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1-11-27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1-586239
新洲垦殖场2021年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关联导读:
2021年区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责任分工表
(六大类115项)
|
2025年目标任务 |
2021年目标任务 |
责任 领导 |
责任部门 |
|
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7项) | |||
|
1.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8%。 |
钱萍 |
发改委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
2.财政总收入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8%。 |
完成2200万元财税任务。 |
钱萍 |
财政局 税务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5%。 |
1亿元 |
钱萍 |
统计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 |
黄河 |
工信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亿元,年均增长8.5%。 |
黄河 |
商务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
6.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6.5%、7.5%。 |
钱萍 |
统计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
7.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0家。 |
1家 |
黄河 |
工信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二、聚焦一核两重,实现发展质量新跨越(33项) | |||
|
(一)以新型工业为核心点,发展壮大区域经济。(15项) | |||
|
1.坚持招商引资“头号工程”地位不动摇,围绕新材料首位产业和电子电器、绿色食品主攻产业,成立专业化招商队伍,加快外埠商会建设,扎实开展“四请四回”活动,推行“以商招商”,促进“以乡招商”“以情招商”。 |
引进2家亿元项目。 |
黄河 |
商务局 沿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2.突出招大引强,扎实推进“50·20”项目攻坚行动,力争新能源科技示范产业园、年产2万吨电子铜箔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户。 |
黄河 |
商务局 沿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
3.严格实行园区项目准入负面清单,依规管控“两高”项目落户,不断开创招商引资与环境保护双赢局面。 |
钱萍 |
商务局 发改委 沙城电子科技创新中心 沿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 | |
|
4.扎实推进项目大会战,按照“5+2+1”战略部署,健全完善项目“五人小组”决策、问题协调、项目入统、挂点服务、考评奖惩等机制,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
钱萍 黄河 |
发改委 工信局 商务局 | |
|
5.力促融溢汽车零部件、科震半导体芯片封装、金威澎5G数码产品、鑫山水泥搬迁、智盛科技二期等项目尽快竣工投产。 |
钱萍 黄河 |
发改委 商务局 工信局 沿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 | |
|
6.深入实施细分领域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产业兴区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形成“1+2+N”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
黄 河 |
工信局 | |
|
7.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雄基钢构、华林特钢、龙玺环保以及“来”字号绿色食品等企业做大做强。 |
黄河 |
工信局 商务局 沿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 | |
|
8.扎实推进“映山红行动”,扶持历源电器、博莱集团等企业五年内成功上市。 |
钱萍 |
金融办 | |
|
9.力争新增“独角兽”“瞪羚”企业5家,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电子信息、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突破100亿元。 |
张铁虎 李三荣 黄河 杨建军 侯毅周 |
工信局 商务局 农业农村局 发改委 | |
|
10.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迈进,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5G基站在城区、园区和企业部署。 |
黄河 |
工信局 | |
|
11.深入推进园区改革创新攻坚行动,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绿色园区。 |
黄河 |
工信局 沿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 | |
|
12.完善工业园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将行政审批高频事项延伸至园区。 |
钱萍 黄河 |
工信局 行政审批局 | |
|
13.组建产业投资集团,探索“园区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基金”运营模式,不断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 |
钱萍 黄河 |
投资集团 工信局 沙城电子科技创新中心 沿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 | |
|
14.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推进“节地增效”行动,落实工业项目“标准地”要求,完成沙城工业园、赤湖工业园150万平米标准厂房建设,依法依规开展清理“僵尸企业”和“腾笼换鸟”行动,持续盘活闲置用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黄河 |
工信局 沙城电子科技创新中心 沿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 | |
|
15.推进沙城工业园与城市公共设施无缝对接,完成赤湖工业园11万伏花园变电站和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园区邻里中心,完善教育、医疗、商业、银行网点、文化娱乐、物流配送等园区配套设施,打造工业园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
黄河 |
工信局 沙城电子科技创新中心 沿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 | |
|
(二)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点,扎实推进乡村振兴。(11项) | |||
