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0-05-07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G20160-0302-2020-0004
九江市柴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
关联导读: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化机构改革后的住建局肩负新使命迈向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全面展开,稳步推进并较好的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建筑行业管理卓有成效
1.严格把好招投标活动关。依法对招投标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监督管理。完成报告期发包工程72项,总造价34.65亿元。公开招标项目39个,符合直接发包工程33个,公开招标率达100%。
2.加强项目标后监管工作。坚持在建项目建造师、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的考勤制度。督促好“五大员”到岗履职,进一步规范施工行为,管控好文明施工措施。办理图审备案项目41项,总面积109.68万平方米。
3.把好企业和从业人员资质审查关。开展年度建筑业企业、监理企业动态核查工作和全区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检查暨“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分别对9家企业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认真整改;批准7家施工劳务企业资质,4家企业资质增项(其中1家企业增项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已经由省厅批准);依规办理了施工企业诚信登记25项。全年对14名建造师进行了注册工作,对全区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进行了“挂证”专项整治行动,先后有77名注册人员办理了注销手续(注册建造师60名、注册监理工程师14名、注册造价工程师3名)。
4.切实开展抗震设防和消防审查验收工作。全年共完成抗震设防审查项目37个,办理抗震监管建筑面积83.41万平方米;完成了8个房地产项目的超限高层抗震审查,完成了新马回岭幼儿园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自5月下旬消防职能移交过来,出具了15个项目消防审查意见书,其他项目正在同步开展;已受理消防验收备案项目12个,并发放消防验收、备案意见书12份,其中9个消防验收项目, 3个消防验收备案项目。
5.把好工程质量安全关。目前我区在建工程28个,在用塔吊85台,人货电梯83台,物料提升机4台。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136项,建筑面积202.3万方米。坚持好工程竣工验收标准,竣工项目53个,建筑面积64.4万平方米。加密建筑安全生产检查频率、加大通报力度,确保建筑市场平稳运行。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5次,开展了13次质量安全大检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约1100余条,下发工程质量安全整改通知书270份,问题整改完成率100%。施工扬尘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参照区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柴桑区建筑工地扬尘管控办法(试行)的通知》,建筑工地已落实扬尘治理工作“八个百分之百”“两个禁止”,车辆冲洗平台、雾炮机、扬尘自动监测仪、喷淋设施、视频监控配备到位。
6.把好工程资料进档关。通过建立和完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机制,有效保证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全年共接收进室的工程档案27个项目,进库98个工程,整理430余卷,录入1132卷。累计进库工程档案762个9015卷,整理进库文档270卷。
(二)房地产市场运行稳定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把控报建、预售、合同备案的节奏,切实把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
1.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监督各开发企业缴存和使用商品预售资金,积极宣传各项政策及文件精神,规范和监管开发企业的开发行为,维护我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繁荣,保障购房人和开发企业的合法权益。全年销售新建商品房11868套127.23万平方米,总金额71.33亿元,均价5606.32元/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10549套120.98万平方米,均价5576.25元/平方米;非住宅销售1319套面积6.25万平方米,均价6189.64元/平方米。销售二手房661套171191.35平方米,均价3247.48元/平方米,厂房5套83105.22平方米,均价619.42元/平方米。
2.强化物业企业和物业服务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物业企业信用监管,进一步规范了物管备案、业委会备案等工作程序,引进相对较成熟的物业企业。我城区共登记备案物业管理企业40家,物管小区38个。二是启动了前期物业管理企业招投标机制,已有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市局招投标平台选聘了前期物业管理企业。三是规范了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了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宣传、培训工作,全面受理、及时处理业主的投诉。同时,加强与社区、业主委员会的沟通协调,探索以社区为单位推进物业管理的途径,指导协助“两沙”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7个。
3.做好房屋维修基金的收缴和使用及档案管理工作。年度共归集物业维修基金2864万元,受理房屋维修报告14份,拨付业主委员会维修资金36万元。整理业务档案1000余份,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移交产权档案55份,解除抵押登记352宗。
(三)城乡建设事业全面推进
规范管理全区供水、燃气等公用事业,综合管理城区计划用水,协调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城市综合开发,协调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加快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城区重大城市项目建设。
1.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三大行动”十项整治任务。切实抓好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抓好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打好工地扬尘治理攻坚战;牵头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改变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
