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6-3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6818
九江市柴桑区文广旅局2024年上半年 工作总结
关联导读:
2024年,柴桑区文广旅局认真按照全市打造区域文旅中心目标要求,立足“文旅旺区”发展战略定位,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加快打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柴桑模式,全力做好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等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1.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举办最悦读暨迎新年诵经典诗歌朗诵、亲子公益课堂等系列活动;二是在城区范围内推进1个城市书房、1个阅读驿站、1个文化驿站建设。三是初步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申报特级综合文化站1家,一级综合文化站4家,二级综合文化站1家,三级综合文化站6家。
2.构建文化节庆活动体系。一是开展非遗展演及特色活动。非遗涌泉竹雕等地方民间技艺(美术)“走”进“年味九江”年货节,开展了马回岭“百年庙会”暨第三届“非遗传承云庙会”活动;制作发布非遗宣传短视频21个;二是开展了“文化宣传周”系列活动,涵盖了歌舞、曲艺、戏曲、合唱、器乐演奏等文艺节目表演形式,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开展了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今年上半年已完成了1145场电影放映,惠及群众10.3万人次。
(二)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1.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是以不低于四星级酒店的标准,对智慧物流园商贸物流中心大楼进行打造,破解我区高品质星级酒店供给不足的瓶颈;二是开展了特色餐饮行业“大摸底、大排查”工作,拟将渊明园-劲松山庄打造为特色餐饮店。三是制定了中华粑俗文化街柴桑区店铺运营管理工作方案,深入挖掘我区特色美食资源。
2.强化景区品牌创建。积极推进户外猩球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指导景区对照国家4A景区评定标准,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当前,正在组织国家4A景区申报材料。
3.加快推进研学经济。成立了推进研学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依托“贤母文化、渊明文化、岳飞文化”,整合区域内旅游、工业、农业、非遗等资源,逐步构建完善的研学旅行体系,唱响柴桑研学品牌,促进研学旅游经济增长。
4.文旅融合促消费。通过以点带面、融古开新、整合归并,举办特色鲜明的文旅节庆主题活动,先后举办陶渊明文化艺术节之新年钢琴音乐会、迎新春晚会等7次节庆活动,累计吸引游客118万人次。今年1—6月全区共接待游客43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12亿元。
5.加大加强文旅宣传。利用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积极发布我区文化旅游资源介绍、文旅活动开展情况、景区优惠政策等相关信息。与市广播电视台合作《跟着广播游柴桑》及我区《主播带你游柴桑》等栏目,加强柴桑区文旅宣传活力。
(三)文物保护工作有效加强。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文物保护氛围。在“柴桑文旅”、陶渊明纪念馆公众号发布文物保护宣传视频、文章等,开展了文物保护专题培训讲座、流动展览、研学等活动。二是启动了荞麦岭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召开了荞麦岭遗址保护规划评审会。三是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普查队伍。四是组织业务人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开展了鄂豫皖片区革命文物摸排工作。五是加强了对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日巡查制度,完善库房管理制度,安装智慧消防,安排专人每月对馆区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并建立台账,确保国家文物安全。
(四)全力保障文化市场秩序安全稳定。
1.加大文化旅游市场执法力度。一是开展了网吧、游戏及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治理行动,共进行了3次大排查和1次联合检查,累计出动人员20多人次;二是积极开展出版物市场检查。收缴了盗版儿童读本和少儿卡通共计150余本,开展“护苗·绿书签2024年行动”专项活动;查处4起网络发行有害出版物的案件,3起盗版出版物案件。三是开展了“拆牌、破网、清通道”、燃气治理、九小场所、治本攻坚等专项行动,对60余家文化旅游经营单位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
2.加强广播电视安全管理。一是加强对辖区内广播电视运营单位的安全播出管理。对融媒体中心、广电网络公司重点单位的设施、设备加强检查。二是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了应急广播应急预警、防灾、减灾等各种智能保障能力。三是治理电视“套娃”收费乱象显成效。广泛传播,公布投诉渠道,进一步巩固提升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文旅行业专业人才不足。缺乏在艺术创作、编排等各方面专业艺术人才。缺乏文博、考古、非遗等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专业人员。
(二)文物保护管理机制不够顺畅。革命文物多数以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为主,有纪念塔、烈士墓,所有权涉及国家、集体和个人,在管理上有所限制。烈士纪念塔主要由民政部门、退役军人事务局、文物部门多头管理,容易造成管理缺位、错位等问题。同时多数革命文物点没有场馆建设,以纪念碑、塔、墓、遗址为主,在保护开发和布展陈列上局限性大,开发空间小,表现手法单一,较难突出特色。
(三)文物保护经费不足。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保护上,由于经费不足,保护力度不够。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上,经费来源主要以省、市专项经费为主。但是革命文物省保的仅1处,其余均为县保和未定级的,保护经费和开发利用经费仅仅依靠乡镇地方自筹资金和区级财政项目资金支持,区政府财力紧张、经费不足,很难拿出专款用于革命文物修缮保护和利用。
(四)对乡镇文化站日常监管和督促指导力度不够。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存在工作时间无人在岗、“铁将军”把门情况。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场馆面积不达标、功能不完备,个别文化站无借阅登记本及相关工作台账。
三、下一步打算
(一)推动项目建设和品牌提升。一是高质高效推进户外猩球、粑俗文化街柴桑馆、渊明园——劲松山庄、江洲绿色低碳岛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诗词博物馆、庐山站高铁旅游数据化集散中心等在谈项目尽快签约,早日落地建设。二是快速推进物流园四星级酒店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酒店及餐饮品牌落地柴桑。支持鼓励牧心谷民宿园、雨林度假村创建丙级民宿。三是持续推进中华贤母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启动场馆提升设计工作;加快户外猩球项目建设进度,对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加快涌泉洞景区提升改造、东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力争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四是加快推进贤母园、陶渊明纪念馆提升改造项目。继续开展陶渊明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小岳飞文化夏令营等活动。
(二)继续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城区现有城市书房的管理使用,推进渊明书堂4号建设,持续做好城市书房建设。二是加强对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日常监管和督促指导,切实提高基层文化阵地服务效能。
(三)持续抓好广播电视工作。一是探索推行应急广播共建共享新模式。形成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整治工作,防止有害言论通过非法设置的地面卫星设施传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