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2-04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3001

柴桑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4-02-04 10:00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柴桑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3年来,柴桑区卫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让全区人民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实施“党建强基”工程,抓牢党建引领定盘星

1.统一思想激发活力,组织建设更坚实。

持之以恒理论武装委党委及下级党委建立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基层党支部学习计划,共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36次,开展党组织书记专题党课25组织召开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会7次,党务干部培训会11把关定向核心领航先后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建工作调度推进会、全面从严治党现场办公会等会议,集思广益献良策,凝心聚力谋发展,使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持续发挥党建引领全力推进三家区直医院“七个全覆盖”重点任务落实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成党政分设督促三家级公立医院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党委议事决策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高效推进主题教育坚持党委班子“领头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委党委针对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每月调度,强化检视整改,并要求各分管领导围绕各自领域工作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加强跟踪问效。

2.统一责任主体明确,管党治党全面落实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紧紧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切实将“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建机制建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持续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机制;定制度制定《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意见》《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等相关制度,将主体责任内容和具体任务进行了细化实化。抓落实今年进一步完善了《党建工作要点》,列出全年党建目标任务,党委书记年初与各区直单位党组织书记签订《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形成了自上而下、上下协同的责任机制。勤督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委党委组织阶段专项检查、年度党建述职、考核评议等方式,加强对区直卫生机构的党建工作指导,推动整改落实,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3.统一标准固本创新,基层党建突出特色

今年以来,委党委以“基层党建示范提升年”、“三比三创”、创建“四强”党支部为总抓手,通过党建引领抓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四强”党支部基础阶段工作已完成,后续进行申报与评比。此外,积极拓展“党建共促”工作,将党建共促工作和党建月调度季通报相结合,要求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党组织继续开展“党建共促”工作,以强带弱,整体提升党建水平。通过各党组织每月互查互纠,交叉查的方式相互查找不足,列出整改清单,实施销号管理,有效推进了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党建基础明显提高,党务干部力量明显加强。

4.统一行动强化党风,始终抓牢意识形态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党员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政提醒,及时传达学习身边典型案例通报,并对医疗卫生健康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开展政治谈话;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现场办公会,开展“四项违规行为”自查自纠、退休干部兼职情况自查自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严五整”攻坚行动、卫健系统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树牢廉洁意识。不断强化卫健系统宣传教育,全年在新闻媒体刊登共23篇,各级网站上稿134条,同时加强与区委宣传部及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做好突发、敏感、热点事件及网络舆情的舆论引导,牢牢掌握新闻报道主动权,抓实筑牢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二)实施“强学科”工程,打造医疗高地

柴桑区卫健系统全力打造区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各具特色的工作亮点。区人民医院充分利用与省、市级医联体单位的指导,已经建成了以介入科、内镜中心、肿瘤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科室。除此之外,推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建设,成立儿童生长发育门诊部和医学美容科,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202310月,区人民医院作为江西省5家医疗机构入选国家卫健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联系单位,九江市唯一一家医院入选,证明了柴桑区人民医院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其余医疗卫生单位则在中医药领域持续发力。柴桑区中医医院大力发展脾胃病科,糖尿病科、急诊科,2023年评为省级中医基层特色专科。柴桑区妇幼保健院开设中医科夜间康复理疗门诊,为上班族康复理疗提供了便利。乡镇卫生院全面推广中医药服务,实现了中医馆建设的全覆盖,在基层推广“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慢性病康复治疗。

(三)实施“强基层”工程,筑牢基层网底

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对乡镇卫生院实施提质建设,其中江洲镇中心卫生院获得了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做到应签尽签,我区共组建了123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脱贫人口及三类重点人群数共计签约8415人,履约8415人,履约率100%,充分发挥了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全面宣传推广“江西卫惠保”,入社区、入厂、入村、入户等面对面推广宣传,已有1021人投保“江西卫惠保”;开通九江市居民签约服务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积极稳妥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对各乡镇卫生院公卫办主任每月一例会,每季度一督查,每年一评选,更好地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持续落实国家、省级、市级和区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暗访督导情况自查整改工作,及时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题整改会研究部署,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