|
1.强化农业产业招商,出台农业企业扶持办法,力争引进3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30个。 |
黄河 侯毅周 |
农业农村局 商务局 | |
|
2.全面落实上级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7.5万亩。 |
侯毅周 |
农业农村局 | |
|
3.坚持现代农业产业园与田园综合体融合发展,依托江西柴桑绿港科技产业园项目带动,提升江洲、新合果蔬基地规模化、科技化水平。 |
侯毅周 |
农业农村局 新合镇 江洲镇 | |
|
4.推动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力争新增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3家、市级20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设施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打造万亩产业基地4个。 |
创建市级农业示范产业园1家。 |
侯毅周 |
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5.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升级,加快马回岭博莱绿色食品产业园建设,倾力打造“来”字号柴桑地域商标品牌,确保新增“两品一标”55个、有机农产品45个。 |
侯毅周 |
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
6.扎实开展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积极创建全省美丽乡镇示范镇。按照“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创特色”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四精”工程,高标准开展新农村建设、集镇更新改造。 |
完成1个省级新农村建设任务。 |
杨建军 |
住建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7.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新建农村公路100公里、县道升级改造138公里、错车道500个,改造桥梁5座。 |
完成道路升级3.5公里,错车道15个,改造桥梁2座。 |
吴笋 侯毅周 |
交通运输局 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8.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马头水库除险加固和长江崩岸、岷山乡博阳河、马回岭泽泉河等河道治理项目建设,确保赤湖、江新洲、狮子三桥河治理等防洪工程全面完工。 |
完成新建水厂一座,二、三分场水网改造。 |
侯毅周 |
水利局 马回岭镇 |
|
9.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逐步致富。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减”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
侯毅周 |
乡村振兴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
10.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惠农信贷通”作用。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00家以上、家庭农场达250家以上。 |
新增农民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1家。 |
钱萍 侯毅周 |
农业农村局 财政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11.整合现有农业产业资源,建立集乡村振兴数字产业展示交易中心、线上线下销售、消费帮扶生活馆及新供销城区配送中心于一体的新运营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15万元,成功培育一批20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 |
侯毅周 |
乡村振兴局 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
(三)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点,全面激发市场活力。(7项) | |||
|
1.促进商贸消费升级,积极开展消费月、名品节、家电节等活动,挖掘消费潜力。依托万客汇、中华贤母园、“一河两岸”等平台,支持培育“夜经济”“宅经济”“童经济”等经济新业态。 |
黄河 吴笋 吴伟伟 |
商务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贤母园管理处 沙河景区管理中心 | |
|
2.加快新亚行国际商贸城、德恒澜泊湾酒店、万佳酒店、联盛奥特莱斯、山河天城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打造高品位的购物娱乐、休闲餐饮特色街区。 |
黄河 |
住建局 | |
|
3.统筹线下、线上消费发展,推进“互联网+商贸流通”,加快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等电商业态,推动在线教育、网络娱乐、线上消费等新业态,培育新型消费热点。 |
钱萍 黄河 |
商务局 数字经济发展中心 | |
|
4.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积极融入九江航运中心建设,规划公路物流枢纽港、临港物流园和空港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推进高铁站货运中心、区域航运中心全产业链基地建成完工,打造辐射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的综合物流网络。 |
钱萍 黄河 |
商务局 发改委 | |
|
5.推进高铁物流园区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打造区域物流集散中心、中转中心、分拨中心。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共享物流,努力构建生产、运输、仓储、流通、配送全链条流通服务网络。力争引进4A级物流企业5家。 |
黄河 吴笋 |
商务局 交通运输局 | |
|
6.积极引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推动招商银行、交通银行、赣州银行等银行机构到区设点,不断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做活金融业务,强化金融对科技支撑,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型金融业务。 |
钱萍 |
金融办 | |
|
7.建立规模5亿元以上的区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妥善解决投融资“市场失灵”问题,进一步优化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发展普惠金融,支持中小型银行优化网点渠道,持续向园区、社区和村镇拓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投资集团规模和体量,支持、鼓励参与投融资、项目建设、商业经营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钱萍 |
投资集团 金融办 | |
|
三、聚焦门户打造,展现赣北眉目新形象(18项) | |||
|