2.加快推进城建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认真贯彻“大干项目年”“项目品质提升年”工作要求。一是做好对接服务,将今年全区121个工业、城建项目分解分工,确保项目从报建、招投标、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竣工验收、产权交易等环节都有人对接,每件业务办理都有专人服务;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对今年我局承担的32项重点工业、城建项目进行责任分工,落实责任领导、责任股室和责任人,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三是完善调度、考核、奖惩机制,落实好项目调度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将个人年度评先评优、晋升晋级与服务推进项目相挂钩。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要求,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3.努力推进公共事业发展,提升城市保障功能。一是强化城市供水运营管理。认真做好区委区政府重点项目工程供水保障工作,1至10月份供水2100万吨,销售水量1100万吨;积极完善落实安全工作,进行柴桑南路主管改造、高铁水系供水主管迁移等4项供水管网改道改造工作,一年来共抢修了管网790处3500米,新装水表7236块,更换水表735块以上。二是加强节水工作宣传。充分利用世界节水日、全国节水周的大好契机,大力开展节水宣传;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节水新观念。使广大用水户,市民了解节水,珍惜水,提高全民节约用水意识和水危机意识,同时大力推荐使用节水器具,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效果。三是强化城镇燃气行业管理。建立健全行业管理机制,全年完成了9家《燃气经营许可证》的换证工作(另外2家天燃气公司由市局核发),与全区11家燃气公司(气站)签到安全生产责任制,紧抓燃气安全日常监督检查,排查清理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召开燃气安全生产会议2次,开展燃气企业安全检查9次,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四是协调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年度投入资金7071万元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8千米,加强污水管网的建设与改造,逐步实现污水应收尽收,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部署乡镇、部门排查黑臭水体,目前我城市建成区未发现黑臭水体。
4.服务推进城市建设工作。一是监督实施了中辉国际等23个项目的放线、验线,竣工核实测量997813平方米;监督市政工程管线审批、放线24件7.6公里;协助完善高铁新区33平方公里的地形测绘及老城区地形调绘。二是服务城市设计工作。完成房建项目设计32项面积约为5.8万平方米,完成道路市政项目设计7项。三是城建项目推进情况。已完成柴桑路、庐山西路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庐山西路、柴桑路、渊明大道道路改造、庐泉路改造一期工程,蛟滩堤街头绿地景观绿化工程、昌九高速西侧绿化、双瑞路路灯亮化、江州大道路灯改造工程。完成了庐山东路水系连接工程等27项市政工程。加快推进“一河两岸”提升改造工程、凤凰路道路改造、16号17号路工程,全面启动18号路工程、22号23号24号路工程和龙岗安置房、天坡安置房、东风安置房等项目。
5.重视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推动城乡一体发展。一是按照脱贫攻坚中“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前一年完成建档立卡户危房工作任务。今年危房改造任务55户,截至目前已完成主体竣工建设50户,还有5户在主体封顶阶段,计划11月底全部完成主体建设。二是指导传统村落申报和管理工作,我区涌泉戴山村被列为50个省级传统村落之一。目前,正在对接做好传统村落规划设计工作。三是摸底普查历史文化建筑,今年已完成16处历史文化建筑的摸底普查,目前摸底普查的历史文化建筑待鉴定确认后进行公示。四是指导乡镇集镇建设管理工作,已完善年度考核机制为工作导向,指导乡镇完善集镇市政公用设施,完善集镇功能布局,提升集镇品质。
6.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广泛搜集商企信息,积极开展上午对接活动,“以商招商”。慧明电子公司年底前正式投产,立平铝材运营平稳,万佳国际酒店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平整,信华集团五星级酒店项目和三鸿电子项目已签约。
(四)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管理水平,深入落实稳定市场政策。坚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认真履行职能,积极有所作为地开展工作。
1.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工作。全年办理廉租房家庭年审签字76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1.6万元;办理房改房结算30户,完成了所有中签户及候补家庭实物配租工作。
2.做好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工作。办理交房32套;加强物业管理,收缴租金118.56万元,物业服务费39.6万元,开展保障房安全隐患大排查3次;维修房屋45套,处理外墙防水430平方米,维修高层顶檐沟290平米;安装防护栏杆210米,减少小住户的安全隐患;办理公租房保险,赔付3户,为住户减少损失1.8万元。
3.积极配合区重点项目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工程,并支持房产测绘大队工作,丈量房屋80余套。
4.做好房屋征收拆迁管理工作。制定《九江城市快速路(柴桑区段)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九江市柴桑区城区西南片区城中村改造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加强对高铁新区建设,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房屋测绘管理,测绘427户10.32万平方米,出具商品房测绘报告9家开发企业62栋597645平方米。审批房屋征收补偿款522户拨付资金34233万余元。
5.做好房屋安全鉴定与白蚁防治工作。一是对全区扶贫户(3609余户)房屋进行房屋等级鉴定和排查,对我区非贫困户农村房屋鉴定51次,从而使扶贫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二是加强室内装饰管理,对小区装饰装修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和调解12次,并配合对物业公司及住宅小区、电动车乱拉线充电和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检查20余次。三是督导区域范围内各工地白蚁预防施药的技术流程进行把关,加强白蚁预防合同的档案整理归类。并加强专业技术学习,特别是督促加强灭治水平的提高。
(五)行政审批服务不断优化
抓好工业企业服务,落实好“降成本、优环境”各项优惠政策,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现场解决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抓好“窗口”服务,“放管服”改革步稳蹄急,“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项改革加快推进。
1.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按照企业、群众办事“ 只跑一次”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高效为企业、项目建设服务。
2.行政审批情况。核发选址意见书6件,总选址用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20件,总用地面积46.3万㎡;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96件,总审批面积87.8万㎡;核发临时工程规划许可2件;市政工程规划许可10件,其中道路长1.2万米;核发竣工验收15件,总验收面积26.8万平方米。依法办理施工许可证54份,施工面积135.65万平方米;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41份,商品房预售面积80.41万平方米;共核发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24份,其中:办理开发企业资质延期14宗,重新申报5宗,证书变更2宗,新申报2宗,定级1宗。
(六)机关作风建设持续加强
1.强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基层党务工作。一是开展了“全国人大代表讲‘两会’精神”、“治理道德失范,加强道德建设”、“住房安全有保障,住建服务心连心”、“弘扬奉献精神,展现住建风采”无偿献血,“观摩城建项目,重温发展历程”重阳节活动,“缅怀先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党日活动;二是认真召开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局领导班子认真对照对照检查、查漏补缺,确保民主生活会开出质量、开出成效。三是以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双创”工作,重点抓好物管小区、建筑工地、机关大楼以及帮建社区的创建工作,每周五均安排党员干部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对党建、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工作均作了统一部署和安排,召开多次党委会和专题部署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对上级巡查巡视反馈的问题坚决做到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及时整改销号。