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18-12-06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0-879547

九江市柴桑区2018年度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18-12-06 11:02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今年以来九江市柴桑区卫生计生工作认真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要求,以“五个打造”(即打造忠诚卫计、活力卫计、担当卫计、幸福卫计、尊严卫计)为总目标,以“三个结合”为总要求,以“九个加力”为总措施(“三个结合、九个加力”具体是:结合政府关注的工作,在深化医改、计生转型和项目见效等方面加力;结合百姓关心的事情,在健康扶贫、疾病防控、增进满意等方面加力;结合关系自身的任务,在宣传引导、队伍建设、依法治理等方面加力),全系统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全区卫生计生事业得到了较好发展。2018年(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计划生育年度),柴桑区上报出生4383人,其中政策外多孩247人,政策符合率为94.36%,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增率分别为12.89‰、9.30‰。与前三年同期出生平均数比较,出生入库率为96.6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4.91,全区人口均衡发展。

一、抓基础,卫计保障更加有力

⒈加强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区委、区政府在2016年启动了柴桑区人民医院新院工程项目建设,今年1月29日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封顶,预计今年底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我区原先落后的区级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有力提升全区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全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继续推进产权公有村卫生计生服务室达标建设,2018年计划建设20所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截至目前,已经有新塘赤山、港口丁家山、岷山林场等12所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完成建设等待验收,其他村卫生计生服务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⒉继续推进中医建设。深入开展了中医药法的宣传、学习,按照“健康柴桑2030”规划纲要,明确我区中医药发展的目标任务,逐步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全覆盖,截止2018年全区14家乡镇卫生院已完成中医馆建设,开展中医诊疗服务。根据《中医药法》、《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认真开展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工作,2018年年按照规定新备案了2所中医诊所,并按要求开展了现场监督管理。

⒊夯实村级医疗基础加强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达标村卫生室完成96所。充实村卫生室人才队伍,本年度向上级报送推荐村卫生室定向医学生14人,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农村卫生室定向医学生培养29人。

二、抓民生,卫计惠民更加突出

1.健康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脱贫攻坚是一份重大的政治责任,也是一项务实的民生工程。2018年,开展了健康扶贫“春季攻势、夏季整改和秋冬会战”活动,加强了政策宣传和信息核对,截止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107人,均免费参加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和政府兜底政策,共补偿23136人次,补偿金额2530.74万元,另外医疗机构减免医疗费用7.8万,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的看病负担,区域内就诊,自付费用比例严格控制在10%以内。

2.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工作成效较好。我委继续做好“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贫困家庭妇女“两癌”、免费血透、重性精神病以及艾滋病感染者的免费救治工作,加强了政策宣传,对符合救治的对象进行联合审批。2018年,全区共计完成救治白内障 170人,儿童先天性心脏14人,儿童白血病2人,免费血透236人,重性精神病528人,宫颈癌1例,乳腺癌2例,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工作任务。

3.路径管理工作全面拓展。推进落实临床路径和基本诊疗路径管理工作。2018年,区人民医院共完成入径病种40个、中医医院8个,妇保院8个,同期达到入组率不低于50%、完成率不低于70%要求。乡镇中心卫生院完成了基本诊疗路径入径病种不低于8个,完成数每年不低于80例,一般卫生院不低于5个,完成数每年不低于50例的管理工作要求。

落实利导政策心系计生家庭。一是全面完成了2018年度利益导向各项政策申报工作。其中奖扶786人,资金94.32万元;特扶71人,资金30.64万元;其中死亡对象59人(40-48周岁8人,49-59周岁27人,60周岁及以上24人);伤残对象10人,并发症2人;阳光助学32人,资金3.2万。合计资金128.16万元;二是完成了2018年度城镇独生子女家庭奖励申报工作。其中其他城镇居民802人,国家企事业单位909人,共计1711人,投入资金212.42万元;三是完成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户家庭孩子中考加分62人;完成农村独女和二女户家庭女孩考入大学一次性奖励的审核发放9人;四是完成村级卫计专干意外伤害疾病保险工作,区委区政府按每人300元,给138位村专干投保,共计4.14万元;五是开展特殊家庭住院护理保险和免费健康体检工作,2018年已经为72人办理了住院护理保险,对63人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

三、抓日常,卫计管理更加规范

⒈强化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按照省卫计委下发的《关于做好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区卫计委安排区院感质控小组于2018年10月22日至23日对乡镇卫生院院感管理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向医务人员提问等方式,对乡镇卫生院的院感管理体系建设、医院感染制度与职责的落实、医院感染培训计划、手卫生规范、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环境布局与流程、医疗废物等方面进行了督查。并将有关情况进行全区通报。持续不断抓好区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水平。