(一)加快高铁新区建设。(3项) | |||
|
1.围绕“五年基本成形、十年全面建成”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区门户、旅客集散中心、高铁经济样板”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落实,加快建设产业文明、生态文明、城市文明高度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高铁新区。 |
柯景坤 |
高铁新区指挥部 发改委 | |
|
2.逐步完善交通网络、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等公建项目配套以及绿化景观等环境功能,配合服务高铁站房、高铁枢纽等项目建设,加大征拆工作力度,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确保项目建设跟上高铁通车步伐。 |
柯景坤 杨建军 聂晓峰 |
高铁新区指挥部 发改委 自然资源分局 住建局 教体局 卫健委 狮子街道 | |
|
3.加快高铁产业培植,重点打造商务、商贸、文体、旅游、康养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合理布局一批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吸引高校建立高等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将高铁核心区打造成为九江市高新产业集聚发展新的增长极。 |
柯景坤 黄河 杨建军 |
高铁新区指挥部 商务局 工信局 | |
|
(二)做大交通网络体系。(5项) | |||
|
1.配合推动昌九客专、长九池高铁、安九高铁、昌九发展大道二期及过江通道、九江绕城高速北延伸线等项目建设。 |
钱萍 吴笋 |
发改委 交通运输局 | |
|
2.完成江州大道西延伸线、双瑞大道市政道路下穿铁路、双瑞大道拓宽、高铁站至庐山机场快速路等工程,加快推进高铁新区对外通道建设,整体提升高铁新区运输和通行能力。 |
杨建军 吴笋 |
住建局 交通运输局 | |
|
3.启动城区公交改制、农村客运班线收购工作,逐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
吴笋 |
交通运输局 | |
|
4.围绕赤湖公用码头,完成港湖大道延伸线至码头作业区道路建设,进一步疏通离港通道。推动对接城西港区铁路专线项目,适时启动赤湖工业园区铁路专线建设,逐步实现水铁联运。 |
黄河 |
沿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 | |
|
5.以九江庐山机场复航为契机,积极争取最优航线和航班时间,实行与昌北机场错位发展模式,加强与国内货运枢纽机场合作,支持建设空铁快线、空港快线,逐步提升机场旅游客运和货运服务功能。 |
吴 笋 |
交通运输局 | |
|
(三)提升城市功能品质(4项) | |||
|
1.紧扣“三年进一流”目标,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完善城市规划设计,确保开发强度与建筑密度、城市风貌与建筑风格、红线控制与绿线退让、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有效匹配。 |
杨建军 |
住建局 | |
|
2.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优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 |
钱 萍 杨建军 |
城市管理局 数字经济发展中心 | |
|
3.推进城区路网、智慧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完成区长途汽车站搬迁,加快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布局月子中心、城市综合体等一批功能项目,完成“两场两中心”、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建设。 |
钱 萍 杨建军 吴 笋 |
住建局 城市管理局 总工会 | |
|
4.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实施城市公益性墓地和火化设施建设,全面补齐城市功能短板。 |
吴 笋 |
民政局 | |
|
四、聚焦文旅融合,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18项) | |||
|
(一)促进文化产业发展。(3项) | |||
|
1.贯彻落实文旅旺区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扶持一批“专精特新”文化创意企业做大做强,确保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超过1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3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5%以上。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 |
|
2.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区融媒体中心、“两场两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 |
|
3.加大新合豆条、九江山歌、马回岭庙会、李氏二胡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特征、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精品。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 |
|
(二)打响文旅特色品牌。(6项) | |||
|
1.积极融入环庐山旅游圈,围绕“山上做明珠、山下串珍珠”思路,深入整合挖掘文旅资源,做亮柴桑文旅品牌。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 |
|
2.推动中华贤母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 |
|
3.力争创建4A级景区2家、4A级乡村旅游点3个,3A级乡村旅游点实现全覆盖。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 |
|
4.依托江西贤母文化博物馆、陶渊明纪念馆、赵泰来珍宝馆、章志远艺术馆等项目,建设柴桑博物馆群,着力打造渊明故里、贤母圣地。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 |
|
5.积极推进岳家市、翰陶林陶瓷文化创意园等项目建设运营。 |
朱天华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沙河开发区 | |
|
6.推进港口街镇东湖湿地候鸟保护区建设,办好鄱阳湖国际观鸟周相关活动,不断扩大东湖候鸟知名度和影响力。 |
杨建军 |
林业局 | |
|
(三)规划旅游精品线路(6项) | |||
|
1.围绕三条特色旅游带,加快打造三大旅游示范区。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 |
|
2依托岷山革命烈士纪念塔、金盘赣北游击队旧址,打造大岷山红色景区;连接马回岭红色革命纪念馆、城子镇赤湖游击队旧址等旅游资源,加快打造红色旅游线路。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马回岭镇 城子镇 | |
|
3.推进毛桥休闲度假区、户外猩球、新合民俗文化园、涌泉戴山古村落、马回岭庐山服务区综合文旅、荞麦岭夏商古人类生活遗址以及岷山世名、城门守信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办好观光采摘、“花溪·花海”等活动,加快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线路。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马回岭镇 岷山乡 城门街道 | |
