、“净网”五大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次,收缴并销毁了非法及盗版出版物500余册(件)。三是开展节假日期间文化和旅游场所安全生产集中大检查12次。四是开展庐山高铁站联合整治,重点查处私拉游客的黑导游、黑车等。

2.加强广播电视安全管理。开展了境外电视传播秩序“四项”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6次,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共拆除收缴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3套,并与经营户签订了无“小耳朵市场”经营户责任书。

3.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一是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发放保护知识产权和“扫黄打非”资料近200份。二是组织策划了“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全民阅读灯光秀”和“2023柴桑区护苗•绿书签之歌”快闪活动。

二、明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文旅项目建设

1.全力推进户外猩球顺利开园。加大项目调度,加快山地运动、亲子游乐、极限挑战、水上运动、休闲服务、动物互动等八大区块全面完成项目建设,确保2024年元旦户外猩球乐园全面开园营业。

2.积极推进中华贤母园夜经济项目建设,并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提升改造中华贤母园景区。

3.加快推进岳飞国防教育影视基地项目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尽早签约落地,力争项目2024年开工建设。

4.加快推动岳飞文化园二期建设,积极进行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尽早落地。

5.积极谋划荞麦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完成荞麦岭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积极申报国保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6.加快推进江新洲旅游低碳岛建设。计划利用3-5年时间,把江洲岛打造成为长江中下游,以绿色环保、低碳体育为主要特色的大型主题公园。力争把江洲零碳生态岛打造成为5A级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新能源示范项目的“绿色名片”。

7.着力推动大岷山红色景区建设。紧紧依托 “红色、绿色、古色”资源禀赋,围绕“一带两心三组团N个点”发展布局,串联岷山乡域内红色旅游景区、景点、革命旧址,做深做精红色文化旅游,丰富旅游康养业态,力争按照国家4A景区标准打造大岷山红色景区,打响“大岷山”红色旅游品牌。

8.加快提升改造涌泉洞景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加快推进涌泉洞景区游客集散中心改扩建、旅游公厕改扩建和景区停车场 、生态游步道及其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3A级景区标准进行改造提升。

9.陶渊明纪念馆提升项目。对陶渊明纪念馆进行改造提升,发改委已对该项目进行立项批复,正在组织申报区政府2024年一般债券资金。该项目计划2024年4月启动,2025年4月完工。

10.推进天鹅湖景区沿线项目打造。统筹港口街镇农旅、水生态等资源,大力推进天鹅湖景区建设。以天鹅湖生态景区为核心,打造成为集湿地保护、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主题景区。

11.加快推进渊明园——劲松山庄项目建设,文广新旅局积极指导石刻博物馆、盆景博物馆的打造。

12.积极推进中国家谱文化博物馆项目。建成以“中国家谱文化博物馆塈全国家风家教教育示范基地”为核心,集寻根问祖、艺术博览、美德教育、情景体验、文化娱乐、学术研讨、休闲度假、购物观光、商务会议、培训教育、主题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 A 级文化艺术休闲旅游景区。

(二)聚力开展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1.做好陶渊明文化系列宣传活动,继续开展“陶渊明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力争把“陶渊明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国内知名品牌。

2.做好贤母文化宣传活动,积极举办贤母文化论坛及第三届巾帼双创产业大会,加大贤母文化品牌影响力。

3.做好岳飞文化宣传活动,开展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21周年纪念系列活动。

4.继续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积极开展好“送戏下乡、送电影乡、送图书下乡”等农村文化“三下乡”活动。

5.持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继续举办“戏曲展演月”活动、广场舞比赛、书画作品展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6.持续开展特色文旅活动。2024年持续举办“马回岭庙会”、“农民丰收节”、“东湖观鸟季”、“岷山红色文化旅游节”、“ 城子镇龙舟赛”、“涌泉中华花朝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构建“时时有看点”、“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柴桑文化旅游节庆体系。

(三)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持续做好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实施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农家书屋”的书籍更新等工作,加强农家书屋的管理。

2.持续做好乡村公益图书馆建设。做好“全民阅读”工作,继续建设希望乡村公益图书馆,建设好青少年阅读推广中心。

3.持续做好城市书房建设。加强城区现有城市书房的管理使用,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根据现实需求,争取2024年新增2家城市书房。

4.积极推进图书馆的提升改造建设。争取2024年初全面完工并对外开放,同时提高图书馆藏书量,积极创评二级图书馆。

(四)积极创作文艺佳品

1.积极组织新编采茶戏《香樟树下》参加省内外各类比赛,力争取得佳绩。

2.积极编印《绝上柴桑》,争取2024年出版。

3.争取2024年出版《柴桑区文化志》。

4.积极编印反应柴桑文化的系列丛书。

(五)推进景区品牌创建

1.推进国家A级景区创建提升。一是持续推进中华贤母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启动场馆提升工作;二是加快户外猩球项目建设进度,对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并启动4A级景区申报工作,争取2024年通过景观质量评审;三是大岷山红色景区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打造,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四是加快涌泉洞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力争创建国家3A级景区;五是力争天鹅湖景区创建国家3A级景区。

2.加快创建乡村旅游点数量。积极推进庐山花溪谷创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庐山柚产业园积极创建3A级乡村旅游点。

3.推进住宿业行业标准提升。推进牧心谷民宿园、雨林民宿创建丙级民宿。

4.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产业规模。组织新豆涞豆文化产业园、博莱食品产业园创建江西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5.积极培育夜经济点。计划建设山脚湾仿古商业街、老党校文娱体验街区、老桥头文化风情水岸、骆驼泉公园露营基地、贤母园无动力娱乐VR科技特色饮吧5个夜经济点。积极创建江西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6.力争建设一家4星级酒店。

(六)推动博物馆群建设

1.积极推动陶渊明诗词博物馆、麻双鸣白瓷艺术馆、劲松石刻博物馆、盆景博物馆等建设。

2.加快推动贤母文化博物馆场馆提升改造。

3.按照上级主管部门部署要求,做好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工作。

4.继续做好江西省备案的乡村(社区)博物馆的申报工作。

5.整合辖区博物馆资源,成立博物馆联盟,推进柴桑博物群长期有序发展。

6.做好陶渊明纪念馆陈展提升工作。

(七)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工作

1.加强“扫黄打非”查处力度,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对扫黑除恶、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力度。

2.继续抓好安全播出工作,确保我区广播电视不出现任何安全播出事故。继续做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

3.常态化开展文旅市场的日常巡查、检查,安全生产排查。

4.持续做好文物案件的执法,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监管工作。

5.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创文巩卫等工作要求,认真抓好文旅行业领域的各项创文巩卫工作。

6.积极开展我区范围内营业性棋牌室专项整治行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