(四)实施“管慢病”工程,降低健康风险

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重点做好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年度健康体检与随访工作,持续推进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医防融合工作。对25261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管理、免费健康体检,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皆达到80%以上,控制率近80%

(五)实施“控疾病”工程,夯实健康屏障

1.常态化开展“乙类乙管”防控。开展新冠病毒本土变异监测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召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创建启动会,持续增强我区传染病救治能力;强化物资设备药品储备,区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呼吸科规范开诊,基层发热诊室应开尽开。

2.切实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做好人员管理,对未建证、建卡的流动儿童进行补证工作,并联合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免疫规划宣传活动和查漏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全区儿童卡介苗、乙肝、百白破等接种率均在95%以上。

3.强化院感防控工作各医疗机构抓细抓实各项感染防控举措,坚持“人物同防”“医患同防”,特别是对重点人群、重点岗位人员都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感控工作要求,做好院感巡查工作,立查立改,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事件。

(六)实施“重妇幼”工程,关爱妇幼健康

1、扎实推进免费婚检和农村妇女和城镇贫困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婚检率已达97.5%,两癌筛查工作也进展良好,完成率皆达到92.16%

2、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组织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做好省、市妇幼健康信息平台互通,孕产妇建档人数已达762人,并对于出生医学证明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联合计划生育协会全面落实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补贴保险”项目,筑牢生育关怀堡垒。

3、切实做好母婴安全工作,我委明确区人民医院为区级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并成立了区级产科和新生儿科(儿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库,指导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质量控制工作。制定下发了《柴桑区保障母婴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调整了柴桑区保障母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快速反应组,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4、今年陆续开展了民生实事“免费提供出生缺陷防控服务”和“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工作,截至1029日各类筛查服务总建册2768人,3轮意愿摸底完成后HPV疫苗接种人次2789人,全力为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七)实施“固支撑”工程,夯实发展基础

项目建设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区卫健委进一步优化全区医疗资源布局,全力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目前妇保院整体搬迁项目和月子中心项目全部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塘、新合、涌泉卫生院改建扩建项目已于4月中旬完工投入使用,沙河街道、岳师街道和江洲卫生院工程正在进行后期扫尾工程,今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港口中心卫生院重建项目正在进行地面四层工程,预计12月底完成主体工程,202412月竣工投入使用。该批项目的建成,使柴桑区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区人民医院感染楼工程已经进入室内装修阶段,规划设置了隔离病床65张及配套ICU、负压病房、手术室、CT室、核酸检测实验室等辅助科室,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传播,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妇保院托育中心新建大楼已完成内墙粉刷及窗框安装,改建部分已完成内部拆除及水电安装,将在11月底完成并投入使用,预期目标新增托位数150个,可满足柴桑区家庭多样化的托育需求。高铁新区医院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图审和预算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三通一平的土方工程,预计年底挂网招标,待建成后将成为一所涵盖高铁新区综合医院、疾控中心业务办公、疾控实验楼、平战结合的集中隔离楼的高铁新区综合医院。

经过前期积极谋划和争取,柴桑区总医院于202399日正式挂牌成立,为推进紧密型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在柴桑区建设集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监控、健康柴桑APP等功能为一体的柴桑区紧密型医共体信息服务平台,横向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为柴桑区居民提供分级的、连续的、安全的、便捷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促进形成有效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同时对于信息平台采集到的数据,监管部门可随时查阅,通过“互联网+”监管,用数据分析对各卫生健康单位进行精准监督。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人民医院对现有医疗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已完成招标,正在实施,二期全区其他医疗卫生健康单位信息系统正在进行设计,预计年底挂网招标,区卫健委创新性开展了公开竞争性选择合作银行,由银行提供部分建设资金合作建设二期项目。

