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乡村振兴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08-2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5531
九江市柴桑区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 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关于公开征集乡村振兴 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线索公告
关联导读:
为持续整治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保障群众合法利益,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线索。
一、征集范围
聚焦2019年以来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闲置荒废问题、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资金问题以及脱贫人口“三类补贴”使用监管问题。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闲置荒废问题方面
1.勘测设计环节:包括项目选址位于生态保护红线等禁止建设区、脱离实际设计、降低或超标准设计、概算编制不合理等问题。
2.资金管理环节:在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结算中涉及挤占挪用、骗取套取、拖欠工程款、结余资金闲置等违规行为。
3.工程建设环节:包括未按设计施工、质量不达标、材料不合格、进度缓慢,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田块不平”“有水无电”等工程实效问题。
4.竣工验收环节:验收不规范行为,如不到现场、仅凭资料验收、选点验收、图实不符、计量不准、标准不高等。
5.上图入库环节:将禁止建设区、非耕地或未实际建设地块纳入上图入库范围,以及项目面积不实等问题。
6.建后管护环节:管护制度不健全、资金不到位、人员未落实、日常维护不力等问题。
(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资金使用领域
1.项目谋划环节:包括论证不充分、对实施主体经营和用地情况了解不足、盲目安排资金;信息公开不到位、未经集体决策和公示等问题。
2.项目实施环节:日常监管缺失、项目推动不力、实施内容擅自变更、未按方案建设等问题。
3.项目验收环节:项目“报大建小”、资金“未验先拨”、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资金;验收质量不高、拨付进度迟缓、违反资金管理制度等问题。
4.项目绩效环节:项目长期闲置、带动效果不明显、联农带农不紧密等问题。
(三)脱贫人口“三类补贴”使用监管领域
1.补贴申报环节:未公开宣传或告知补贴发放条件、标准、程序、时限等,导致脱贫人口或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不知晓政策、未及时申报补贴等;设置不合理年龄条件、申报方式、提高申报门槛等,导致脱贫人口无法办理补贴申报事项等。
2.审核认定环节:在审核认定补贴对象时优亲厚友、刁难群众、拖延时间,审核把关不严、身份认定不准,未经调查核实将以前区外务工人员、“雨露计划”学籍数据信息或以前公益性岗位人员纳入申报补贴名单,未经核实比对补贴申领人身份信息、违规同时领取其他补贴资金等,导致出现虚报、错报、漏报等。
3.补贴发放环节:补贴资金挤占挪用、超标准发放,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不履职取酬,将符合补贴条件的人员漏发、错发、迟发,向不符合享受补贴条件的人员违规发放补贴资金等。
4.核查处置环节:未按要求组织开展脱贫人口“三类补贴”发放情况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未按要求核实处置媒体报道、群众举报涉及补贴违规发放、套取骗取资金等问题线索。
二、投诉举报方式
1.电话举报:柴桑区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0792-6812139。
2.网络举报:将举报材料及相关证据资料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csqwnb@163.com。
3.来信举报:将书面材料邮寄至柴桑区柴桑路220号,邮编332100,柴桑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收)。
4.来访举报:柴桑区农业农村局(九江市柴桑区柴桑路220号)。
三、征集时间
本公告长期有效,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结束后转入常态化监督。欢迎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积极主动监督,如实反映问题,尽可能提供详实的佐证材料,以便进一步调查核实;严禁捏造事实或诬告陷害,违者将依法追责;我们将对反映人的相关信息严格保密,对泄露信息或打击报复行为,将依法依规从严惩处。
柴桑区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
专项整治“突击战”工作专班
2025年8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