2.大力推进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按照省、市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2018年4月份,我区开展了固体废物大排查行动,查清我区内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存量及产生量、类别、贮存、流向等情况。紧紧围绕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上半年,区卫计委联合卫生监督执法局开展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专项检查,按照法律法规,全面排查我区医疗废物管理安全隐患,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方式和管理制度、应急方案落实情况,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培训情况以及医疗废物处置登记及分类收集、暂时贮存、转运医疗废物情况等。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执法人员当场制作了现场笔录,并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当事人限期按要求整改。对存在医疗废物管理违法行为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立案查处,共立案1起,警告并罚款1起。目前,全区除个体诊所外,所有医疗机构均与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回收公司签订协议,开展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工作。通过宣传、培训、指导、督查等方式,实现了转变观念、完善机制、规范设施、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为维护我区环境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3.落实药品供应保障和使用政策。认真落实《江西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健全药品采购机制,全面实行“两票制”,平稳有序地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并保障了医疗机构的药物供应。开展了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培训,开展了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和使用监测评价工作,提高了基药使用占比,加强了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开展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考核考评,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

4.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建立并落实护士岗位责任制和病房责任制,明确临床护理工作规范及内涵,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不断完善优质护理服务的考核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天使之星”及“天使团队”的评比工作。区直医疗机构优质护理病区覆盖率达100%。10月下旬,区卫计委开展了全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安全工作督导并进行了通报。开展了庆祝第一个国家医师节和512护士节系列活动。    

⒌认真做好疾控、卫监、血防、爱卫等工作。深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认真履行防病工作职能,落实全省疾控系统绩效考核方案及重大疾病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以着力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及卫生乡镇创建工作,狠抓病媒生物防制防制工作,不断推进“厕所革命”,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

⒍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考核。每月制作《计划生育工作信息通报与指导》,加强乡镇之间工作进度比较,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实行每月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将符合政策生育、出生信息入库、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婚前检查、社会抚养费征收、出生人口性别比、“两非”案件查处、流动人口管理八个方面的工作每月进行通报、排位,并计入年终考核成绩。通报材料直接送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各乡镇政府主官,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多次在重点工作通报上作出具体指示,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工作均衡推进,破除计生工作“过时论、降低论、放松论”。

四、抓创新,卫计服务更加到位

⒈精神卫生综合试点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 积极协调综治、民政、公安、残联等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全区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已落实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有奖监护政策,依托区康宁医院建成了一所精神卫生康复机构,涌泉、城子镇精神卫生康复区正在加紧建设中。持续督促全区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建档、随访管理工作,提高了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范服药率等指标。

⒉用创新打造计生服务“柴桑样板”。面对计生工作形势的发展,柴桑区创新理念,先行一步,快速推进妇幼民生工程,广受群众好评。一是为做好婚前检查工作,区委、区政府协调妇联、卫计委、民政局,2018年1月柴桑区婚姻登记中心与区妇保院“两检”中心合并办公,对于推动全区免费婚检工作,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为进一步加快母婴设施建设工作,出台了《母婴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为保障母婴室建设工作,区委区政府投入10万元,要求相关单位必须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目前柴桑区已经完成了10处母婴室建设并全部投入使用;三是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中心和0-6岁儿童健康集中管理中心工作正式启动。出台了《柴桑区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柴桑区0-6岁儿童集中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孕管中心和儿管中心,办公地点设在区妇幼保健医院,明确乡级孕管办和村级孕管员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儿童健康管理工作,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四是全面开展妇女常见病及“两癌”筛查工作,成立专业工作队,从9月份开始到12月上旬,对全区所有的村级单位上户开展筛查工作。五是以需求为导向优化生育登记制度。简化办证程序。落实承诺制度、一次性办结制度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减少各种证明材料,把群众需求作为生育登记优化的目标。拓宽办证渠道。在原乡镇卫计办办证的基础上,新增加网上微信办证、村级办证、城区三家公立医院妇产科办证、区民政局与结婚证“双证同发”等多种办证渠道,切实方便各类群众办证。同时新建交流平台,以村为单位组建计生宣传微信交流群,及时互动宣传计生政策,反馈办证进度。

五、抓改革,卫计成效更加明显

1.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新模式。2018年,为加强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促进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由卫计委主任担任组长,分管相应工作的副主任为副组长。下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项目办公室(设在区疾控中心),配齐配足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意见》(柴卫计发201844号)、《关于印发柴桑区2018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柴卫计发201842号)和《关于印发柴桑区2018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的通知》(柴卫计发201843号)三个纲领性文件。建立了长效机制,制定了例会制度、督查、稽查、奖惩等八项新的制度,继续规范深入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8年各项管理指标均基本在达到了上级要求。

⒉以糖尿病分级诊疗为突破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诊疗能力。继续以区人民医院为依托,利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进行远程教学培训和临床会诊。组织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召开了一期糖尿病防治的专项培训班,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能力。广泛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广泛宣教,逐步提高广大群众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加强全区糖尿病筛查和建档工作。进一步加大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筛查力度,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诊疗并加强建立专病档案管理,加大推进区域内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落实。

2018年11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