|
4.依托江洲沙滩、环岛骑行、环岛马拉松等现有资源,加快打造岛湖生态旅游线路。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 |
|
5.围绕仙客来灵芝园、礼涞电商产业园、封缸酒坊文化园等项目,打造工业旅游体验示范线路。 |
黄河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 |
|
6.力争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15%、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 |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 |
|
(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3项) | |||
|
1.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融合交通、商务、气象等涉旅数据,开发柴桑区旅游掌上APP,提升掌上信息化服务水平。 |
钱萍 黄河 吴笋 侯毅周 |
文广新旅局 数字经济发展中心 交通运输局 商务局 气象局 | |
|
2.实施文旅“一卡通”运营制度,强化专业文旅服务队伍建设,加大景点景区点状供地保障力度,完成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交通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充分满足游客出行需求。 |
杨建军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牵头) 住建局 | |
|
3.积极开展旅游市场执法检查和诚信服务活动,畅通涉旅投诉受理渠道,严厉打击欺客宰客、虚假广告等市场顽疾,不断规范交通、住宿、餐饮等涉旅行业管理,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
吴笋 吴伟伟 |
文广新旅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交通运输局 | |
|
五、聚焦环境提升,打造舒适快捷新典范(13项) | |||
|
(一)提升生态环境质量,(4项) | |||
|
1.抓住“碳达峰、碳中和”、氢能产业发展机遇,推进新能源光伏产业有序发展,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发展转型,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 |
钱萍 杨建军 |
柴桑生态环境局 发改委 | |
|
2.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抓好“四尘、三烟、三气”防控,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
狠抓“秸秆禁烧”和水源保护。 |
杨建军 |
柴桑生态环境局 |
|
3.巩固“河长制”“湖长制”、长江“最美岸线”建设等工作成果,严格落实长江水域禁捕退捕,推进沙河水环境质量提升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和水库物业管理市场化,统筹水资源合理化利用; |
钱萍 杨建军 侯毅周 |
水利局 发改委 农业农村局 柴桑生态环境局 | |
|
4.强化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加快港口街镇农用地污染整治,抓好矿山修复治理工作,确保土壤安全利用。推深做实“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湿地候鸟保护力度,努力做到林地保有量和森林覆盖率只增不减。 |
杨建军 |
柴桑生态环境局 林业局 各乡(镇、场、区、处、街道) | |
|
(二)提升人居环境品质。(3项) | |||
|
1.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围绕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工业园区、单位庭院、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开展“治脏”“治乱”“治堵”等专项行动,加大城市公厕、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垃圾分类治理,持续改善市容环境。 |
李三荣 杨建军 |
创文办 城市管理局 | |
|
2.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志愿服务、诚信社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
李三荣 |
创文办 | |
|
3.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推进村庄长效管护5G平台建设,抓好卫生乡镇创建、农村垃圾污水专项攻坚、厕所革命、小微湿地样板打造等重点工作,强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
杨建军侯毅周 聂晓峰 |
农业农村局 乡村振兴局 卫健委 | |
|
(三)提升服务环境水平。(6项) | |||
|
1.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拓展“赣服通”“赣政通”平台功能,推进“免证办理”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全面实现本地服务事项“掌上办”。 |
钱萍 |
行政审批局 | |
|
2.深入推进全省第三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完善绿色通道、延时错时预约服务,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
钱萍 |
行政审批局 | |
|
3.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证照分离、一照含证”登记模式,大力推进“证照联办”。 |
吴笋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4.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各类政策,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充分发挥“财园信贷通”、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作用,持续降低办企成本。 |
钱萍 黄河 |
工信局 财政局 | |
|
5.完成土地收储7000亩,保障项目建设需求。 |
杨建军 |
自然资源分局 | |
|
6.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完善帮代办、“企业帮扶直通车”“驻企特派员”等制度,持续办好柴商恳谈活动,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争创全省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县。 |
钱萍 |
营商办 | |
|
六、聚焦民生改善,谱写幸福柴桑新篇章(26项) | |||
|
(一)发展教育体育事业(7项) | |||
|
1.完成柴桑区第二、第三和城门中心幼儿园建设,实施城区公办幼儿园新建工程,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保障学前教育普惠覆盖率达95%以上。 |
聂晓峰 |
教体局 | |
|
2.规划建设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切实解决群众“入学难”问题。 |
聂晓峰 |
教体局 | |