(八)实施“强人才”工程,补齐结构短板

今年以来,我委拓宽渠道积极引进各类人才61名,其中,向社会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5名,绿色通道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3名,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人员3名,并协同区编办对15家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进行重新核定,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最大限度利用领导职位资源,保障了卫生人才的发展前景;为全面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区直三家公立医院定期下派专家到各基层卫生院坐诊,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并实施第二期“薪火计划”和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反响良好,大大提高了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九)实施“新爱卫”工程,推进社会健康综合治理

1、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扎实开展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市容环境,10月下旬以高分通过国家爱卫办复审验收,获得了区领导的推介认可。

2、大力推进卫生乡镇、卫生(健康)村创建工作,柴桑区岷山乡已申报2022-2024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创建,今年拟创建健康社区5个、健康村镇10个、健康医院2个、健康学校3个、健康机关1个、健康家庭20个,年前将接受市级验收。

3、持续推动厕所革命提质增效,区卫健委协同区农业农村局及时下乡督促指导,提高农村户厕摸排整改质量,真正让农村厕所改造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现63座农村新建公厕任务已基本完成投入使用,今后将继续争取项目资金,增加新建农村公厕数量。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党建工作者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高。一方面,全系统现有的党务干部大多数是从业务人员中转行而来,党务干部文字功底薄弱,其工作经验和能力还需要逐步摸索提高。另一方面,因乡镇卫生院人员断层、老龄化问题严重,个别区直单位党务干部身兼数职,平时忙于业务工作,学习研究党务专业知识精力受限。

(二)紧密型医共体初始运行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在成立紧密型医共同的初期,多个发展不均衡的单位合成一个单位,不同医院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成本控制、收入分配核算都难以标准化,给运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且如果政府投入过少,整合资源后,可能会拖累部分兄弟医院的整体收入,导致院区间绩效水平标准不一,或造成人才的流失,影响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发展,这对于总医院的领导班子的领导管理、协调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而医共体所配套上下互联、医防融合、便捷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必须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区政府已研究同意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但财政没有投入,靠卫健系统自筹资金难以推进;医共体各成员单位普遍存在历史债务问题,历史债务可能会制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三)人才引不来,基层留不住。由于城区规模小,又缺少福利政策及优越的工作环境,导致吸引高层人才动力不足,加上周边市级医院的虹吸效应,使得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并且许多基层工作的医护人员都是将基层卫生院作为“跳板”,工作几年取得执业资格后,想方设法去上级医院发展,导致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稳定。

三、2024年工作规划

柴桑区卫生健康工作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卫健委的工作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核心,通过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突出健康柴桑建设健康优先战略地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建强公共卫生体系、多措并举推动中医药特色发展、用心用情深入卫健民生工程,全面提高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一)进一步突出卫健行业党建特色强化新时代党支部标准体系建设,紧扣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建好基层党支部。同时,创新党建工作内容,用好党建活动阵地,凝聚党员合力,展示医疗卫生领域独有的党建特色和成果。擦亮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党员深入社区和乡镇村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把党的“红色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二)全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区委、区政府高位谋划、高位推动下,继续坚持以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重点,以医防协同为纽带,进一步统筹医疗资源,大力推进重点医疗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三)持续打造中医药发展特色。重点做好基层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加大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投入,进一步使中医药工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同时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大中医药文化知识知晓度,争取加大中医药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

(四)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放宽引进人才政策,争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简化准入条件和相关程序手续;二是强化对现有在编在岗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定期选派具有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和较高学术素质的优秀中青年卫生技术骨干到上级医疗机构或医学高等院校进修学习。三是建立完善卫生人才评价机制。加强卫生人才的考核和奖惩,规范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聘、执业资格注册等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机制。四是加强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管理,开展继教项目现场督查工作,切实保障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和效果。推进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做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分验证工作。

(五)统筹推进其他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文明创建、招商引资、重大会议活动医疗保障、重大项目推进等工作,为深化医改和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九江市柴桑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111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