五是扎实推进党建+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充分结合住建工作实际,以局机关支部为示范点,着力打造“党建+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特色。六是局党委督促和指导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完成学雷锋志愿服务打卡、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习以及平安江西等手机APP的操作和学习任务。七是局党委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全区篮球比赛等系列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劳逸结合,在工作之余充分展现住建干部的干劲和活力。八是按照区委要求,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采取办读书班、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市级党代表开宣讲课、党员自学、为老党员送课上门等方式,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政务环境,并积极号召党员干部深入一线,着力解决泉塘安置小区污水管网改造及物业管理、保障房物业管理以及庐山东路立交桥没有亮化等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主题教育成果推动住建系统各项事业长效开展。
2.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推动机关作风建设。一是保持狠抓作风建设的定力,进一步带动全局上下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发展;二是高效打造“五型”机关,持之以恒解决好“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不断改作风、提效率、优服务,为从更高层次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对住建工作新要求提供坚强有力的作风和组织保障。三是对局系统160名监察对象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形成规范的监察对象管理机制,及时上报派驻第八纪检监察组备案;四是严格按照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对局系统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干部职工均作了报备存档;五是将党风廉政建设与脱贫攻坚以及扫黑除恶工作相结合,党政主要领导坚决做到逢节必提廉政要求,逢会必讲廉政建设,切实杜绝在脱贫攻坚和扫黑除恶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筑牢党员干部的廉政防线。六是重点整治漠视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从农村危房改造、物业服务市场、商品房小区地下停车场、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等四个方面进行重点整治和管理,并印发了相关实施方案。七是加强违规办企业治理,在全局开展了党员干部违规办企业自查自纠整治,局系统党员干部认真填写自查自纠表并由局办公室统一归档。八是坚决把严肃整治党员干部利用名贵特产谋取私利问题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加强干部职工的监督管理。
3.实现全面小康,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程。一是充分发挥我局农村危房鉴定工作职责,突出“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所有帮扶对象的住房进行摸排后,及时开展危房改造审批上报工作,同时强化对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及质量的监管,从严执行新建危改户建筑面积标准。二是继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驻村点包括狮子镇龙岗村、仲山村,涌泉乡枫树村、锣鼓岭村等,抽调两名责任心强的同志在狮子镇龙岗村、仲山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并派出帮扶队员。扶贫干部与单位工作完全脱钩,吃住在村,专心从事该村的扶贫工作。三是继续做好干部结对帮扶工作。仅局机关就派出44名帮扶干部,建立结对帮扶台账,每月至少对贫困户走访慰问一次。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
(七)抓好过渡时期的城乡规划工作
按照区深化机构改革工作的部署安排,顺利的完成了城乡建设和房地产管理职能的合并,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完成了城市管理和城乡规划职能的划转工作。
二、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我们加力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坚决防范风险,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突出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注重统筹协调,提升宜居城镇建设水平;聚焦提质增效,推进建筑业跨越式发展;强化安全质量,筑牢住建领域安全防线;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一是按照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年度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加快安置房、道路等一批续建项目。二是积极对接省、市部门、单位,跟进保障性住房、改善人居环境、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项目,确保项目资金申报取得成效。
(二)进一步落实民生保障。一是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加快保障性住房附属配套设施的建设,继续推进棚改工作实施进度。二是不断强化房地产开发企业监督和管理方式,建立预警机制,逐步规范企业预销售行为,抓好房地产项目风险和商品房预售款的监管。三是进一步规范物业小区管理,针对物业小区呈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并且探索制定一套适合我县物业管理的模式和方案。
(三)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一是继续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监督巡察,要求全区各在建工程长效落实吧个100%要求。对未做到“八个100%”要求的,一律停工整改。二是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把握商品房投放的节奏,合理调控房地产预售价格。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相关参建人员的工作水平,督促参建各方签订质量承诺书。三是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四)进一步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瞄准靶心,强化弱项、加大投入,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农村危房改造,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质量,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五)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一是深入推进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二是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常态化,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的监督;三是抓好住建系统作风建设,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凝聚正能量,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总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住建局将心系百姓住房、情牵城乡建设,实干担当、履职奉献,加快推动全区住建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打造区域率先发展高地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