|
3.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巩固“大班额”整治成果,补齐城区中学学校教学楼、学生食堂短板,实施农村学校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工程。 |
聂晓峰 |
教体局 | |
|
4.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加大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支持力度,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
聂晓峰 |
教体局 | |
|
5.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持续优化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 |
聂晓峰 |
教体局 | |
|
6.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完善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
聂晓峰 |
教体局 | |
|
7.加强体育总会建设,加大体育健身设施投入,发展健身休闲项目,推出大型群众性“品牌”运动,每年组织活动和赛事20次以上、吸引参与人数3万人次以上。 |
聂晓峰 |
教体局 | |
|
(二)深化健康柴桑建设(5项) | |||
|
1.坚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持续压实“五方”责任⑱,强化群众自我防护和管理意识,确保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等重点公共卫生任务高效完成,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
聂晓峰 |
卫健委 | |
|
2.推进区人民医院医养结合中心、人才公寓建设,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支持区人民医院做大、做强。 |
钱萍 聂晓峰 |
卫健委 人社局 | |
|
3.完成区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实施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程,适时启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不断提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
聂晓峰 |
卫健委 | |
|
4.完成区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实施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程,适时启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不断提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
聂晓峰 |
卫健委 | |
|
5.持续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建设,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颐养之家实现全覆盖。 |
吴笋 |
民政局 | |
|
(三)推进创新创业战略(5项) | |||
|
1.积极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和全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5%以上。 |
黄河 |
工信局 | |
|
2.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加快科创园项目以及长江新材料、博正等产业研究院建设,支持骨干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创新联合体,做大数字经济产业联盟,推动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面覆盖大中型企业。 |
钱萍 黄河 |
工信局 数字经济发展中心 | |
|
3.。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柴桑区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九江创客大学、青年电商创业示范基地作用,提高创业担保贷款服务水平,吸引一批九江籍、柴桑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 |
钱萍 |
人社局 | |
|
4.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高精尖”人才与高素质人口并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
钱萍 |
人社局 | |
|
5.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体制机制,确保人才新政各项政策兑现到位。 |
钱萍 |
人社局 | |
|
(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9项) | |||
|
1.继续落实稳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确保就业总量稳定、结构改善、质量提升。 |
钱萍 |
人社局 | |
|
2.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五险”提标扩面,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水平。 |
钱萍 |
人社局 | |
|
3.加快拆迁居民安置房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
杨建军 |
住建局 | |
|
4.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 |
王海辉 |
公安局 | |
|
5.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
钱萍 |
应急管理局 | |
|
6.扎实推进质量强区工作,严格保障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 |
吴笋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7.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提升安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应对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一键发布及叫应能力。 |
钱萍 |
应急管理局 | |
|
8.巩固全省信访“三无”县建设成果,压实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落实重大决策风险评估、领导定期接访、领导包案等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合法诉求。 |
王海辉 |
信访局 | |
|
9.深入开展平安柴桑、法治柴桑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动扫黑除恶长治长效,加强“雪亮工程”、智慧平安小区智能安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
王海辉 |
公安局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